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OTT带来的“竞”与“合”
中关村在线网站 | 2013-07-30 08:14
OTT是最近非常时髦的一个名词,这个词汇来自NBA,意为过顶传球,现在被更多得用来形容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企业利用运营商的宽带网络发展自己的业务,使运营商沦为单纯的“传输管道”,无法触及管道中传输的巨大价值。OTT的过程本质上是互联网盈利模式和业务布局的变化,目前看来似乎互联网公司走在了前面,而传统电信运营商是如何应对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运营商互联网化的进程,也许答案就明了了。

双管齐下,应对OTT

运营商通常被称作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运营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综合服务,传统运营商的盈利方式有主营业务和增值业务两种。OTT对不同业务的冲击对运营商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需要区别对待,有竞有合。

主营业务包括语音、短信、专线租赁等业务类型,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据统计,2011年全球移动运营商的收入中,65%来源于语音呼叫,19%来源于信息,即移动运营商84%的收入来源于语音和信息。同时在利润构成方面,全球移动运营商50%的利润来源于语音,45%来源于移动信息。OTT应用的大量出现对于运营商的传统业务是一个噩耗,同时也加重了网络负担。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某运营商因OTT业务的冲击,2012年短信业务量减少16%,收入损失约80亿元。针对此类替代效应明显的OTT应用,运营商应该在合法框架下,采取措施限定使用甚至于封杀OTT业务,缩减其利润空间,这样才能减缓或削弱OTT带来的冲击。如Vodafone英国规定每月资费套餐在40英镑以下的用户不允许使用VoIP,若想使用须每月缴纳15英镑,从而有效阻止了低端客户对VoIP的使用。

但对于增值新业务,例如互联网视频,这对于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是待开拓的新型市场,双方具备合作的基础。从OTT厂商的角度来看,小米盒子、乐视盒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希望快速部署,抢占市场,需求意味着机会,运营商是否能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体现管道提供商的价值?从虚拟运营商的角度,今年5·17电信日已经放开虚拟运营商MVNO[1]试点,新的虚拟运营商希望降低投资成本,进入增值服务市场。电信运营商是否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和网络架构去满足这种需求?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目前困扰运营商最大难题是收入增长幅度小,而流量增长飞快,成本随着流量增长也很快,是否能通过提供智能管道来解决量收剪刀差[2]问题?

从需求的角度,电信运营商与OTT提供商、虚拟运营商MVNO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但是如何合作?这需要有新的网络架构、新的商业模式来支撑。电信运营商可以从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模式中得到启示。

  互联网产业链模型

互联网的价值链模型,笔者将他们划分为6个层次(如图1所示),从上向下分别是:关键应用、用户管理、应用发布平台、应用开发平台、终端和基础设施。当今时代,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不是局限于某一层面的竞争,而是全产业链实力的综合比较。下图列举了TOP互联网公司在不同层次的布局和发展情况。

以Google为例,其最初是提供搜索业务应用;后来推出Gmail服务,建立起用户管理系统,并实现基于用户的网络行为的分析,开创了互联网广告精准营销模式;此后又推出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平台Android,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生态系统;而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发布平台Google play的推出,则可以更好地聚拢人气和流量;接下来,Android平台迅速席卷全球,份额超过了苹果的IOS,而收购摩托罗拉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专利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在终端方面的加大投入;除此以外,Google还是云计算最早的理念提出者与实践者。亚马逊、苹果、腾讯等公司也均是以类似的模式在发展,分别在这六个层面中以自身原本业务为基础、进行面向其他层次的扩张。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