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科院电子所承担的实践九号卫星基于“慧芯二号”可编程芯片在轨测试任务总结评审大会在京召开。以中科院院士侯朝焕为首的专家组,认为“慧芯二号”成功完成了在轨数据处理任务,各项指标均达到并部分超过预定目标,是国内自主研制的首次作为有效载荷搭载上星的最高等级规模可编程芯片。据悉,实践九号卫星于去年10月在太原成功发射。
可编程芯片是现代信息产业的支柱——大规模集成电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通信、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和现代军事装备等领域。然而,目前国内可编程芯片全部依靠进口,每年要花费几十亿美元,同时供货渠道无法保证。
面向国家重点工程需求,中科院电子所于2004年通过“百人计划”引进学科带头人、组建团队,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慧芯”系列芯片和应用开发软件“Passkey”,并与多家用户合作推广应用。此次在轨试验的成功,是国产可编程芯片在航天应用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对航天装备核心元器件国产化和自主可控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宗华)
可编程芯片是现代信息产业的支柱——大规模集成电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通信、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和现代军事装备等领域。然而,目前国内可编程芯片全部依靠进口,每年要花费几十亿美元,同时供货渠道无法保证。
面向国家重点工程需求,中科院电子所于2004年通过“百人计划”引进学科带头人、组建团队,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慧芯”系列芯片和应用开发软件“Passkey”,并与多家用户合作推广应用。此次在轨试验的成功,是国产可编程芯片在航天应用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对航天装备核心元器件国产化和自主可控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