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mcast将试点在有线直播电视中插入用户精准广告
2013年11月11日是Comcast五十周年的日子。目前,Comcast已是美国第一大宽带接入服务提供商、美国第一大电视服务提供商、美国第三大固话服务提供商。

近日,Comcast宣布将于今年年底之前试验在有线直播电视中定向地向用户推送精准广告(时长30秒),该试验一旦获得成功,Comcast就将于2014年年初部署新的实时广告系统。
Comcast已在其视频点播系统中部署精准广告(采用的是BlackArrow的解决方案)。而此次试验的最大亮点在于在有线直播电视广播系统中部署精准广告(将采用 Invidi Technologies 的解决方案)。
2、或值得国内借鉴
笔者认为,这对于国内的电视台与有线运营商具有借鉴意义。
国内的传统电视无法掌握消费者的具体信息。在所有的视频媒体中,传统电视在了解自己终端消费者信息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虽然通过安装机顶盒可以掌握有线连接的电视家庭总数,但电视运营者永远不可能知道准确的电视人口,因为仍有许多家庭靠接收无线信号观看电视,非家庭电视消费者未被纳入统计,更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干脆甩掉有线电视机顶盒,直接收看OTT TV。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源于存在一定误差的收视率,计算工具是概率。电视运营者除了从中大概得知推及人口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无法获知消费者对其具体内容的态度,甚至是否真在观看或认真观看也不得而知。政府管理部门推行的好评度指数,难以为广告商接受。电视台唯有以高收视率等同于高关注度,以眼球换取广告,这导致了电视内容品质不可遏制地下降。
另外,国内传统电视的市场营销问题也更为严峻。与OTT TV相比,传统电视的线性播放特点极大地局限了市场空间。每个电视频道一天只有24个小时的容量,有价值的黄金时段更为短暂。电视广告长度与插播方法受法规严格控制,无论运营成本如何上升,能够利用的广告时长始终不变,迫使电视不断提高单位广告时段的销售价格,其商业模型被迫成为日益高涨的广告价格与越来越少的能经受高价广告的客户的结合体。运营风险快速增长,电视运营者为每个进入与退出的广告客户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与此相应,广告投放者所冒风险越来越大,以及因无效投放浪费的经费也越来越多。传统电视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已经走上退出最佳投放媒体地位的不归路。
因此,国内探索直播电视的精准广告投放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