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之时,正值神奇的58同城在纽交所IPO,且不谈58海外上市和本文内容的直接连系,境外市场这块蛋糕才是关键所在。
还记得那本《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指出互联网让“世界正被抹平”,我们可以延伸得到这样的结论:既然世界是平的,那么互联网也是平的,没有边界的。不可否认,以BAT为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看准了“平”的互联网生态,始终保持着向海外扩张的紧凑节奏,但大佬们怎么做是一码事,新兴的创业者怎么做又是另一码事。
我们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何探究境外市场?笔者想就约租车市场谈一谈。
先举一个洋和尚的例子:来自美国的Uber的服务辐射从美国直到欧洲,再到亚太地区的台北和新加坡,值得注意的是,Uber如今已经正式开通上海市场的服务。Uber怎么做上海市场?笔者得到的反馈是Uber立足点在上海的外国人群体,而且只支持高端车型和美金支付。这就有意思了,Uber尽管估值称达到近40亿美金,但毕竟还只是一款应用,适应市场和规避风险才是试水初期的正经事。Uber在上海的作为可以归结为“用户”和“模式”的转移,看上去更像是上海外国人圈子的应用。
易到用车是否要做成中国版的Uber笔者不得而知,但近期易到开通香港站服务似乎在表明这家公司的态度:布局海外。易到用车成立3年,虽然是一家租车公司,但其所面向的用户主要是商旅人群,在国内业务扩展到49座一二线城市和百万级的用户。用其CEO周航的话“香港站如果能够成功的话,易到将会更快速地覆盖到其他商务活跃度比较高的世界城市,比如东京、首尔,新加坡、雅加达甚至美国的城市。”
看上去易到开通香港市场和Uber进军上海可谓异曲同工,上海作为东亚金融中心之一,具备足够的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生态基础,而香港作为亚太国际化大都市,也非常适合易到积累海外市场运作经验。
马云曾说,将淘宝带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的麻烦超越最初的想象的。移动互联网海外市场的差异性,在用户,行业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都与国内大不相同。
海外用户不喜欢冗杂功能的App,他们更倾向“小而美”的应用,一个简单的功能,就可以解决最直接的问题。在产品体验上笔者发现,易到的App集成了时租、接送机、随叫随到等多板块的用车服务,用户随时随地可以下达订单需求,易到的平台会响应订单对需求进行智能化处理,最终用户自己选择“他所认为”最佳的服务车辆。而“先用后付”的支付方式,使其更类似于“租车行业的淘宝”。
本土公司开辟海外市场往往是仰仗国内市场的规模效应。产品技术创新力固然重要,但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去耕耘运作。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易到具备涉足海外市场的基本条件。其平台可以清楚掌握车辆的实时状态,一旦接收到用车需求,平台就可以自动调配用户所需车辆。并通过定位系统,自动跟踪车辆运行,确保客户的准时用车。最生动的例子就是,网上曾流传一张易到内部的车辆热云图,精确地显示某个时段北京市区易到车辆运行的轨迹状态。有了技术创新,有了表现足够优异的本土市场,这样打磨出的产品,才有可能拿到海外去复制。
另外易到在本土市场的运作中有一点也很值得肯定,易到做的是“平台化”业务,并不会在每一个业务开展的省份单独去投团队去运营,这也从侧面给出了互联网企业涉足海外的一个建议:本土公司如果想去海外,特意建立团队去做并非明智,以香港市场为例,市场规模不会比广东、江浙地区更大,不值得单独运营去做,所以培育出一体化业务辐射能力才是王道。再者互联网是一个连贯的服务体系,开发产品、运营、客服等等,更需要运营服务平台的完善。
马斯洛理论大家耳熟能详,笔者认为如果“套现”在互联网公司海外生存中,可以归纳为三点:用户基础是生理需求;商业模式是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而品牌树立则是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那么移动互联网公司如何初探境外市场的话题就可以更直接的转化为本土公司如何在海外实现马斯洛理论。当然,笔者也更希望看到会有更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在惨烈的本土竞争中能够走出去,把“Made in China”的模式带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