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一场争夺主导权的战争,谁取得了电视机的控制权,便取得了更多的消费市场。
为什么我们做什么,你们就学做什么?”
“你们不就是多了一块触屏而已吗?凭什么比我们小米贵两百块钱呢?”
“据我所知,你们以前是做键盘的吧?现在干嘛凑热闹跑过来要跟小米学做机顶盒呢?”
一个多月前的11月16日,几个身着小米T恤的“米粉”们在深圳雷柏科技(13.10,0.02,0.15%)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雷柏)RATV发布会现场踢场,对其产品提出质疑。甚至有人称感觉雷柏的产品“很没有意思,不好意思放在家里”。
但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小米)CEO雷军[微博]否认这是公司行为,“我很好奇,‘米粉’为什么攻击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公司?小米从来没有这样的衣服。这种做法太低劣,某小公司已经用过。”同时直言:“这样诋毁‘米粉’和小米的炒作模式太无耻。”
雷军此举在网上遭到了“水军”们的猛烈攻击,尤其对雷军称雷柏是“没有人知道的公司”表示极大不解。
有意思的是,就在踢场事件前两天,在小米盒子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已经与搜狐视频、腾讯视频、PPTV、风行等达成了内容合作,但他特别强调其中不包括同样拥有盒子业务的乐视网(18.690,0.17,0.92%)。
而恰恰在同期举办的2012亚太OTTTV峰会上,乐视网副总裁助理王彦峰公开指出,乐视盒子和小米盒子的定位并不相同,版权问题或将成为小米盒子发展的隐患。一个月后,乐视网联合央视播控平台推出自己的3D云视频智能盒子C1。
“口水仗”的出现是因为大家看到了智能电视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座金矿,因而争相进入此领域,欲分一杯羹。如今,智能电视的日益普及激发了消费者对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的消费需求。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宽带接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累计约为6222亿元,2012~2015年两者累计消费是2011年4倍多。
之前,智能电视仅靠着概念炒作吸引消费者,未与消费者的需求真正挂钩。即便做得再高端,Siri语音控制、iCloud云存储、裸眼3D等也要受到广电机顶盒的限制。
这是必须打通的关键环节。盒子的思路正是智能电视与电信合作OTT模式,和电信IPTV一样站在了广电的对立面。广电的出路则是智能数字电视一体机。
更为紧迫的是,市场上出货的基本都是智能电视而非智能数字电视一体机。根据中怡康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智能电视的市场容量有524万台,2012年需求量则将超过1800万台。但这些却并非智能数字电视一体机。创维[微博]集团总裁杨东文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目前创维智能电视销量占其总销售额的比例达到了四成以上。”
这些消费数字显然动了广电部门的奶酪。仅仅发布一周后,小米盒子忽然暂停了全部视频服务,紧接着四天后,它遭遇广电“叫停”。外界猜测是因为它触犯了广电的政策底线,腾讯视频、搜狐视频并不属于广电总局《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下称“181号文件”)文件规定的7家互联网电视牌照企业。华数传媒(13.03,-0.85,-6.12%)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励怡青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华数与小米的合作是基于牌照的合作,目前小米盒子违规,所以合作还在谈。”
然而,在智能电视发展上,这并不是广电的第一次喊停。
广电首触礁
2012年3月9日,北京市的苏小姐由于嫌4M宽带网速慢,便花2100元钱购买了包月的6M宽带服务。然而,钱花出去半年多了,网速却没有快起来。她每次看视频,都得先缓冲5到10分钟,观看5到10分钟后,再缓冲,再看。像苏小姐一样怀疑宽带网速有问题的用户不在少数。
不过,宽带网络服务商却另有说法。一家名为“英联宽带”的业务员强调,因为是帐号绑定宽带,苏小姐等用户购买的宽带都是独享的,不会受别的宽带用户上网的影响,带宽越大,网速越快。他们还建议怀疑网速有问题的用户,可以用网上公开的一些测速试软件去检测网速。
这是2012年10月7日中午,CCTV13《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假宽带真相》节目,直指电信运营商宽带服务缺斤短两等问题。而就在8月和9月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联通[微博](3.57,0.07,2.00%)相继宣布计划集中采购486万台和133万台机顶盒,加速推进IPTV业务发展。由此也折射出广电和电信部门在下一代电视方向上的利益纠葛和战略分歧。
事实上,它们的分歧由来已久。IPTV业务与广电系统推动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存在利益博弈,遭到广电运营商的阻挠。早在2005年底,福建泉州广电就以一纸措施严厉的《通告》叫停上海文广与中国电信正在泉州推广的IPTV业务。而在此后不久的2006年1月10日,浙江广电也发出了类似通告,叫停了浙江省内的IPTV业务。
国内IPTV产业从2005年开始盛起。那时候,随着娱乐消费水平的提高,电视内容日趋丰富,人们不再习惯于被动收看电视。通过IPTV业务,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点播和收看节目,传统电视的“时效性”已然失效,按下遥控器的按键,节目将按照用户自己的需求送来。
电信运营商不约而同地看到了IPTV的潜力,并一直试图获得自己的牌照,然而却没有美梦成真。
希望落空之后,电信运营商没有选择死等牌照,而是开始通过与有牌照的广电机构通过合作的方式曲线进入市场。中国电信和网通与上海文广集团达成合作,在全国数十家城市开始了IPTV试点工作。而江苏电信和新华社江苏分社共同筹备的IPTV项目,甚至撇开了广电企业的参与。
广电和电信部门对IPTV的定位不同直接导致两者的矛盾。广电一直把IPTV定位是数字电视的补充,是数字电视的一块增值业务。而电信部门认为,IPTV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业务,个性化、交互式、开放性是其重要特点,而内容的安全性、合法性则处于次要地位。
广电系统通过发放牌照控制着IPTV,由于政策的壁垒、内容的缺乏以及用户发展的艰难,使得IPTV的商业模式前景难以明确,到2007年发展就几乎停滞,许多内容提供商纷纷倒闭,设备供应商同样因此而陷入到亏损的境地。
2008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表示“鼓励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
而宽带提速无疑为IPTV快速发展奠定了网络基础。201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宽带提速普及工程,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全国力推“光进铜退”计划。早在去年,中国电信已全面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郭浩透露,到2013年,中国电信将使国内城市20M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提升至100%。
IPTV与宽带无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高清视频的发展,高带宽的网络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开始发挥出积极引导效应,IPTV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截至目前,IPTV用户已经达到1974万。中国在2012年一季度也成为全球IPTV用户最多的国家。
非但如此,IPTV依托高速网络加载的应用有很大发展潜力。随着网络扩容,拥有渠道优势的电信运营商若能开发出杀手级应用,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以IPTV为载体,拥有电子支付、远程看护等功能的智能家居市场仍有待挖掘。截至2012年8月底,中国电信拥有8576万户宽带用户,中国联通拥有6198.2万户。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用户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这些现有宽带用户或成为IPTV的潜力用户。
紧箍咒
2009年3月的最后一天,北京亚洲大酒店。
TCL[微博]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李璐邀请两位嘉宾一同按下了启动器,他们身后的幕布也随之落下,此次发布的MITV互联网电视以及自然蓝光电视显露真容。
TCL的MITV实现了把互联网搬上电视的梦想。它拥有独家的“MITV影客下载引擎”,通过路由器联网,配备PC-Link功能,能够让普通电视与电脑组成一个内部家庭局域网。MITV使人们从书房电脑旁又回到客厅,共同体验互联网电视带来的“电影院式震撼”,让电视真正成为家庭娱乐中心,打破家庭成员之间由于MP4、PS3、电脑等产品的娱乐个性化带来的“情感孤岛效应”。
这一年,全球经济放缓,导致人们减少了对旅游、大宗购物的计划,而把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通过对全国主要城市家庭的调查发现,相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对于“通过电视看电影,家人分享高清影片”这种全新的家庭娱乐方式的需求强烈。
国内的彩电企业似乎同时看见了这一片蓝海。2009年3月,互联网电视扎堆上市。创维酷开系列、海信[微博]蓝媒系列、长虹[微博]乐教系列、海尔模卡系列、康佳网睿系列,就连清华同方也闯进这片领地。它们开办平台或者与商业网站合作,通过虚拟专网平台提供互联网电视服务,互联网电视一时风光无限。
不过,互联网电视问题很快显现。互联网电视存在和计算机抢资源的问题。如果宽带带宽只有1M,在玩大型网络游戏的同时看互联网电视,用户们的感受是“很卡很不爽”。而且在内容获取上,互联网电视还处于简单地下载电影、了解资讯等初级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广电系统拥有专门的有线电视网络,掌握着巨大的电视节目资源,彩电企业推出的网络电视可以免费下载内容,那必然会抢夺有线电视的用户。
仅仅风光了5个月,当年8月份广电总局一纸通知“叫停”互联网电视。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让市场的兴奋度降至冰点,给各大互联网电视机生产厂商加上无形的“紧箍咒”。
即便如此,一场产业升级的革命仍在彩电行业打响,企业纷纷表示停产非互联网电视。在创维数码宣布2010年将停产CRT(显像管)电视一个多月后,TCL宣布在中国市场将停产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非互联网电视,长虹也将全面停产32英寸及以上非网络平板电视。而康佳同样有此计划,并将逐步加大互联网电视销售份额,来为非互联网电视的停产做准备。
随着我国网络的发展,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2009年11月底,我国互联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现在我国网民总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域名总数为873万个,CN域名数为398万个。这表明我国不仅具备了使用互联网电视的硬环境,也具备了使用互联网电视的软环境。
2010年,广电总局给出了明确的政策信息。8月,上海文广百视通(16.11,-0.07,-0.43%)、杭州华数、CNTV等在内的7家内容提供商相继获得了互联网电视牌照,而迅雷[微博]、PPS、优酷等民营视频网站则被排除在外,TCL与长虹合资建设的广州欢网也改由杭州华数运营。
在“牌照制”的规范下,彩电企业要生产互联网电视,必须和7家牌照商合作,而为了保证内容的质量,需要与网络视频公司合作。
一个月后,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新媒体运营主体,百视通公司正式启动互联网电视BBTV商用,康佳成为东方传媒集团(下称SMG)百视通首家开展成熟产品运营合作的彩电企业。
通过一根宽带网线,康佳网睿电视机就能实现网络在线点播,播放由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提供的数十万小时的电视节目。如此一来,观众可以“跳过”计算机下载-保存-播出的“网剧”观看传统,也可以不依赖视频网站,直接在电视机上实现接近DVD画质的节目随点随放。这将把计算机通过视频下载和网络视频抢走的观众从计算机前拉回到电视机前。
不过,彩电企业似乎并不知足。即便牌照使用费在不断下降,而互联网电视的售价又比普通电视高出千元左右,但它们试图打破广电设置的内容壁垒,谷歌[微博]TV让其看到了希望。
发力第三方平台
2010年5月19日,谷歌高级产品经理里什·钱德拉在谷歌的I/O大会上发布了与英特尔[微博]、索尼、罗技合作的第一款智能电视——谷歌TV,他当时曾满怀信心地表示,“这种全新的平台,将改变电视的未来”。
谷歌TV建立在谷歌主导开发的Android平台上。通过该平台,用户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节目、观看网站视频,还能欣赏音乐、玩游戏和登录Flickr、Facebook等社交网站。里什·钱德拉甚至豪言,通过与互联网广阔内容的连接,谷歌TV“可以收看100万个频道”。
然而,事实并未如钱德拉所愿。五个月后,罗技推出第一款实体产品Revue不久,美国三大电视台——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全国广播公司(NBC)联合宣布封杀谷歌TV,这意味着用户无法通过Revue收看这三家公司的节目。随后,迪士尼、NBC环球和新闻集团合资的视频网站Hulu也正式宣布抵制谷歌TV。
2011年初,罗技将Revue降价50美元,但这一举措没给Revue带来更多的安装基数,形势还在继续恶化中。7月底,Revue再次大幅降价,罗技还透露该产品退货量已经超过销售量。这标志着谷歌的电视计划遭遇挫折。
不过,相比谷歌TV遭到挫折,2011年,我国智能电视的发展风生水起,甚至被业界称为智能电视元年。除海信2010年推出引入网络内容商店模式的智能电视外,2011年3月底到4月初,TCL、创维、长虹、康佳等彩电企业都推出了基于Android平台或Windows平台的智能电视,三星[微博]与LG电子4月初在上海也推出了各自的“SmartTV”。
TCL助理总裁梁启春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安卓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智能时代要靠上下游企业携手把体验和内容服务做好,做得更丰富,这样才有可能带来一个新的发展,这里面能够产生新的业务模式,必须基于一个开放的平台技术。”智能电视在功能上已经与平板电视和智能手机非常接近,虽然还没有智能手机数十万款的应用软件支撑,但通过电信网络,智能电视不仅可以自由浏览新闻和网络视频,而且拥有数千款包括体感游戏、在线支付等应用软件。
采用开放式平台的智能电视确实对现有的广电内容监管体系构成了挑战。虽然也与国家广电总局认可的互联网电视牌照商合作,但是很多智能电视已经可以直接登录互联网。杨东文曾表示:“广电有关监管条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不能没收消费者购买的智能电视吧?”
广电方面也意识到智能电视带来的威胁,然而却并不如杨东文所料。2011年7月中旬,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一则内部通知,“在没有开放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许可前,各持证网站不得与非法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公司开展合作”。
此轮“叫停令”,国家广电总局再次强调其内容播控权的不可逾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孙新果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智能电视和2009年推出的互联网电视一样并没有绕开广电的监管,它依然有互联网接口,只不过是多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而已。”
作为彩电企业,制造的终端智能电视机如果要推向市场,就必须与牌照商合作,由牌照商提供电视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视频内容若都来自于几家牌照商,那视频的差异化竞争其实不是彩电厂商说了算,而是牌照商的服务说了算”。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指出。由于现阶段牌照商较少,内容并不齐全,今后智能电视的竞争,也可能会沦为牌照商之间的竞争。
被争夺的奶酪
广电系统通过牌照的发送掐住智能电视的发展。为避开电信运营商对内容的干涉,广电于2011年10月扶正互联网电视和机顶盒产业的OTTTV模式后,才不惧谈IPTV,同时在2011年底宣布互联网电视用户量超过IPTV用户量。
2011年,广电总局下发181号文件,对外的口径是改变以往通过叫停规范互联网机顶盒的“单纯监管”方式,转而“鼓励运营”,引导该产业的发展。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郝亚斌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广电总局的181号文件不能说管得不对,但管得不科学。手机、电脑与电视越来越融合,三屏合一了,如果仍以终端来发布牌照,未免有点儿牵强,这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
小米、腾讯、乐视网等IT互联网企业试图用其思维改造电视产业链。事实上,这场冒险由来已久,最早的先烈可以追溯到1999年,微软[微博]耗资数十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力推“维纳斯计划”,“让电视机能上网”,是当时最大的卖点。在中国,为此付出“严重失血”代价的有早年在IPTV上受挫的UT斯达康,以及陈天桥的盛大盒子。
而OTTTV几乎是与IPTV相反的模式。OTTTV也需要通过电信商的管道传输数据,但由于其内容来自第三方——国外如Netflix、Hulu,国内如乐视、爱奇艺[微博]——电信商仅仅充当传输节目包的管道。当然,前提是它也需要与7家互联网电视牌照商达成合作。
但事实上,虽然OTTTV据守未来的方向,要取代IPTV也非易事。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大力搞基础建设,升级网络带宽,并通过“智能手机3G+宽带+IPTV”的方式捆绑推广IPTV。其中又以上海百事通做法最为激进:机顶盒免费,每月开机8次免交月费。百视通2011年年初借壳上市,采用这种推广方法有上市公司拓展业务的压力,却直接影响到了有线电视公司的收入,两者正面竞争。
虽然“假宽带”尚有争议,但升级后的宽带理论上为IPTV传输视频内容提供了更便捷的管道,为其发展进行造势。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620万台机顶盒采购计划来看,电信运营商准备积攒力量加速发展。
在IPTV产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信运营商主要面临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不断进行的有线行业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工作的外部竞争,以及诸多家电厂商及互联网企业力推的互联网电视、OTTTV、智能电视产品等内部竞争。面对智能化趋势,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蒋力说:“中国电信的应对策略是,围绕通信接入、娱乐休闲、极致体验这三个角度,搭建‘云、光、端’的家庭业务架构。”
与此同时,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厂商重金投入,通过打击盗版解决了视频正版化问题。以优酷为例,如在电视剧方面,截止到2012年1月,优酷电视剧总数量超过6万集;电影方面,优酷已先后与迪士尼、华纳、20世纪福斯、狮门等多家电影制作公司签约,积累了众多影视公司合作资源及版权。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未来几年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网络运营商将在通信、互联网与电视传输业务市场相互开放和渗透。这意味着内容方与渠道方将互相依存。同时,视频网站与广电不断增加的网台合作关系,视频网站与运营商的联盟也表明,市场竞争正越发错综复杂,竞合成为行业主流。
这是一场争夺主导权的战争,谁取得了控制权,便取得了更多的消费市场。不过,无论争夺如何激烈,受益的是用户,用户用遥控器即可实现电视消费。智能电视将升级为家庭娱乐和服务的集成终端。而这,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责任编辑: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