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行业今年的发展重点多了新名词:手机电视、电子支付、网络视频……它们原本是电信商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昨天举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主题报告会上,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这样描述新业务的前景:“这是蜕变与新生。”
全新的说法让会场兴奋起来,在往年的会议上,新业务往往只是在最后的几分钟内被一带而过,而昨天它成为除传统的“村村通”业务之外最热的话题。会议结束的时候,有代表小声议论:“我们不单单是做电视台了。”
明天,广电系自主研发的手机电视就要正式亮相,其合作者已经包括90多家厂商,据张海涛介绍,其中还包括了“世界上最大的手持移动终端制造商”。目前,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已经可以承载20多套电视、30多套广播以及各类信息服务。“电信的手机电视能提供个性化服务,而我们更普遍、更大众。”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说。
据了解,现在我国的手持移动显示终端已经超过5亿部,这也是广电和电信运营商都看中手机电视的原因。而广电行业关注的领域还涉及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汽车,张海涛甚至还提到笔记本电脑,“满足更多群众需要,是我们广电部门填补服务空白义不容辞的责任”。
事实上,广电的突破更多是在竞争压力下的被迫反击,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兵临城下,年轻人不看电视只上网已不是新闻,传统的广电用户正在流失。“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张海涛说,竞争迫使广电网络迅速打开产业链条。
广电总局同时提前发布消息,称中国银联和青岛广电机构将在明天宣布合作提供电子支付服务,这种服务的用处是通过电视遥控器完成购物付费和电费、水费、电话费的缴纳。显然,广电的新业务不只局限在电视内容方面。
除了挖掘广电自身的新技术以外,张海涛还鼓励各电视台加入对互联网视频市场的争夺,“要扩大电视内容的影响范围”。
“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而是每一张网上都能跑视频、跑音频,承载更多业务。”张海涛说,这意味着更多广电系的运营上将加入电信、互联网业务的争夺。
为您推荐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