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2月份由工信部主持的“关于OTT业务对电信运营商影响讨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均派人出席),会议上,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针对运营商补贴的方案争论不一,最终未达成一致意见,不欢而散。
最近的一个谈判发生在3月11日……
三大运营商和腾讯微信,坐下来谈判了,这个被戏称为“三缺一”的牌局多了了工信部“庄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议论纷纷。1、你如何看这样的谈判?2、如果谈崩了,中国是否会仿效韩国封杀微信?3、用户和产业链需要看到什么?工信部这个“庄家”会做出什么“暗示”和调节?
谈判的几个结果预测:
1、腾讯和运营商双方分歧较大,双方不欢而散,微信语音等功能被部分禁止;
2、微信和三家运营商达成协议,腾讯流量纳入市场运营,形成良性结算原则;
3、微信和其中某一家达成协议,支付较高的流量费用。而其它两家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企业不可操作。
希望不要搞“双寡头垄断”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独家接受搜狐IT采访。曾教授尽管是电信方面的专家,但是,最近在研究“三网融合”问题,所以对互联网方面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一再强调“希望不要搞双寡头垄断”,他谈了三点看法很有代表性。
1、中移动和腾讯的谈判并不是现在才开始,已进行了近两年了。这期间,互联网一直在“论战”,包括3Q大战(360和腾讯)、3B大战(百度和360)。正是这一个个“论战”,博得社会各个方面对互联网的关注,这些企业名气越来越大,人们已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因此,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尽管谈判的内容不了解,但是,流量、补贴可能是焦点之争。企业与企业需要进一步协商。互联网企业刚过来大冬天,挺不容易,但是,现在比10年前强多了。个人认为,两个企业能“坐”下来谈判,说明他们心态好了,也成熟了。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理性的东西更加需要。
2、从网融合角度看,互联网(微信)是三网融合重要一部分。不是竞争合作,而是合作竞争。汉子的次序不一样,意义不同。为什么这么?如果过度夸大竞争,而不去把“蛋糕”,可能会损害企业的成长。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和谷歌这样的企业比,因此,社会应该多关注企业的转型,谈判希望有这么一个地点,实现双赢,而不是双输。
3、流量、结算等并不难。去有一段时间,腾讯希望被移动收购,后来移动想收购腾讯,为什么?流量这个问题都好说,只是因为“竞争”而忽视了合作。今天双方能坐下来谈,达成一个协议没有问题。希望是合作竞争,不要搞双寡头垄断,如果两个企业勾结,不仅会损耗消费者(用户)利益,还会给整个产业链开了个坏头,损害其它互联网企业的利益。
运营商毫无“底牌”
内部人士透露,这次运营商和腾讯微信谈判毫无底牌,把希望寄托在政策监管对腾讯施压。运营商将腾讯诉诸工信部的依据有这些:
1、中移动曾经曝出,腾讯流量占据40%以上,而贡献收入不到10%;
2、 “微信争夺运营商的传统业务语音、短信、视频等业务的市场。”中国联通基层一位员工对搜狐IT表示,有了QQ和微信,传统的业务使用量已下降,本来大家讨论问题可以打电话,这不用QQ也ok了。而且,现在年轻人用微信已很普遍了。
3、工信部近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同比增长仅2.1%,增幅为四年最低。
尽管有这些压力,丝毫找不到腾讯微信的“违规”依据。唯一可以模仿是韩国。
在亚洲,微信的海外版本Wechat、在日本最火的Line、韩国的kakaotalk,都在当地市场份额最大。而韩国通信委员会去年批准了韩国移动运营商们相关请求,运营商们可以向OTT提供商收取费用,也可以“掐断”OTT语音流,不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开放网络。
不过,韩国封杀韩版微信也存在“争议”。
曾剑秋认为,从全球的电信监管政策看,过去都是管制,扶持新进入者,譬如互联网企业,打破传统的垄断企业,现在时代转变了。世界的发展在变化,过去鼓励新兴互联网企业发展,他们的优惠政策比较多,传统的企业也不敢强势竞争,现在监管政策在变。譬如,中国移动也在发展飞信。另外,中国移动还是强大很多,互联网企业优势逐渐消失,逐渐和传统企业一样,活力越来越少,也像国企亦一样。
另外,有专家认为,国际上都采用“谈判”的手段。国外结算也是这样,谈判没有绝对的合理,只有相对的合理问题。国际运营商对OTT业务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如西班牙电信基于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结合寻找各种途径开展OTT服务,其数据应用服务已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这就是范例。
电信专家周双阳在接受搜狐IT采访认为,“微信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型业务,各方面需要不断的重新认识。个人认为,运营商还是要开放,封闭不是办法。”譬如,2 月初,香港电讯旗下 PCCW Mobile 在业界观望的目光下成为第一个与微信合作的运营商,率先推出微信用户数据优惠包。微信用户支付月费 8 元港币,即可在香港不限流量地使用微信传送语音、视频、图片及文字,进行单独聊天及建立聊天室。此外,香港电讯还为访港微信用户提供免费任用香港电讯 Wi-Fi 服务。这就是最好的合作案例。
附:网友和业内专家公开观点: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国内部分机构对微信的认识还存在错误,亟待修正。在目前的互联网利益格局下,微信不应成为电信运营商的的“敌视”对象,微信也不可能取代传统运营商。在未来两者的关系存在很多合作共赢的探讨空间。
飞象网总裁项立刚: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都是共同生共同存的,运营商做不了开发商,互联网企业也不可能花 5000 亿建网。 因此,改变这一局面的根本措施不是杀鸡取卵或竭泽而渔,而是与 OTT 企业合作共赢。
黄嘉榔:早前互联网上一直都有观点认为腾讯因微信会成为第四大运营商,对于内地的三个运营商而言,如今是已经看到腾讯的威胁,同意大陆运营商拒绝做“管道”的猜想;另外一个就是几方的谈判或许利益无法谈拢;而对于香港电讯而言,如今连线未来的第四大运营商,对于开拓内地市场是利大于弊。
范超强:大陆移动运营商还处在对微信的防御和抵制阶段,一方面三大运营商有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对抵御和应对的政策资源还没用尽,另一方面,移动运营商在推广自有的类似应用,比如移动的有你、电信的翼聊。如果现在合作,等于运营商主动放弃了,博弈还在半道。
夜晚风雨声:微信对移动运营商通话费、短信费的冲击是致命的,微信只是是腾讯的副产品,合作不是轻易能实现的,运营商不甘愿放弃,又没有抵御的利器,毕竟损失的真金白银,他们只有靠国家政策自保,也在寻求反击。
责任编辑:秦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