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电视体验已是公认的国际趋势,这意味着不仅要追求高清图像,高清声音同样必不可少。目前国际上诸多有影响力的广播商都选择5.1环绕声作为音频标准以匹配高清图像。单从图像来看,高清电视的分辨率基本上相当于传统模拟电视的4倍,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要远胜过传统电视。随着4K高清电视的诞生,又将画质推上了一个全新高度。
图为:东方卫视党委书记吴朝阳
图为:浙江卫视电视制作中心主任蔡国炎
图为:浙江卫视音频部主任赖黎
在图像已经达到较高水准,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的情况下,提升音频质量无疑是提升电视体验的最佳途径。而在声画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提升音质是我国广电行业发展亟待突破的问题。
2013年夏天,精彩的综艺节目竞相上场争奇斗艳,无论是《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还是《快乐男声》,都不约而同选择了采用5.1环绕声。《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全部采用5.1环绕声制作播出,《快乐男声》决赛共14场则选择了颇具挑战的直播方式,而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在决赛的环绕声直播中打出了国际通用的环绕声标志,彰显节目音频的国际化制作水准。
在音频领域,5.1环绕声代表了最前沿技术趋势,目前全球超过90家数字电视网采用了5.1环绕声;64家主要电视台将其节目升级到5.1环绕声。那么,国内广电行业在寻求音频质量突破的道路上又有哪些经验和感想?我们邀请了国内三家龙头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的领导和音频负责人分享他们的感受。
追根溯源:国内电视声音的高清观念刚刚起步
在电视节目领域,音频制式发展从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再到5.1环绕声,迈向高清的步伐从未停止,致力于为观众提供与图像匹配的声音。音频发展方面国外起步较早,十几年前立体声播出已经成为国际惯例,目前比较主流的电视节目在声音方面已经普遍采用了5.1环绕声,而我国直到前两年还以单声道为主流音频制式。
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导演马昊认为,国内在2011年之前,单声道一直是主流,直至近两年才开始尝试应用立体声、环绕声。2011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率先使用了双声道立体声进行制作和播出,在当时音频领域已经是比较领先的尝试。
这与我国电视界对声音在电视体验中重要性的认识分不开。
东方卫视党委书记吴朝阳认为,我国电视界长期存在着重视画面,轻视声音的现象。电视界的同仁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却始终缺乏动力来推动电视节目声音的提升,声音始终在为图像让位。因为声音的提升不如图像提升带来的感受更直观。归根结底,这是在理念上对于“声音的重要性、声音给内容提供的帮助”缺乏足够的认识。
图为:东方卫视党委书记吴朝阳
国内现状:摸爬滚打中取得成绩,探索前进
国外在环绕声制播方面起步较早,节目制作模式更加成熟完善。通过长期发展,国外节目制作流程缜密,人员分工到位,节目制作时间相对充裕,有效控制了流程和成本。近几年,国内在学习国外节目模式的同时,也逐渐受到他们对于节目品质追求的影响,开始探索提升国内电视节目的声音品质。
2003年起开始为北京奥运会设计转播车和多声道的播出系统是一个标志性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况转播全部采用5.1环绕声制式,电视业同仁深刻地体验到了环绕声对于节目内容的增色。提升声音品质,追求完全高清,开始成为电视台的目标。
在电视台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如何提升观看体验来保持观众粘性?有特色、差异化的内容,为消费者呈现完美的体验是关键,而好的内容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呈现。正如湖南卫视黄伟副台长所言:技术创新是节目创新的基础。
东方卫视副总监戴钟伟认为,对声音的重视是从这两年才正式开始的。之前,节目的整体规模,包括播出环境和观众审美等一系列因素,尚在培养中。厚积而薄发,从2012年开始出现了一个爆发期,综艺节目尤为突出,涌现了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快乐男声》、东方卫视《梦立方》等一批代表性栏目。
5.1环绕声:机遇在左,挑战在右
5.1环绕声代表了广电行业里音频技术的最前沿趋势,技术可以推动、丰富和引领节目创新,进而形成节目内容的差异化、特色化。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通过与三家卫视领导和节目主创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在节目的环绕声制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对录播节目来说,首先是时间上来自制作周期的压力。电视节目有固定的播出周期,以每周一期的《中国好声音》为例,浙江卫视音频部主任赖黎告诉我们,使用5.1环绕声制作播出,工作量陡然加大,无论是前期采音还是后期制作。整期节目制作短短几天,音频制作则被压缩为一天甚至更短。浙江卫视新闻中心副主任陈晓东表示,《中国好声音》的制作周期非常紧张,有时直播前1小时仍在制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是节目组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任何好的技术,任何好的艺术的感受,都没有办法突破时间的限制。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机遇,让我们重新审视流程,让团队更加有效。
其次,制作流程和设备。环绕声对于整体的音频制作是一个革命性的提升,其制作流程与单声道、立体声时代相比更加复杂,相应也提高了对设备的要求。据东方卫视制作部音乐编辑杨湘平说,在单声道时代,可能只需要一个小调音台加一个CD机,然后再加一个录像机就可以完成音频制作。进入到环绕声时代,工作站是必备的,而5.1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站可以完成的。比如说控制台、各种存储介质,还有制作中的监听。设备方面,由于5.1环绕声不在很多电视台的传统技术序列里,所以在起步时甚至需要重新准备机房。
再次,人才配备。环绕声制作流程的复杂化促使音频团队扩张,以《梦立方》为例,音频团队由原先的一两个人扩充到九个人,各司其职,合作完成音频制作。这对人才储备提出了挑战。借助外力发展和建设自己的团队是电视台突破人才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以杜比实验室为代表的技术公司,为尝试制作环绕声节目的电视台提供了人才培训、团队建设方面的支持。在外力帮助下,电视台得以更顺利地打造自己的音频团队。
对直播节目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播出的兼容性。目前虽然5.1环绕声用户是小众,但他们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瞄准前沿和高端,一直是各大卫视的目标。5.1环绕声在国外已是成熟技术,但在中国有一些本土化的挑战,比如需要兼顾高标清用户等。湖南卫视《快乐男声》的主调音师熊昭民认为,如何保证监听的效果可以原样传递到高清用户的耳朵里,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拨云见日:环绕声节目的未来
作为引领潮流的技术趋势,5.1环绕声可以通过提升节目内容质量来增强电视台的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广电行业的技术发展。浙江卫视电视制作中心主任蔡国炎表示,5.1环绕声使节目品质锦上添花,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美誉度,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电视台的竞争力。
图为:浙江卫视电视制作中心主任蔡国炎
除了面对电视台之间的激烈竞争,在面对网络等新媒体时,电视台如何用高品质的节目把观众吸引回电视机前?传统电视与网络相比,劣势在于“速度”,但优势在于“精度”,所以提供完整的高清电视体验无疑是电视台在竞争中的有力筹码。
东方卫视副总监戴钟伟认为,声音是可以塑造环境的,当声音丰富以后其实整个画面也会丰富,因为有些声音是有指向性的,它是有含义的。而当电视观众的视觉得到满足以后,一定会有相应的配套的东西要满足,比如听觉。
同样,浙江卫视音频部主任赖黎也表示,在图象很难进一步再升级的情况下,声音是最佳且最具性价比的一个手段,投入并不大,而产生的效益和观众的主观感受是成倍地提升。
图为:浙江卫视音频部主任赖黎
在这一点上,东方卫视党委书记吴朝阳分析道,为什么电影在电视和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有那么火爆的市场呢?因为电影所带来的超大屏幕+震撼音效的观影体验是电视和网络所难以替代的。所以,大屏幕高清画质加上环绕声高清音频是将未来的观众留在客厅电视机前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同时,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正在被网络视频平台的内容所分流。电视节目需要不断提高视频和音频方面的制作水准,发挥视听优势来守住这片阵地。只有不断创新才是走向自我蜕变之路的唯一选择。
那么哪些节目类型是尤其适合做成环绕声的?
在几家卫视之间比较有共识的是:需要场上场下有呼应的,需要场内气氛感染电视观众的节目,非常适合用环绕声来表现,环绕声会为节目效果和品质大大加分,比如选秀类、歌唱类、体育类节目。另外,电视剧和纪录片也适合使用环绕声,因为声音在其中承担了表达情节、“讲故事”的作用。事实上,5.1环绕声对于各种类型的节目都有辅助和提升的效用,只不过视节目场景的不同而有程度上的差别。
支持与交流:技术公司的使命
5.1环绕声正在推动和升温,除了行业内部摸索和探讨外,以杜比实验室为代表的技术公司也在为广电行业提供支持,以项目带动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全流程全链路的支持和解决,是帮助各制作和播出机构梳理流程、打通链路,这是杜比等技术公司的关键价值所在。
另外还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经验分享,承担国内外技术交流的桥梁,将国外先进的实践经验带给国内,避免再走弯路。其次是技术支持,包括声音设计,链路设计,流程设计,及设备支持。最后是对本土人才的培训,包括对声音理论和环绕声实践的培训,为解决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提供帮助。
结语
5.1环绕声使观众享受到完整的高清节目,刷新了观众观看电视节目的听觉体验,身坐家中犹如置身节目现场。随着高清节目的不断普及,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成为5.1环绕声的拥趸。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是率先尝试环绕声节目制作的几家国内电视台,他们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但共同秉承着“创新”的办台理念,为提供更优质的电视节目不断探索前行。在国际上来说,高清环绕声制作是大势所趋,相信国内其它卫视会很快跟上领头羊的步伐。随着普及和应用程度的提高,环绕声制作的成本会相应降低,更加有益于行业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