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云计算早已从概念成为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后台支撑,触摸技术成为主流人机交互方式让人习以为常,大数据应用方兴未艾,机器学习开始引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毫无疑问,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行业是当前最热门,也是和消费生活最为贴近,最能以技术迅速改变人们生活的科技领域之一。在这个实现了充分竞争的行业中,有人精研技术,有人深耕商业渠道,还有人挟资本快炒技术概念……这造成了IT领域两大现象:技术更新的频率极高;各种各样的技术也让人眼花缭乱,难以判定是真趋势还是假潮流。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和时间表:
2013年年底前,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
2014年至2015年,全面商用部署,开展IPv6 网络大规模部署和商用,逐步停止向新用户和应用分配IPv4地址;
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网络基础设施,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过渡,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大幅缩小数字鸿沟,基本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实现我国互联网的跨越发展。
去年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核心内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在清华大学通过项目验收,在国内率先建成了100个完成升级改造并实现IPv6普遍覆盖的校园网,IPv6用户规模超过200万。这被认为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已经走完第一步,奠定了全国大规模发展的基础。
按照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时间表,今年年底前,将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这也意味着下一代互联网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
下一代互联网:更大、更快、更方便、更安全
在清华大学“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网络安全实验室,记者感受了一把下一代互联网:登录“六维空间”,下载800MB的电影,只花了约120秒,速度达到每秒6.5MB;打开网页,点击便可以看高清直播……
在研究者的口中,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和重要标志。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或者说是新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关键词,其全称是“互联网协议第6版”。当前全球通用的互联网核心协议是IPv4,即“互联网协议第四版”。
“采用IPv6版本的地址协议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在国际上已成共识,IPv6网几乎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的代名词。”“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说。
清华大学这个“IPv6网”是第二代中国教育网的一部分,也是我国2003年启动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国家交换中心。目前,第二代中国教育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网”,也是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核心网和试验场。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李星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300多所高校接入了教育网,超过200万用户,2000个科研单位可以享受体验到下一代互联网。
清华大学领头的这个网络,作为我国大规模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试验平台,其目标直指IP地址枯竭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互联网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2月,全球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1亿,从2011年起基本维持不变。IP地址供求失衡,只能通过多人使用私有IPv4地址,通过翻译技术共享IPv4公网地址上网等方式解决,影响互联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李星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需要新地址,IP不足矛盾将更加突出。
“不同于IPv4采用32位编码,IPv6地址是128位编码,即有2的128次方个IP地址”,李星打比方说,IP地址数量之多,可以让地球上每一颗沙子都可以拥有一个IP地址。
除规模变大,下一代互联网也能提供更快、更便捷的服务。吴建平认为,IPv4网络上的宽带更多是一种接入概念上的宽带,并不是真正的宽带,而下一代互联网起点高,强调端到端的高性能,未来两个点之间的宽带至少将达到100MB以上。丰富的IP地址,使得互联网有了无限扩展性。在无线互联时代,用户可以通过各类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上网,更加方便。
吴建平说,现有的互联网,针对目标地址而不看源地址的缺陷,也导致出现垃圾邮件、广告等安全性问题,下一代互联网从体系设计上将更加安全,“不仅要解决一个数据包到哪里去,还要解决从哪里来的问题”。
与“旧网”不能互联互通,“新网”普及受挫
下一代互联网的种种优势,并没有让它很快普及开来,其中的关键是IPv6网与当前占主导的IPv4网不能互联互通——IPv6网用户无法直接访问IPv4网络上的资源,反过来IPv4用户也无法直接访问IPv6网络上的资源。
“这一问题不解决,将制约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应用研究部署。”李星说。
第二代教育网目前的应用范围还局限在高校,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则阻碍重重。没有足够多的用户支撑,IPv6网络的应用开发也不能得到有效开展。当前,IPv6网应用还集中在高校教育资源上,如大学数字博物馆和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升级。
不过吴建平也认为,过渡到下一代互联网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一代互联网要既保持现有互联网的优势,又能解决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新问题。”
下一代互联网有两个最重要的“DNA”,一个是“向下”——能够兼容所有网络和各种电子设备;另一个则是“向上”——始终是为用户应用自下而上开发的技术平台。这两个“DNA”都是现一代互联网所缺乏的。
不过,如何实现两代互联网的过渡并最终实现互联互通,包括推进IPv6网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其技术方向上仍存在争议。
李星认为,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看,解决地址不足问题,或许有三种方案:
第一,继续使用IPv4:给用户分配私有IPv4地址,通过翻译技术共享IPv4公有地址,以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第二,建立IPv4和IPv6的双栈网,但由于IPv4地址耗尽,即便使用双栈,也需要给用户分配私有IPv4地址,通过翻译技术共享IPv4地址;第三是新建纯IPv6网,通过IPv4/IPv6翻译技术,解决IPv4/IPv6的兼容问题,实现与IPv4网络的互联互通。
“第一种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不足问题,第二种方案成本太大,世界上只要有任何一个区域用IPv4协议,你就要保留原有网络,而且最终仍解决不了与IPv6间的切换问题。”李星说。由此看来,第三种建设纯IPv6网络,并与现有网络互联互通,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
李星认为,建设IPv6网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如果不能解决与IPv4网络的互通问题,运营商的积极性不会高,因此建设IPv6网络需要有国家经费的补贴。教育网中IPv6网的运营就得益于国家的补贴。
吴建平认为,当前向IPv6过渡困难很多,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但核心是社会认知与政府的支持,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来推动。
时间表迫近,亟待发力
不仅是中国,全世界在下一代互联网普及路上都走得并不顺畅。
“从全球范围看,IPv6发展至今,其网络规模不到IPv4的1/10,流量只有IPv4的1%。”李星说。与此同时,推动互联网由IPv4版本向IPv6版本演进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共识,很多国家出台推进IPv6网建设的时间表。
困扰IPv4网和IPv6网互联互通的问题,似乎也看到了曙光。李星带领的研究组提出的无状态IPv4/IPv6翻译技术可以解决IPv4地址和海量IPv6地址空间的无状态映射问题,以及不兼容的IPv4协议和IPv6协议的翻译问题。通过在第二代教育网上的运行,证明了其原理和工程上的可行性,这有望解决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世界性难题。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在教育网上的试验,也验证了吴建平研究小组提出的真实源地址认证问题,这一方案为下一代互联网可信与安全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吴建平说,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研究的部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而且教育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现在需要加快IPv6网的过渡,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赢得先机。
毫无疑问,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行业是当前最热门,也是和消费生活最为贴近,最能以技术迅速改变人们生活的科技领域之一。在这个实现了充分竞争的行业中,有人精研技术,有人深耕商业渠道,还有人挟资本快炒技术概念……这造成了IT领域两大现象:技术更新的频率极高;各种各样的技术也让人眼花缭乱,难以判定是真趋势还是假潮流。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和时间表:
2013年年底前,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
2014年至2015年,全面商用部署,开展IPv6 网络大规模部署和商用,逐步停止向新用户和应用分配IPv4地址;
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网络基础设施,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过渡,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大幅缩小数字鸿沟,基本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实现我国互联网的跨越发展。
去年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核心内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在清华大学通过项目验收,在国内率先建成了100个完成升级改造并实现IPv6普遍覆盖的校园网,IPv6用户规模超过200万。这被认为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已经走完第一步,奠定了全国大规模发展的基础。
按照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时间表,今年年底前,将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这也意味着下一代互联网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
下一代互联网:更大、更快、更方便、更安全
在清华大学“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网络安全实验室,记者感受了一把下一代互联网:登录“六维空间”,下载800MB的电影,只花了约120秒,速度达到每秒6.5MB;打开网页,点击便可以看高清直播……
在研究者的口中,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和重要标志。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或者说是新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关键词,其全称是“互联网协议第6版”。当前全球通用的互联网核心协议是IPv4,即“互联网协议第四版”。
“采用IPv6版本的地址协议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在国际上已成共识,IPv6网几乎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的代名词。”“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说。
清华大学这个“IPv6网”是第二代中国教育网的一部分,也是我国2003年启动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国家交换中心。目前,第二代中国教育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网”,也是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核心网和试验场。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李星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300多所高校接入了教育网,超过200万用户,2000个科研单位可以享受体验到下一代互联网。
清华大学领头的这个网络,作为我国大规模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试验平台,其目标直指IP地址枯竭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互联网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2月,全球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1亿,从2011年起基本维持不变。IP地址供求失衡,只能通过多人使用私有IPv4地址,通过翻译技术共享IPv4公网地址上网等方式解决,影响互联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李星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需要新地址,IP不足矛盾将更加突出。
“不同于IPv4采用32位编码,IPv6地址是128位编码,即有2的128次方个IP地址”,李星打比方说,IP地址数量之多,可以让地球上每一颗沙子都可以拥有一个IP地址。
除规模变大,下一代互联网也能提供更快、更便捷的服务。吴建平认为,IPv4网络上的宽带更多是一种接入概念上的宽带,并不是真正的宽带,而下一代互联网起点高,强调端到端的高性能,未来两个点之间的宽带至少将达到100MB以上。丰富的IP地址,使得互联网有了无限扩展性。在无线互联时代,用户可以通过各类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上网,更加方便。
吴建平说,现有的互联网,针对目标地址而不看源地址的缺陷,也导致出现垃圾邮件、广告等安全性问题,下一代互联网从体系设计上将更加安全,“不仅要解决一个数据包到哪里去,还要解决从哪里来的问题”。
与“旧网”不能互联互通,“新网”普及受挫
下一代互联网的种种优势,并没有让它很快普及开来,其中的关键是IPv6网与当前占主导的IPv4网不能互联互通——IPv6网用户无法直接访问IPv4网络上的资源,反过来IPv4用户也无法直接访问IPv6网络上的资源。
“这一问题不解决,将制约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应用研究部署。”李星说。
第二代教育网目前的应用范围还局限在高校,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则阻碍重重。没有足够多的用户支撑,IPv6网络的应用开发也不能得到有效开展。当前,IPv6网应用还集中在高校教育资源上,如大学数字博物馆和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升级。
不过吴建平也认为,过渡到下一代互联网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一代互联网要既保持现有互联网的优势,又能解决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新问题。”
下一代互联网有两个最重要的“DNA”,一个是“向下”——能够兼容所有网络和各种电子设备;另一个则是“向上”——始终是为用户应用自下而上开发的技术平台。这两个“DNA”都是现一代互联网所缺乏的。
不过,如何实现两代互联网的过渡并最终实现互联互通,包括推进IPv6网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其技术方向上仍存在争议。
李星认为,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看,解决地址不足问题,或许有三种方案:
第一,继续使用IPv4:给用户分配私有IPv4地址,通过翻译技术共享IPv4公有地址,以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第二,建立IPv4和IPv6的双栈网,但由于IPv4地址耗尽,即便使用双栈,也需要给用户分配私有IPv4地址,通过翻译技术共享IPv4地址;第三是新建纯IPv6网,通过IPv4/IPv6翻译技术,解决IPv4/IPv6的兼容问题,实现与IPv4网络的互联互通。
“第一种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不足问题,第二种方案成本太大,世界上只要有任何一个区域用IPv4协议,你就要保留原有网络,而且最终仍解决不了与IPv6间的切换问题。”李星说。由此看来,第三种建设纯IPv6网络,并与现有网络互联互通,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
李星认为,建设IPv6网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如果不能解决与IPv4网络的互通问题,运营商的积极性不会高,因此建设IPv6网络需要有国家经费的补贴。教育网中IPv6网的运营就得益于国家的补贴。
吴建平认为,当前向IPv6过渡困难很多,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但核心是社会认知与政府的支持,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来推动。
时间表迫近,亟待发力
不仅是中国,全世界在下一代互联网普及路上都走得并不顺畅。
“从全球范围看,IPv6发展至今,其网络规模不到IPv4的1/10,流量只有IPv4的1%。”李星说。与此同时,推动互联网由IPv4版本向IPv6版本演进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共识,很多国家出台推进IPv6网建设的时间表。
困扰IPv4网和IPv6网互联互通的问题,似乎也看到了曙光。李星带领的研究组提出的无状态IPv4/IPv6翻译技术可以解决IPv4地址和海量IPv6地址空间的无状态映射问题,以及不兼容的IPv4协议和IPv6协议的翻译问题。通过在第二代教育网上的运行,证明了其原理和工程上的可行性,这有望解决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世界性难题。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在教育网上的试验,也验证了吴建平研究小组提出的真实源地址认证问题,这一方案为下一代互联网可信与安全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吴建平说,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研究的部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而且教育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现在需要加快IPv6网的过渡,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赢得先机。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李毅中称多数国家手机采用实名制 我国将借鉴
信息产业的发展为第一要务李毅中在题为“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专题报告中指出,信息产业面临更新换代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发展是第一要务。他说,信息技术在驱动了上一轮技术革命以后,势头始终不减,宽带、无线、智能等网络技术加速更新换代,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已经达到1000万亿次/秒,云计算、量子计算、光子计算等技术加速发展,极有可能推动信息产业实现新的质的飞跃。同时还会带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强劲增长,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他表示,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加快实施“核高基”等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带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关键领域软硬件研制生产、电子元器件品质升级;加快推进三网
今年3G的三大战役值得期待
第一大战役:上海世博为中心的华东之役以世博会的开幕式和五一黄金周为起点的标志,连棉持续五个月之久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今年最先开局和最为精彩的3G大战的第一个主战场。为了筹备此役,三大3G运营商战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从战略战术的方案计划、到网络平台的后勤保障、再到终端应用的新型武器装备提供,包括投入世博战役的全员总动员,各家都拿出了全部的看家本领,这是毫无疑义的。再加上上海地区是我国东部的最发达地区,上海的3G应用也是走在全国最前面的地区之一,上海的运营商综合素质也是各家运营商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上海借助本次世博会的先机获得的3G应用和推进成果,将对各家运营商全面的3G发展和应用推动起到
英特尔胜算个性化互联网时代
到2015年,全球联网计算用户的数量将会再增加10亿,全球将有150亿个嵌入式计算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在即将到来的个性化互联网时代,甚至一个数码相框都会成为计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