续上:战略联盟(6) 、战略联盟(5) 、战略联盟(4) 、 战略联盟(3) 、战略联盟(2) 、战略联盟(1)
2、流向方面:网络内的数据流量分布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
如图5所示,在2012年,城域网络内所有的数据流量中,仅有57%的数据流量会被终结于城域网络之内。
图5 2012年中,终结于城域网络内的数据流量份额(红色部分。占57%)与穿越骨干网络的数据流量份额(蓝色部分。占43%)。来源:贝尔实验室。
如图6所示,到2017年,城域网络内所有的数据流量中,将有高达75%的数据流量都将会被终结于城域网络之内。
图6 2017年中,终结于城域网络内的数据流量份额(红色部分。占75%)与穿越骨干网络的数据流量份额(蓝色部分。占25%)。来源:贝尔实验室。
由图6可见,到2017年,城域网络内所有的数据流量中,将有高达75%的数据流量都将会被终结于城域网络之内。
由于流量“大户”越来越多地集中于城域网络(参见上文相关部分),越来越多的流量将会实现“本地化”,定量来看,预计到2017年,城域网络内所有的数据流量中,将有高达75%的数据流量都将会被终结于城域网络之内,而另外仅有25%的数据流量需要穿越骨干网络。
自从前到现在,数据流向一般是“北——南”式的,即从内容源(网络运营商可控可管的内容或不可控不可管的OTT内容。一般主要位于离终端用户和城域网络较远/很远的地方,用户访问时,城域网络要通过骨干网络才能获取相关内容)到终端用户。但随着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内容源部署位置的改变,数据流量的“北——南”式流向目前也正在开始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内容源被通过一定的方式集中到了城域网络之内,而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开始既通过固定互联网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接入内容源(从而对业务服务体验质量的感知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中心之间互相传递云服务数据的流量不断增加,城域网络内的“东——西”式数据流量也将随之不断增加。
包括数据中心和视频CDN分发缓存节点等数据流量源等越来越集中于运营商的城域核心网络,加之城域接入网络也在不断地朝着超宽带接入发展(EPON/GPON、4G LTE、4G小基站等),接入节点将会比以前更多,对这些海量接入节点的配置,也应该由人工手动配置逐渐演进为系统自动配置。
城域网络内CDN、数据中心、微型数据中心等的部署将是“2014亚太全媒体CDN峰会”的聚焦点之一,请各位同仁给予关注和支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