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伦·拉尼尔说,“信息免费不是好主意”,这位曾经倡导“免费模式”而改变了数字音乐产业的互联网先驱,为什么在几十年后推翻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也许我们真的需要颠覆过去的思维方式,才能更接近未来。
钛媒体注:新闻行业和广告行业,早已经是“信息免费”模式的受益者,这一模式也在商业世界中占据主流。而媒介观察员汤姆·福斯基正在反思这一模式。他认为,信息也不想永远免费,也想要被“卖掉”,这已经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趋势。
数字化时代为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体验,然而,任何一个行业,在新商业模式对旧商业模式的替代和进化中,都付出了极高的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曾经倡导“数字音乐”走免费之路的互联网先驱杰伦·拉尼尔,在几十年后,推翻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他说,“信息免费不是好主意。”那么,免费为什么过时了?互联网的发达,在为用户提供附加值的同时,还带来了什么样的负效应?
钛媒体对访谈内容及福斯基的评论综合编译如下,期望对新媒体从业者、互联网创业者带来全新的思考。
最近,早期的互联网先驱、“虚拟现实”之父杰伦·拉尼尔出现在《FT商业观察》节目中,大谈新兴数字经济。福斯基看来,媒体终于把这位互联网“老妖”抓回到了瓶子中。拉尼尔算是互联网圈子里的“古董级”资深人物,互联网早期,他曾是提倡将音乐产业数字化的先锋之一。
作曲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双重身份,让他很早就成为数字产业的先知式人物,他曾预见到,免费音乐将惠及音乐人,让他们得以从现场表演和产品销售中获利。
上个世纪开始的音乐产业变革,已经证明了免费模式为我们带来的价值。然而,拉尼尔现在却推翻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免费”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音乐其实不应向观众免费开放,原因是,这样并不能建立生产可持续财富的基础。
而真正实现“可持续性商业”,必须让人们以及政府像过去一样为信息付费。
数字化的代价
拉尼尔的反思并不晚。因为在汤姆·福斯基看来,每个经历数字业务转型的行业,在其过渡到新的商业模式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最典型的例子:音乐产业和新闻业。
数字化的同时,意味着企业可以作出低风险、高利润率的最佳选择,并向观众提供免费信息。
谷歌就一直是这样做的。其他公司也不外乎就是通过网络分发内容、移动应用——而这两者,恰恰是其他行业赖以获得营收的销售对象。
不得不提Craigslist模式。尽管大家已经说的太多(见葛甲《为何会有Craigslist这样的奇葩》),这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首先,它明智的选择免费分类广告模式,而非在生产新闻式“内容”的基础上出售分类广告。Craigslist只对招聘类广告收费,而2012年,其营收估值为1.26亿美元,并预期在2013年再增加2700万美元,实现1.53亿美元收益。
对一家只有35名员工的私营公司来说,1.03亿美元的利润是个不错的成就。但为了达成这笔利润,它却不经意间毁掉了分类广告市场。
分类广告市场的价值在2000年高达196亿美元,而到了2009年则跌至60亿美元。Craigslist网站上所有免费广告加起来,其年平均价值超过130亿美元。长远来说,广告市场上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入,都眼睁睁被Craigslist模式毁于一旦。换算一下,相当于Craigslist要为几十万因此而失业的人负责!
但这并不是Craigslist的错,这只是互联网的威力而已。互联网上,充斥着几乎免费的标准化技术,让涉及它的每种行业(保健业除外)都遭到了贬值。
如果一个产品或服务可以数字化,那么它就是可以免费生产或提供给人们的。如果某企业另谋良策来实现盈利,那它“几乎免费”的产品肯定会危及到市场上其它的“非免费”企业。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t)是旧金山湾区一位知名出版人和技术乐天派,在1985年,他创造了“信息想要免费”这一词条。
“信息能够免费”是他的座右铭。这是因为信息却是能够免费提供给人们,而事实也往往如此。软件也是这样,开源运动这是该趋势的绝佳例子。
拉尼尔先生的看法(信息付费才能带来可以持续化的)无疑是对的,“终结免费”才能提供财富生产的道路。特别是在当下,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战略往往是简单的“规模加大棒”——即争相攀比“谁拥有最大的计算机平台”时,显得更具价值。
我们需要与未来和解
但我们必须承认,回到过去并不是解决可持续经济问题的良策。我们的未来由落脚点(the end of work)决定,它既可能成为黄金时期,也可能带来可怕后果。我们没有办法掌控未来,也不能提前做好准备,我们只能学会惩罚和嘲笑那些“行不通”的东西。
如果拉尼尔先生和其它未来学家更多德关注未来,少点回顾过去,这也许是利用时间的更好方式。
我们需要找到落脚点,即“终极的可行方式”。这无疑是我们面对的第一重要难题,没有第二。
我们拥有的制造技术以及其他技术,带来了庞大的生产力。因此发展可持续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社会,并不需要所有70亿人类共同投身其中。然而,我们在谋求商业化市场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商品紧缩和假性短缺等问题。
每时每刻,我们都要处理大量无法阻挡的新技术,而我们却不断的将他们封锁起来。
这不合乎情理,也没任何意义的。这样做的唯一原因是,我们甚至不具备同未来对话的语言和概念,我们所生的世界,又恰恰是一个只赞美落脚点、以及人类千千万万年来进步成果的时代。
而我们始终认为,要么70亿人共同合作,要么他们就是失败的个体,失败的社会,失败的国家和失败的经济。互联网已经促成了越来越多经济模式的失败——它最擅长干这个了。
我们需要一个读懂未来的新方法,我们需要在遵循未来规则的前提下,与未来达成和解,而不是依据我们过去的思维方式。
预测未来并不难,但搞清楚我们该如何生存于未来则难得多。
责任编辑: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