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大数据来了 中国家电业准备好了吗
北京商报 | 孙聪颖 | 2014-01-23 09:25
随着家电网购方式的逐渐兴起以及企业对消费需求关注的日益提升,IT行业最时髦的词汇大数据也开始进入家电行业。制造商、销售商、行业机构纷纷追捧大数据,将其视为破解商业密码的利器。大数据来了,家电行业真的准备好了吗?
 
日前,家电行业咨询机构奥维咨询正式加盟已有百度、云基地、宽带资本等企业加盟的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奥维咨询是家电行业的咨询、数据公司。定期发布行业监测数据,涉及产品实际销量、销售额,产业发展趋势等。
 
此次结盟意味着这家数据公司将应用大数据思路,进行行业信息的汇总和分析。
 
其实除了行业机构,各家电生产企业也试图通过大数据窥探消费需求。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随着电商销售占比的逐步增加,目前美的内部已经通过量子恒道、数据魔方等工具,挖掘电商数据背后的消费趋势与需求,这样的数据反馈能够帮助研发部门精准判断消费者喜好,设计出更符合网购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合肥三洋副总裁章荣中介绍,目前企业已经可以通过大数据把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整合,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率,以求做到精准营销。而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之前则关注用户的吐槽以求获得消费趋势的蛛丝马迹。
 
对此,奥维咨询总裁喻亮星指出,用户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甚至每一个表情其实也是值得研究的数据。“当这些非结构性的海量数据被统一收集以后,利用科学、专业的数据模型,高效客观的分析方法和可视化的大数据平台,其所产生的价值无可估量。”
 
第一问
 
谁将遭遇淘汰?
 
仅仅提出大数据概念还不够,如何进行实际的汇总分析是关键,奥维咨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能加入大数据联盟也是因为之前奥维在数据采集、挖掘、语义分析、情感判断、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领域均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先后获得八项软件著作权,均为自主研发所得,并获得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喻亮星表示:“奥维咨询的大数据战略将整合多维度和复杂形态的数据和信息,让企业决策更有依据;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用户体验,实现精准营销和商业智能,创新智能家电的盈利模式。”而对于行业机构数据和企业自行获得的数据有何不同,有空调企业负责人给北京商报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四季度某企业的空调销售量,企业得到的是内部的出货量,而行业机构通过软件得到的是实际的销售总量,并能通过数据分析各地用户的喜好。将区域差异、年龄结构消费差异都清晰地反馈出来。企业目前也在自行做数据监测,但一大部分数据还必须来自行业监测机构。
 
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时代首先考验的是行业咨询机构的反应意识以及软件配套能力,若不具备这样的资质,数据汇总结果将不具备公信力,未来数据公司行业也将出现洗牌。
 
对于企业而言,了解到这些数据,把这些数据变成决策,扬长避短很重要,这就考验企业的决策链条的长短。一位不愿具名的家电国企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之前企业也从行业机构获得过此类数据,但因为国企体制,产品策略调整需要很多领导签字通过,这就影响了市场反应的灵敏度。行业人士认为,除了数据机构洗牌,大数据意识不足的生产、销售企业也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问
 
企业成本是增还是减?
 
不管是从数据机构购买数据还是自行进行数据汇总,家电企业对数据速度要求越高,需要的成本也就越高。一位数据研究公司的研究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进行大数据研究主要支出有二。其一是人力成本。进行数据研究就意味着要增加专门的人才,也就是所谓的“额外技术资源”用以管理整体环境。除了人力成本支出,还有软件成本支出,对于不同的系统管理、监控,就需要不同的软件和管理集群工具来实现。前期的投入不菲。
 
对此,有消费者担心,企业启动大数据的意义不错,不过若是提高的成本都转嫁到了产品上,终端的价格就会上涨。
 
对此,企业方面有不同的观点,创维电视早在2012年就在网络上启动定制电视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喜好进行DIY设计产品;在外观上自己选择装饰条、LOGO、颜色等,这就满足了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不过消费者对于屏幕的类别,比如是硬屏还是软屏或者产品是否具有3D效果、智能功能还无法进行选择。当时相关负责人就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终端的反馈数据避免了企业在产品设计中的浪费。章荣忠则补充道,企业根据反馈数据,对不同产品的出货量进行调整。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比例增加,反之缩减,产品库存大量减少,也能节约整体的生产成本。
 
第三问
 
消费者是否真正获益?
 
喻亮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数据分析其实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海量的数据中有大量的不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分析才能从一整片数据的沙漠中挖出一粒金子”。
 
对企业来说,这粒“金子”就是商机,但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即便已经有了现成的数据和消费趋势,但在终端上消费者还是难以找到心仪的产品。以上空调行业的产品经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空调为例,冷年开始,各产品比例就已经明确过。尽管在“五一”、“十一”、“双11”等销售节点有数据反馈,但由于上游原材料存在采购周期,设计图纸也不可能尽快更改,以至于大数据在生产端的作用无法立竿见影。
 
这就考验企业前台和后台的无缝对接能力。喻亮星指出,企业必须有应变和迅速调整的能力。尽量减少决策环节的数量,打通零售端到生产端的产业链条,才能让大数据真正发挥作用。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