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很多人对乐视网还并不熟悉,但《甄嬛传》热播之后,这个获得《甄嬛传》网络独播权的网站也开始蹿红;现在,当你要买一台电视时,是否会心中嘀咕—要不要买一台乐视电视。而在资本市场,乐视网更是今年绕不开的牛股。
在第一财经与招商证券共同发起的中国上市公司持续创新力大调查中,乐视网获得了“商业模式创新奖”。
“跨界”:补全乐视生态圈
一走进乐视网的大门就看到高挂在公司门口的乐视电视,这正是公司今年主推的产品。
就在2012年9月19日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身穿黑色T恤和牛仔裤,第一次站到前台。他宣布,“乐视将进军智能电视,研发生产"乐视TV超级电视",并在未来1~2年中,投入5亿~15亿元巨资”。
尽管玩跨界又炫又时髦,这次宣讲还是被认为是说大话,忽悠,贾跃亭本身也被戏称为“贾布斯”,而此后乐视网的股价也大幅缩水。
而在2013年5月7日,贾跃亭再次站到前台,依然是黑色T恤、牛仔裤。这一次,他带来了产品—两款货真价实的电视:一台60英寸,售价6999元;一台40英寸,售价1999元。这一售价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
这一次资本市场的反应大有不同,乐视网的股价连续两日涨停。
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乐视网为何要跨界做电视机?这源于乐视的野心—建立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在内的生态系统。
“乐视网的门槛在于软硬件结合,这是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从以往的经验看,只做硬件和只做软件的公司都活得不好。乐视的生态系统是"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模式,这是国内其他公司不具备的。其他公司或许能模仿乐视的一两个环节,但想完全复制整个生态系统是不可能的。”乐视网副董事长刘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在刘弘看来,乐视网的最大优势在于建立了“生态系统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有机体,而这也正是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刘弘和贾跃亭都认为长视频版权的出口,最佳选择不是手机、PC,而是电视,所以,虽然手机和电脑的运用这些年的增长要远远超出电视,电视甚至被认为是越来越不受待见的产品,不过电视由于屏幕大,尤其适合家庭分享,作为电视剧、电影、体育比赛等长视频的播放平台有其他屏幕不具备的优势。乐视不甘于仅仅做一个视频网站。
超级电视的商业价值
对于一个互联网公司而言,要进入电视机这个白热化竞争的领域也非常有难度。而在超级电视这个领域,历来不乏败将。乔布斯很早就把Apple TV作为一个重要的产品规划,预备抢占客厅,然而,传统的电视公司强大无比,要插足这个领域绝非易事,苹果的电视产品迟迟没有推出也可以看出"驾驭"这个跨界产品的难度。
乐视对做电视义无反顾—“只有做电视才能把乐视的内容、服务更好的整合在一起。”刘弘告诉记者。
其实,早在2009年,乐视就专门设置了乐视TV部门,攻关电视以及盒子的硬件研发,不过,时机还远未成熟,互联网内容进入电视这个环节,一直是个危险的地带,向前一步,可能就会碰触监管的红线。
2011年10月,情况有所变化。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制定下发了《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的通知。该通知允许视频网站的内容直接或者通过机顶盒进入到电视机屏幕,但前提是必须与牌照商合作,而且内容必须接受管控。这给乐视指了一条明路—找牌照商合作。此后乐视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下称CNTV)以及百视通等持牌机构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