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北京等地的电视开机率走低、广告商朝互联网迁移现状,有人断言“电视已死”,笔者觉得这是杞人忧天。
这种情况确实与PC、各种移动终端的冲击有关。身边的人们,在各种场所把玩不停,电视越来越受到冷落。连接互联网的终端确实比电视有很多优势。我们可以看到即时的海量资讯、刷微博,看视频,玩游戏、买东西。但同样可以看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外的更多地方,尤其偏远乡镇,电视甚至还是唯一视讯工具。显然,北京、上海等地不能代表全国,更代表不了世界。而且,过去两年,随着综艺娱乐、新版电视剧的盛行,电视机依然占据着人们很多时光。
笔者觉得,需要从两个层面澄清电视这个传播渠道的生命力。
第一层,传统电视确实会持续受到冷落,但市场中长期将僵而不死。
决定这一点的不是互联网,而是内容本身。PC、PAD、手机早已吞噬传统电视的一般资讯市场,后者时效延迟、内容稀少,导致服务沦为鸡肋。但在需要大尺寸屏幕呈现的直播节目、电视剧、电影、娱乐、体育等节目上,三种终端并不占据更多优势。
另外,许多节目需要分析、加工,比如需要解说的体育节目、一些有着知识与理解门槛的政经大事。传统电视人的优势分明,电视仍主导着许多市场。人的社会学、心理学需求,也将决定着传统电视不会退出市场。PC、PAD、手机,都带有一定私密情感,虽然可以在线分享、交互,但同一物理空间很少有分享,缺少家居环境的内部开放。电视是家居氛围里几乎不可缺的一部分,是一种亲情沟通的渠道,也是家庭生活与外界共鸣的窗口。事实上,许多电视的节目都带有公共性,视觉对电视需要一定的距离感,与心理学关联,不可能消除;而适应PC、PAD、手机的内容,多带一定个人化、私密化,需要独自、亲近收看。笔者不否认,传统电视如果一直远离互联网,即便僵而不死,但是商业化空间会日益狭窄,最后可能被逼入夹缝,沦为一种媒介补充。
第二层,电视与互联网的概念正在分化、变革,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电视将焕发生命力。
现实中,无论传统电视,还是互联网,双方都在朝对方走近,一个融合的时代正在开启。OTT(互联网电视)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在我看来,电视开机率走低,更像是一则为新兴的互联网电视业所做的隐性广告。事实上,人们早已觉察到这一市场的魅力,只是因为监管政策、产业成熟度欠缺、商业模式难以形成而失败,像那10多年前夭折的微软“维纳斯计划”、8年前夭折的盛大“盒子计划”等。
但也有规范的成功模式与力量,至今延续。高速成长的IPTV,虽然带有专网特征,内容方面带有太多监管,但已具有一定互联网基因,实时在线、交互、用户拥有一定的内容选择权,从而在中国塑造了一种可行的付费模式。目前这一领域正在快速经历标清到高清的转换,广告、增值业务将有更多创新。IPTV付费模式,在可持续发展上,胜过迟迟无法形成收费模式而过度依赖广告的网络视频。两年前,几家网络视频公司曾达成用户收费联盟,最后冷场消失。
相对来说,笔者更看好OTT的未来。抛开中短期的政策监管看,它将是真正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电视,或者也可以说是电视互联网。眼下实现它的方式,一是融有互联网智能机顶盒的电视一体机,二是传统的电视,外加一个互联网智能机顶盒。
而从商业角度来说,注入互联网基因的电视,既拥有互联网的开放性,又具有传统电视的特性,可以创造“二次传播”效应,放大内容力量,衍生更多服务。事实上,几年来,新媒体广告正是基于“二次传播”效应得以快速成长。
因此,“电视已死”的说法太过悲观,杞人忧天。借助互联网,电视有力量走出傲慢,将选择权交给我们,这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电视,将重新苏醒,再度发出璀璨光芒。至于商业广告,面对海量需求,它只是自然的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