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分析:我国IPTV发展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
中国视听新媒体蓝皮书2013 | 2013-07-03 09:21
经过几年的运营与探索,中国IPTV在集成播控平台、技术标准和运营模式建设以及用户与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行业逐渐步入有序、稳健发展的新阶段。
 
一、IPTV相关管理政策情况
 
2010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0〕5号)下发,文件确立了由广电部门负责IPTV集成播控、电信企业负责IPTV传输的基本政策框架。
 
201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10〕35号)下发,进一步明确规定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负责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监控,负责电子节目指南(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管理。其中,用户端和计费管理由合作方协商确定,电信企业可以提供节目和EPG条目,经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审核后统一纳入节目源和EPG。在每个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IPTV传输业务原则上由一家电信企业经营。文件规定,广电主管部门要将IPTV业务纳入安全播出管理范围,切实加强监管,确保IPTV集成播控平台对节目源的控制,确保内容播出安全和传输安全。2011年9月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召开会议,对IPTV集成播控平台和传输系统对接形成以下意见:IPTV全部内容由广电播出机构IPTV集成播控平台集成后,经一个接口统一提供给电信企业的IPTV传输系统。IPTV用户端和计费管理可采取合作方“双认证、双计费”的方式进行合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平台和传输系统对接要予以规范,新开展的IPTV业务要按照要求规范发展。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大连、哈尔滨、南京、厦门、青岛、武汉、深圳、绵阳、湖南长株潭地区等12个地区(城市)。201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正式发布,确定了天津、重庆、宁波、石家庄等42个地区(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基本覆盖全国。
 
2010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对三网融合首批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确立了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和地区IPTV集成播控平台“中央—地方”二级架构,由中央电视台(具体由中国网络电视台)组织建设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联合建设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和城市的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国家广电总局之前已经批准的上海广播电视台在多个城市建设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按照新规定理顺其经营管理体制后继续运营。
 
2012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12〕43号),正式明确中国IPTV集成播控平台采取中央、省两级架构,全国IPTV集成播控平台体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意见,上海广播电视台在各地建设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也要纳入中央、省二级播控平台管理体系之内。该文件成为中国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的具体规范性文件。随着三网融合进入推广阶段,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IPTV播控平台建设将按要求进行规范建设和对接。
 
二、IPTV发展现状
 
在广电行政部门和各级广电播出机构的共同推动下,中国IPTV集成播控平台体系日益完善,技术不断进步,业务内容更加丰富,用户达到一定规模。
 
(一)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情况
 
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功能逐步加强。中央电视台所属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作为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方,分别于2008年、2010年进行了两期较大规模的平台建设,建成了核心网络系统、播出控制系统、直播编码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等,基本实现了编码与播出控制、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等功能。2012年,根据国家有关要求,CNTV完成了总平台的第三期建设,完善了系统安全性、信源引入能力、安全备份机制、平台接入能力、双认证、双计费及EPG等方面的性能。经过三期大规模建设,截至2012年底,总平台可支持250路不同输入类型高清及标清节目的编码、转发,支持约40个地区4条155M专线接入,具备下发100路直播频道能力。
 
在技术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总平台不断加强节目内容建设。截至2012年底,总平台已建成总时长超过7万小时的点播库,内容涵盖新闻、影视、少儿、科教、纪录片、综艺、体育等方面。2012年全年,总平台点播节目总发布量高达27.76万小时,累计制作专题485个。在版权合作方面,CNTV已与150余家国内外内容供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2年引入影视版权逾1万部,高清内容逾4000部;动画、教育、纪录片、娱乐内容逾1万小时。增值业务方面,已与业内10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包含音乐、动画、游戏、阅读、商城等12类互动应用业务。
 
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建设取得一定进展。CNTV与各试点地区的广电播出机构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分平台的建设工作。自2010年9月25日,四川IPTV分平台在全国率先与总平台顺利对接以来,湖南、北京、辽宁、江苏等各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地区相继完成分平台建设,并与总平台实现对接。在节目内容方面,各分平台除了提供常规的电视直播、轮播和点播业务外,还非常注重提高服务能力,提供政务信息、便民服务、在线教育以及网络购物等互动增值业务。
 
2012年,江苏广播电视台对IPTV分平台进行了升级扩容,轮播频道播出系统并发播出能力由20路提升到40路,新增编码器等设备对播出IP流进行重编码,新增流监测设备进一步保障播出信号稳定。自主研发了高标清EPG切换技术以及高清EPG的快速滑动、透明播控等技术,研发了基于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社交电视产品“IPTV伴侣”,并完成了iOS和安卓系统的终端开发和测试工作,还自主研发了基于EPG的广告管理功能,掌握了定向广告推送、视频挂角广告、暂停广告、开机广告等广告发布技术。截至2012年12月15日,生产制作IPTV节目累计超过7万小时,分平台在线节目4.46万小时(其中高清节目5018小时),在线专辑约1203个,涵盖16个板块的点播节目内容。截至2012年底,云南IPTV分平台直播频道数增加到121路(含高清频道6路),节目总时长超过3万小时。2012年,山西IPTV分平台已完成功能性测试工作,具备内容引入、内容管理、产品管理、EPG管理、增值业务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具备支持130 路标清直播频道、1小时时移、72小时回看、6000小时标清节目点播的能力。2012年,湖北IPTV分平台完成EPG管理、用户管理、计费管理等系统建设,内容储备上也有较大增长。截至2012年底,四川IPTV分平台已有近90个直播频道,点播平台输出内容超过了10万小时,其中还有近2万小时的四川本地特色内容,每周更新内容超过600小时;河北IPTV分平台提供100套直播电视频道和1万小时的热门影视剧、综艺、体育等点播节目,还提供3天、60余套电视节目回看功能;山东IPTV分平台的直播频道达到110路,影视剧点播节目超过2万小时。

(二)业务运营和用户发展情况

根据三网融合相关政策规定,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在合作开展IPTV业务的过程中,在广电系统内部逐渐形成了“统一体系、两级架构”的播控体系,在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间形成了“广电主导、共同合作”的运营模式,合理兼顾各级广电机构以及广电业与电信业的整体利益。中央广电机构、各地方广电机构以及电信运营商基于各自主营业务与优势资源,共同促进IPTV业务发展和产品延伸。截至2013年2月上旬,CNTV已与云南、四川、湖南、深圳、河北、辽宁、山东、北京、江苏等9个地区的分平台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签署了IPTV业务三方合作协议,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IPTV业务发展模式。
 
按照上述业务发展模式,相关参与主体积极推动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IPTV不仅具备传统电视的直播、点播服务功能,还融合了互联网和通信业务的各种应用,强调交互性、精准化传播,可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家庭娱乐和文化需求。近年来,IPTV用户规模稳步增长。2010年底,中国IPTV用户规模约300万;2011年底,三网融合试点地区试商用用户达到约350万户;截至2012年8月,全国IPTV用户达到1900万户,据流媒体网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IPTV用户达到2300万户,较之前有较大规模的提升。截至2012年底,云南IPTV用户突破40万户;上海IPTV用户达170万户,同比增加20万户;江苏IPTV激活用户总数为103万户;辽宁IPTV用户数量已超过50万户;湖南IPTV用户达60万。

(三)技术发展情况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IPTV在国际主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已形成由集成播控平台与传输系统组成的内容可管可控、业务运营灵活的技术体系结构。IPTV集成播控平台形成了包括节目内容统一集成控制、EPG、用户管理、计费管理及数字版权保护(DRM)等部分的技术规范体系。
 
从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状况来看,IPTV技术发展形成了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集成播控平台运营能力增强。在达到内容可管可控的前提下,集成播控平台逐步具备分级分权运营能力;更多地结合了微博互动、视频分享等技术集成内容与应用。二是作为人机互动门户的EPG支持Flash、HTML5等网页技术,呈现形态逐步多样灵活,可支持丰富的增值应用。三是高清、3D视频逐步增加。IPTV采用新的编解码技术,从编码器、内容分发网络(CDN)到机顶盒均支持720P、1080I等视频以及杜比5.1、7.1音频,能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视听体验。四是CDN趋向智能化,支持高清媒体流推送功能,支持多业务融合。五是平台系统之间接口规范更完善。集成播控总平台与分平台、播控平台与传输系统之间接口界面更清晰,EPG与CDN解耦合、接口规范更完善。此外,云计算技术应用于IPTV平台和网络建设,更加提升了业务运营能力和用户体验。
 
三、目前IPTV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2003年IPTV业务启动以来,中国IPTV的用户规模和发展速度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来看,中国IPTV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不够顺畅、业务类型不够丰富、技术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磨合尚需时日
 
如前文所述,IPTV的运营主要涉及到中央广电机构、地方广电机构、电信运营商三个主体,但这些主体之间由于占有的资源、理念认识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要完全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满足各自的利益诉求还需要不断努力。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在体制机制、经营理念、运营方式等方面均差异较大,导致双方的合作不够顺畅。在广电内部,中央与地方广电机构之间,由于出发点不同,总平台和分平台之间还没有完全保持一致。

(二)业务类型还显单一
 
现阶段,IPTV提供的业务主要有两类,一是直播、点播、时移、回放等基本视听类业务。二是在线教育、电子商务、金融资讯、电视购物等增值类业务。前者收取基本服务费用,后者通过用户订购收取部分费用。基本视听业务是IPTV主营业务内容,其中直播内容占有很大比例,点播库丰富度不够。从收入构成来看,基本服务费占绝大部分,增值业务收入所占的比例极低。目前IPTV总平台还没有开始提供增值业务。这一业务提供局面,难以集中体现IPTV在互动性和个性化两个方面的优势,不利于提高用户黏性。
 
(三)技术标准需要明确统一
 
技术标准是行业竞争和发展的制高点。由于IPTV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外相关标准尤其是非常重要的编解码标准都还不够统一。在国内,IPTV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选择就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国际标准MPEG4、H.264和中国标准AVS都同时应用。H.264标准代表了较为先进的音视频编码技术,得到了电信运营商、设备提供商的支持。标准的不明确、不统一,导致机顶盒等设备厂商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机顶盒成本较高。而且,按照不同标准生产的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性差,也增加了运营维护难度和成本。为了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统一相关技术标准。
 
四、IPTV发展的方向 
 
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未来IPTV业务的发展需要在完善产业链、丰富节目形态、扩大覆盖范围等方面不断努力。
 
(一)不断完善IPTV产业链
 
IPTV的产业链是由系统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集成播控平台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和用户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有机整体。其中集成播控平台运营商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关于IPTV 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产业链上各主体的职责分工更为明晰。此外,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产业链的各方也逐步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各参与主体应按照政策规定,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适合中国IPTV发展环境、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形成发展合力。
 
(二)继续丰富IPTV业务形态
 
随着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电信运营商带宽的快速优化,IPTV业务运营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应有功能,丰富业务形态,形成与其他广播影视业务差异化竞争的业务模式。在内容方面,除了基础的直播、点播、时移和回放外,还要增加书籍、杂志、报纸、生活服务等业务与应用;节目内容与传统电视内容要形成差异,经过加工处理的广播电视台未播出的节目、播客内容等都可成为IPTV的节目源。同时,伴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视频的码率会进一步提升,要不断增加高清和3D内容比例,为用户创造更好的视听体验和消费价值。在业务形态上,不再局限简单的浏览、收看,随着互动新产品的不断推出,IPTV业务类型要更多地突出交互性,提高体感游戏、远程通信、在线教育、旅游咨询等业务的比例,满足用户对于节目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深广电王斌:数字科技引领媒体融合
 01月02日
深广电王斌:数字科技引领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