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行业内的最热点事件,莫过于“微信事件”,具体情况请查阅《电信欲卡死腾讯,工信部说“决不允许”》。
虽然这次的“微信事件”很“火”,但类似的事件与业界讨论,自从互联网上视频流量逐渐趋于主导以来、自从移动互联网诞生以来,就可谓“层出不穷”,比如,中移动2011年业绩是,其数据业务收入占运营收入的26.4%,虽呈逐年增加趋势,但也不过1/4左右,而流量的增加远远不是这个数量级;中联通2011年业绩是,其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293.4%,但其带动的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占移动收入的比例提升却只有37.2%。
一言以蔽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一种“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越是占用网络资源多的高带宽的诸如网络视频等业务,就越是不能给运营商带来高收入,好像这些业务天生就应该免费或低资费一样,形成资源占用和收入大致成反比的奇特现象。而运营商每年还要为满足这些业务需求大量投资搞建设,如同遭到绑架一样。
因此,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尴尬,必须提供“管道”式的基础设施性服务和基础电信业务,但仅此还不够,否则将面临被时代抛弃的危险,必须且理所当然地为类似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业务承载能力,这些公司日进斗金、如日中天,而运营商却越来越沉重,已有的网络架构和技术与新的业务发展不匹配、效率低不说,单是网络上的流量就成数十倍增长,而收入却很少。
因此,前几日,笔者还认为运营商不能对“自闭症”熟视无睹:面对OTT,运营商的“自闭症”如何处理?
正好,4月是自闭症意识月,其中的4月2日更是‘世界自闭症日’。借此机会,笔者对“自闭症”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
由于观念、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差异,传统的认识是,很多因素都不利于自闭症人群的健康发展和职业成功,比如:我们的社会强调“先做人,后做事”、我们的教育关注共性而忽视个性、我们的科技多重视贸易而轻视研发、我们的文化更多批判而更少包容等等,基本上所有人都把自闭症当成一种缺陷而非一个特点,在大家把精力放在矫正和提高自闭症人群的薄弱之处的同时,并没有人或者很少有人想到也要平心地接受他们的特点甚至潜心发现并努力创造条件来发挥他们的天赋。
比如,有研究发现,在MIT麻省理工大学所在的BOSTON地区,自闭症的发病率高于全美的平均水平,而这里有着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科技人才。特别父母同在MIT做教授的孩子的自闭症比例更高,因为这些科学奇才有很高比例的自闭症特征。从更极端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在很多怪异天才身上找到自闭症的影子,包括Dustin Hoffman在Rain Man《雨人》中演绎的著名角色,实际上就是以Kim Peek为原型塑造的。Kim的一些功能缺陷严重到无法自己扣纽扣,但他却读书过目不忘,也能立刻说出某一天是星期几。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约有30%的自闭症儿童拥有特殊的技能。对他们进行智力测查,研究者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使用常规的韦氏智力测验,约1/3的自闭症儿童处于智力低下范围,几乎没有高智商者。但如果使用不包含言语成分的瑞文推理能力测验,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得分中等偏上,有1/3的儿童甚至智力超常。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名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闭症倾向,如下图所示。
虽然这次的“微信事件”很“火”,但类似的事件与业界讨论,自从互联网上视频流量逐渐趋于主导以来、自从移动互联网诞生以来,就可谓“层出不穷”,比如,中移动2011年业绩是,其数据业务收入占运营收入的26.4%,虽呈逐年增加趋势,但也不过1/4左右,而流量的增加远远不是这个数量级;中联通2011年业绩是,其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293.4%,但其带动的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占移动收入的比例提升却只有37.2%。
一言以蔽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一种“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越是占用网络资源多的高带宽的诸如网络视频等业务,就越是不能给运营商带来高收入,好像这些业务天生就应该免费或低资费一样,形成资源占用和收入大致成反比的奇特现象。而运营商每年还要为满足这些业务需求大量投资搞建设,如同遭到绑架一样。
因此,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尴尬,必须提供“管道”式的基础设施性服务和基础电信业务,但仅此还不够,否则将面临被时代抛弃的危险,必须且理所当然地为类似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业务承载能力,这些公司日进斗金、如日中天,而运营商却越来越沉重,已有的网络架构和技术与新的业务发展不匹配、效率低不说,单是网络上的流量就成数十倍增长,而收入却很少。
因此,前几日,笔者还认为运营商不能对“自闭症”熟视无睹:面对OTT,运营商的“自闭症”如何处理?
正好,4月是自闭症意识月,其中的4月2日更是‘世界自闭症日’。借此机会,笔者对“自闭症”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
由于观念、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差异,传统的认识是,很多因素都不利于自闭症人群的健康发展和职业成功,比如:我们的社会强调“先做人,后做事”、我们的教育关注共性而忽视个性、我们的科技多重视贸易而轻视研发、我们的文化更多批判而更少包容等等,基本上所有人都把自闭症当成一种缺陷而非一个特点,在大家把精力放在矫正和提高自闭症人群的薄弱之处的同时,并没有人或者很少有人想到也要平心地接受他们的特点甚至潜心发现并努力创造条件来发挥他们的天赋。
比如,有研究发现,在MIT麻省理工大学所在的BOSTON地区,自闭症的发病率高于全美的平均水平,而这里有着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科技人才。特别父母同在MIT做教授的孩子的自闭症比例更高,因为这些科学奇才有很高比例的自闭症特征。从更极端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在很多怪异天才身上找到自闭症的影子,包括Dustin Hoffman在Rain Man《雨人》中演绎的著名角色,实际上就是以Kim Peek为原型塑造的。Kim的一些功能缺陷严重到无法自己扣纽扣,但他却读书过目不忘,也能立刻说出某一天是星期几。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约有30%的自闭症儿童拥有特殊的技能。对他们进行智力测查,研究者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使用常规的韦氏智力测验,约1/3的自闭症儿童处于智力低下范围,几乎没有高智商者。但如果使用不包含言语成分的瑞文推理能力测验,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得分中等偏上,有1/3的儿童甚至智力超常。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名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闭症倾向,如下图所示。
可见,自闭症并非只是一种缺陷,而是具有很多独特的、待发现与挖掘的特点,在外界潜心发现并努力创造条件或受到外界某些正面因素刺激的情况下,其天赋能力的发挥潜力是巨大的。
同样地,运营商也有很多“天然”的、与生俱来的优势。对于运营商而言,当下,面向未来积极进行转型,以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不进则退”的选择/抉择。据笔者一直以来的观察,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及广电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求变,从业务、平台、网络、支撑系统等方面积极创新,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期待更大的成效!正如本文第二段所言,运营商与OTT的关系一直“纠缠不清”,而且中外都概莫能外,两者间健康与和谐关系的树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之前的数次讨论与“纠缠”都没有此次“微信事件”这样持久、强烈、深入,若各方都认真总结,应该会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微”风来袭 新媒体时代的微产物
微信、微博、微电影……一时间,各种以“微”字当头的信息传播方式“势不可挡”、,“微”风蔓延,方兴未艾的微博把电影也“围”了进去,而今,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微信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让信息传播与沟通零距离。悄然袭来的微信时代当人们还沉湎与如日中天的微博,看着热门的微电影时,微信时代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支持跨运营商、操作系统平台快速发送文字和图片、表情、视频以及多人语音对讲,微信以其全新的社交模式赢得了广大年轻受众群体的青睐,引领着一种新的时尚潮。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的用户数量在2000万以上,在AppStore社交类应用
微信与香港电讯合作:每月8港元不限流量使用
怎么就舍得让微信来颠覆自己? 你听说没,某运营商和微信了,搞了个微信畅聊套餐。合作事实每月8块钱使用微信不限流量,文字、语音、图片...
面对微信等“对手”的“过顶传球”
虽然三大运营商至今没有公布春节期间短信发送量的各项官方数据,但业界的普遍看法是,在微信用户量已超过3亿以及微信在除夕前夜高调宣布群...
MWC观察:互联网厂商来打酱油 微信输给Line
通过二天的实地调查,金山网络、百度、腾讯、名片全能王、触宝、3G门户、长城会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公司穿梭在MWC上。不过,与在欧洲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