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已来,中国移动一马当先,大规模宣传以及大派流量“红包”。除营销手段外,摆脱了TD-SCDMA制式技术劣势的中国移动,正放开膀子,在4G领域热火朝天地大干,而中国联通只能采取应战策略,将其拥有的WCDMA网络勉力升级到42M(未来的目标是186M)。虽然联通在应对,但其策略就显得有些保守。联通采取这些策略的深层原因是哪些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揣测一下联通的内心世界。
第一,联通拥有最高质的3G用户。
其实,外界很难看清楚,工信部每月公布的3G用户增量,哪些是真正的3G用户,哪些仅仅是统计学意义上的3G终端用户。
凭借最早引入iPhone的优势,有一大批高端用户已经成为186号段的座上客。
虽然,近几年依旧财务紧张、资金短缺,建设速度远远达不到“大跃进”的姿态,但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依然让联通拥有了一张稳定快速的3G网络,在3G时代占据了先机。
第二,联通可以最快实现华丽转身。
相比其他两家,联通也是体量最小,战略最灵活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让人吃惊的外部合作消息都首先从它开始。
还记得2013年“在一起”的互联网式营销策划吗?那是广东联通最早与腾讯开展的“微信沃卡”合作尝试。
那一次,传言要合作的还有电信移动,但最终成功和腾讯牵手“在一起”的,仍是拥抱互联网最积极也最饥渴的联通。
当时,有很多唱衰的声音,但是,一张小小的SIM卡,引来的无数关注的目光,并且最终也成功地实现了它的目标,定向流量的一次小小尝试,不可谓不是成功。
第三,联通经不起折腾。
资金紧张,人员流失率高,这是联通不同于“老大哥们”的最大地方。
慢一步,对联通来说,既可以让老大哥们先去为“流量经营”的各种尝试买单,也让老大哥们折腾4G资费的定价策略,以稳定的速度,坐等4G杀手级应用的成熟,以及用户4G使用习惯的成熟。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微信并不是第一个OTT应用,淘宝也是eBay 的改良者,“微创新”是杀手级的创新,是跟随式的颠覆,是颠覆式的跟随。
这不是一个文字游戏,而是在可以预见的时候去预见,可以颠覆的时候去颠覆,而不是喊着“创新”的口号,一头栽进池塘里。
稳健保守,最适合现在的联通。
第四,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联通如果急于上4G,必然让3G建设走下坡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3G口碑将不复存在。
iPhone是怎样突然席卷全世界的?口碑!它的口碑就像一个神话一样被传颂。
iPhone为何开始走下坡路了?口碑!没有人再为它自发地呐喊叫好。
中国移动如何在2G时代无可比拟?口碑!信号好得不能再好了。
中国移动TD失败在哪里?口碑!无论你宣传再好,任何一个用户的否定都会让过度的宣传变成反作用。
总而言之,口碑=信任=千金不换的人际传播=一切营销和宣传的基石。
其实说到底,口碑等于真实,真诚,加一点点睿智的传播策略。
所以,联通,不要想太多,3G这条路,从哪个角度看,都无路可退。
第五,TDD的弱穿透力,需要更多更复杂的覆盖,这在城市的实现已越来越难。
所以,把TDD作为HSPA+的补充是很好的方式,同时也完成了工信部对三家都上TDD的基本要求,并且也是未来融合组网的基础。
总之,方向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向稳定一致。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希望联通能够明确好自己的策略不再摇摆,所有的合力都向同一个方向使劲。
爱护自己的用户,而不是抢夺别人的用户,用户才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