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已死论”杞人忧天

2013-04-01 08:35:31来源:新浪 作者:王如晨热度:
依据北京等地的电视开机率走低、广告商朝互联网迁移现状,断言电视已死,我觉得杞人忧天了。
 
这确实与PC、各种移动终端的冲击有关。身边的人们,在各种场所把玩不停。电视越来越受到冷落。
 
连接互联网的终端确实比电视有很多优势。你可以看到及时的海量资讯、刷微博,看视频,玩游戏,买东西。
 
但人们同样看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外的更多地方,尤其偏远乡镇,电视甚至还是唯一视讯工具。显然,北京、上海等地不能代表全国,更代表不了世界。而且,过去两年,随着综艺娱乐、新版电视剧的盛行,电视机依然占据着人们很多时光。
 
我觉得,需要从两个层面澄清电视这个传播渠道的生命力。
 
第一层,传统电视确实会持续受到冷落,但市场中长期将僵而不死。
 
决定这一点的不是互联网,而是内容本身。PC、PAD、手机早已吞噬传统电视的一般资讯市场,后者时效延迟、内容稀少,导致服务沦为鸡肋。但在需要大尺寸屏幕呈现的直播节目、电视剧、电影、娱乐、体育等节目上,三种终端并不占据更多优势。手机看大片效果让人无奈,PAD、PC略好,但分辨率、视觉体验一般,对于那种对色彩、现场感、环境背景、真实体验要求较高的视频节目来说,仍差强人意。
 
这点你从过去两年攀升的电视票房里也能感受到。传统电视虽然骑墙,在上述类型的节目中,依然拥有忠诚度。
 
另外,许多节目需要分析、加工,比如需要解说的体育节目、一些有着知识与理解门槛的政经大事。传统电视人的优势分明,电视仍主导着许多市场。
 
人的社会学、心理学需求,也将决定着传统电视不会退出市场。PC、PAD、手机,都带有一定私密情感,虽然可以在线分享、交互,但同一物理空间很少有分享,缺少家居环境的内部开放。电视是家居氛围里几乎不可缺的一部分,是一种亲情沟通的渠道,也是家庭生活与外界共鸣的窗口。
 
事实上,许多电视的节目,都带有公共性,视觉对电视需要一定的距离感,与心理学关联,不可能消除;而适应PC、PAD、手机的内容,多带一定个人化、私密化,需要独自、亲近收看。
 
我不否认,传统电视如果一直远离互联网,即便僵而不死,但是商业化空间会日益狭窄,最后可能被逼入夹缝,沦为一种媒介补充。
 
第二层,“电视”与“互联网”的概念正在分化、变革,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电视,将焕发生命力。
 
现实中,无论传统电视,还是互联网,双方都在朝对方走近,一个融合的时代正在开启。OTT(互联网电视)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在我看来,电视开机率走低,更像是一则为新兴的互联网电视业所做的隐性广告。
 
事实上,人们早已觉察到这一市场的魅力,只是因为监管政策、产业成熟度欠缺、商业模式难以形成而失败,像那10多年前夭折的微软“维纳斯计划”、8年前夭折的盛大“盒子计划”等。
 
但也有规范的成功模式与力量,至今延续。高速成长的IPTV,虽然带有专网特征,内容方面带有太多监管,但已具有一定互联网基因,时时在线、交互、用户拥有一定的内容选择权,从而在中国塑造了一种可行的付费模式。目前这一领域正在快速经历标清到高清的转换,广告、增值业务将有更多创新。IPTV付费模式,在可持续发展上,胜过迟迟无法形成收费模式而过度依赖广告的网络视频。两年前,几家网络视频公司曾达成用户收费联盟,最后冷场消失。
 
相对来说,我更看好OTT的未来。抛开中短期的政策监管看,它将是真正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电视,或者也可以说是电视互联网。眼下实现它的方式,一是融有互联网智能机顶盒的电视一体机,二是传统的电视,外加一个互联网智能机顶盒。
 
个人认为,更为理想的OTT,需要构建完善的云模式。云端负责整合内容与存储,用户端可以通过遥控器或其他功能集成的设备,甚至人体控制电视。而我们面前的电视,在硬件上可以进一步瘦身,类似于之前PC业的“瘦客户机”,成为“瘦电视机”,甚至成为纯粹的显示终端。
 
当然,这种过度理想的状态很难实现。因为,这种模式会迫使人们牺牲个人的隐私与私密情感。人们不会为了过度便利而放弃一切主动性、参与性、选择权。因此,我认为,未来的电视,一体机与带有“瘦电视”概念的机顶盒将同时并存。
 
而从商业角度来说,注入互联网基因的电视,既拥有互联网的开放性,又具有传统电视的上述,可以创造“二次传播”效应,放大内容力量,衍生更多服务。事实上,几年来,新媒体广告正是基于“二次传播”效应得以快速成长。
 
因此,“电视已死”的说法太过悲观,杞人忧天。借助互联网,电视有力量走出傲慢,将选择权交给我们,这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电视,将重新苏醒,再度散发璀璨光芒。至于商业广告,面对海量需求,它只是自然的衍生品。

责任编辑:秦蒙蒙

为您推荐

数字广播野心勃勃挑战3G、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曾经风靡一时,但后来却越来越边缘化,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似乎又开始促使广播焕发出新的活力。3月28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北京电台)宣布将在4月18日开始试播数字广播节目,预计今年下半年还有六套节目播出。据介绍,首次试播的是一套“世界音乐”节目,据说可以和CD的音质媲美。从AM(调幅)到FM(调频)到现在的DAB(数字音频广播),广播又一次的革命开始了。但数字广播的野心绝不仅于此,在DAB基础上的DMB(数字多媒体广播),也就是能同时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业务的新网络,才是它最终想要做到的。数字广播主要有DAB、DMB和数据广播三大应用,而DMB最大的市场就是手机电视。在3

移动电视公司 发力搅局楼宇电视

近日,我国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之一分众传媒正式对外宣布,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并购拥有中国主要城市90%以上电梯平面媒体资源的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而就在两个月多前,一直在餐厅楼宇电视与分众传媒合作的俏江南餐饮公司却没有再与分众续约,转而与其竞争对手聚众传媒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国内30家地方广电系统旗下相对独立运作的子公司——移动电视公司中的27家已经开始筹划“移动电视协作体”计划进军楼宇数字电视市场。移动电视公司进入楼宇电视市场,势必将引发与分众、聚众的激烈竞争。分、聚之争提起楼宇电视,很多人几乎脱口而出“分众”、“聚众”这两个名字,尽管两家公司名称纯属巧合,但这字面意思碰巧相对,似

数字电视和无线技术将是2005年应用热点

2004年博通公司率先发布了AVC或者H.264HD芯片,除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应用的一些技术外,博通公司还集中开发用于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的芯片。博通公司开发了用于便携式应用的低功耗Wi-Fi单一芯片,在EDGE技术方面开发了2.75G的多媒体EDGE基带芯片,在W-CDMA技术方面,博通公司通过并购,此类芯片开发能力有新的提高。而多媒体应用处理器技术,博通公司通过并购AlphaMosaic公司,从而拥有了应用于手机和其他便携式应用的高性能多媒体应用处理器。进入2005年,数字电视和无线技术将是应用热点,数字功能在北美正在成为大尺寸电视政府强制拥有的功能,而在中国和日本等电视设计和生产能力巨大的

呼市有线电视信号不稳定原因是频道在调整

12月22日,家住呼市新城区的胡先生致电晨报热线反映,这两天他家里的有线电视信号有些不稳定,有些台已经没有了,不知是何原因?据胡先生反映,从12月12日开始他家里的有线电视信号便出现了不稳定情况,而就在22日,记者也接到几位读者关于有线电视信号不好的反映,其中一位郭女士表示,她家电视收的台不全了,而且有些台干脆就没有了,有时信号也不太好。针对上述问题,记者咨询了内蒙古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