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概就是《春天不是读书天》正在热播的时候,一场关于屏幕的争夺战就开始出现了,之后又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新形式。这是一个没有硝烟和流血的战场,但是耗资却高达数十亿美元,争夺的目标只有一个:让人们打开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后看到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自己。
现在,战火已经蔓延到电视领域。媒体碎片化让电视成为了开机屏幕之争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领域。获胜者将拥有设备电源键开启时的观看体验,他们将通过广告收入、包月服务和用户贡献的交易流而获得巨大的收益。
这里的利益是丰厚的,竞争必然是血腥的。要想控制住用户的屏幕,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选择合适的时机、拥有雄厚的资本、通过合理的竞争以及有能力提供最佳的观看体验。整个广播电视行业每年的总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在竞争中获胜的厂商将攫取最多的收益。
电视开机屏幕的争夺者包括内容供应商、电视机制造商、设备厂商和服务供应商。
但是这些竞争者都各自拥有什么样的竞争利器,它们在这场争夺战中会获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象Netflix、Hulu、亚马逊和YouTube那样的纯内容供应商在这场争夺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要么参与连网/智能电视领域的竞争,要么绕过电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使用第二屏幕应用,让那些设备成为真正的开机屏幕。
那是它们更易于控制、能够参与以及获得观众的领域,但是该领域也并非只有它们有资格参与,因为网络服务供应商也有资格进入该领域,并且很多网络服务供应商已经在这么做了。
这些内容供应商因为制作了很多原创节目和原创频道而显得极为重要。尽管它们对观众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它们能否持续制作原创内容以及在现有的包月模式下保持盈利还是个未知数。谷歌最近宣布,它将增加其付费频道的导播界面,将更多的内容创造者添加进来。
象三星、LG、Vizio那样的硬件厂商现在控制着开机屏幕,虽然它们已经将控制权拱手让给了服务供应商,但它们在连网世界里还有一个机会。
随着这场争夺战的持续,这些厂商争先恐后地将推出了游戏、广告、软件和其他功能等智能电视内容。然而尽管如此,美国在智能电视销售上很快就会落在其他市场的后面。
有些分析师认为智能电视销售减速主要是因为某些美国厂商提供的平台选择太少了。Strategy Analytics的连网家庭设备分析师吴佳称:“三星、LG、索尼和松下将继续凭借基于它们自己的平台或Google TV等第三方平台的产品争夺欧美智能电视市场。中国的电视机厂商比如海信、TCL和创维也开始接纳Android平台。”
除了在内容上面临的挑战之外,电视机产品5到7年的购买周期也让那些厂商们在推出新产品方面处于落后的位置上。电视机厂商们在公开市场提供它们自己的廉价迷你硬件升级方面更有优势一些,它们或许会通过廉价加密狗或即插即用设备的方式参与竞争,为旧电视提供更多的新功能。
设备厂商领域的情况比较复杂,拥有AppleTV的苹果、Roku、Boxee以及拥有Chromecast的谷歌都不甘落后。虽然它们还没有占领开机屏幕,但是它们比更大的硬件厂商更加灵活多样,因此它们有一个不错的起点。然而,有些设备的易用性有待改善,然而才能得到公众用户。同时,为了能够长期生存下去,所有的设备厂商都必须有一个可循环再生的创收来源以弥补利润率通常较低的设备销售业务。
在这类设备厂商中,苹果和谷歌成功的机会最大,因为它们能够承受设备业务的亏损,换取巨大的市场份额,然后通过各种服务收费和大规模交易来获利。Chromecast为谷歌提供了一个廉价设备,不但可以简化网络视频服务,而且还可以提高YouTube浏览量和收入。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关注游戏机尤其是微软的Xbox。游戏机厂商已经表现出它们能够成为家庭娱乐系统中心的实力,它们最新的版本增加了更多以媒体为中心的功能,对其他厂商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以前,多系统运营商和多频道视频节目发布商比如康卡斯特、DirecTV、Verizon和其他厂商已经控制了开机屏幕市场,它们有一项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因为它们有包月服务收入,不会因为制造成本太高而受到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厂商或许连传统的机顶盒产品也不支持,它们或许会通过廉价设备/加密狗或直接连网以更低的成本换取更大的成绩。
这些厂商们面临的风险是:它们能否保持快速创新,从而保持其长期竞争力?
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逐步取代笔记本电脑。实际上,2013年上半年的视频浏览量有41%来自手机,59%来自平板电脑。很多分析师都将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作为他们的开机屏幕,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电视机。它们还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聚合器或网络应用来简化内容发现功能,它们有可能取代有线电视机顶盒还其他类似设备。
那么谁会是最后的大赢家?开机屏幕领域的争夺战还远没有结束,未来的道路还比较漫长。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为碎片化设备提供内容、简化用户界面和完善搜索和发现工具。
最后,控制开机屏幕将演变成谁能将消费者与最有价值和最佳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因此虽然这场竞争是激烈和丑陋的,但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