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

2012-12-24 10:49:43来源:电子设计工程 热度:

  如今,数字化时代全面到来,三网融合成为相关行业关注的焦点,它给传统的电信体制、广播电视体制、计算机网络体制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传统的行业分类将逐渐被新的行业分类所替代,出现了内容提供商、接入服务商、业务集成商、传输介质提供商等,信息产业领域需要重组整合,传统产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行重组整合。三网融合是发展方向,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我国已制定三网融合的时间表,三网融合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顺利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生存,主动与三网融合对接?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通俗地可以这样来描述三网融合:“市民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如果你手机随身,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发短信,还能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等等;如果你在家,打开电视机,你不仅能够看丰富的电视节目,还能用电视机上网浏览新闻,或者在线播放互联网上的视频;打开电脑,也不仅仅是上网,通过网络看电视、打电话都不是什么难事。”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中国三网融合工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2010年至2012年为试点阶段,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为重点,制定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升级改造,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基本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为推广阶段,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1.三网融合给广播电视带来新的机遇

    三网融合以后广播电视的优势也很明显,其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节目内容制作能力、播出以及信号传输技术是绝对优势。这么多年的节目制作和信号传输使得广播电视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及相对低廉的服务资源,最为宝贵的是拥有人才优势,即一大批专业的制作团队。因此,综合考虑,三网融合以后广播电视依然面临诸多机会。

    其一,电视在全国的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4.61%,其广泛的影响力是目前的网络等媒体无法比拟的。而且由于技术的发展,电视的影响力在短期内还有可能继续扩大。电视的“广”将一直是其广告价值实现的重要筹码。

    其二,电视只要在对待新媒体的问题上采取正确策略,完全有可能将新媒体的发展力量为己所用,从而在整体竞争中占据主动。通过内容优势整合媒体资源,主动实现与新媒体的互融,并在新媒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要占据后电视时代制高点的关键。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和创造内容,新闻、知识、娱乐信息海量呈现,受众面对的是过度泛滥的信息。而作为专业内容生产者的电视优势在于,能提供有效的内容整合及信息解读的专业服务。以专业精神制造受众需要的内容,这将是抓住受众注意力的法宝。抓住了受众注意力,也就抓住了消费者,抓住了广告主最重视的资源。因此,电视经营应将内容生产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其三,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自身也会加入更多的互动成分,并带有更多新媒体时代的个性化和体验式特征。数字化以后的荧屏呈现出交互应用的特点,人机之间、消费者与商家、电视台与有线电视运营商、内容提供方与受众,都能通过数字图文多媒体电视形态,实现关联应用。

    其四,数字电视的出现给传统电视转型带来了极佳机会。数字电视只是在传统模拟电视基础上的技术更新,但这个更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按照国家广电发展规划,我国在2015年全面停播模拟电视。也就是说在以后的若干年间数字电视将是发展的重点。而时下最受关注的IPTV(网络电视)最大的吸引点就是可以实现互动,这也应该是数字电视以后应该重点考虑的方向。借助数字电视的普及推广,传统电视从内容制作、信号传播以及营销策略上都将有质的变化,彻底改变过去单位体制的工作方式,真正走上市场运作的道路。
 

    2.三网融合给广播电视带来的挑战

    有融合就会有竞争,就会有利益交叉。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不仅有体制上的因素,还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上的竞争。在庆幸三网融合局面即将来临的同时,电视工作者也感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原本在传统媒体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的广播电视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新的增长点。目前分析,三网融合给广播电视带来的挑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市场的挑战。传统广播电视多属于事业单位,受体制影响,这些年一直没能真正进人市场。平时受各种政策的保护较多,在大规模融资投资、大的市场运作以及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断的执行力上要比大型企业和集团逊色不少,在未来的竞争中广播电视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转变观念,确立良好的市场竞争观念,这样才能保证未来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基础。

    (2)来自播出方式的挑战。传统广播电视采取的是单向播出,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内容,没有办法实现双向互动。而基于互联网基础的新媒体就比较开放灵活,可以实现互动交流、甚至可以做到点对点沟通,并且能够向企业、个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在过去的几年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广告收入上取得了强劲的增长,其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传统媒体的增速。一份摩根斯坦利关于中国媒体的报告称,中国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速惊人。互联网广告增速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报告指出,当像报纸和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增长速度维持在每年百分之十几时,过去5年中,互联网广告收入的增速平均高达60%。搜狐和新浪网站两者广告收入总和,5年前还只是央视广告收入的5%,5年后已经增长到了央视广告收入的20%。



3.广播电视如何应对三网融合

    3.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无疑将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一个拐点。

    借助三网融合,我国广播电视将在传统广播电视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提档升级,进入到新一代广播电视发展时期。而要完成这个目标,我国广播电视有必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变革一转换人才观。与电信相比,人才无疑是广播电视的软肋,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树立一种新的人才观。在已往的人才观里,我们素来是“为我所有”才谈得上“为我所用”。有鉴于此,我国广播电视有必要树立一种全新的人才观: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要拘泥于人才是否为我们所有,只要为我们所用,为我们出力其实也就够了。从这种全新的人才观出发,今后我国广播电视在人才使用上应讲求人才服务方式的灵活多变。比如要树立新的竞争合作观,以前我们在与同行同业竞争时都是强调同行是冤家,把竞争看作有你没我,你死我活。孰不知,有时候蛋糕是可以做大的,同行同业之间完全可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通过做大蛋糕实现双赢。在这方面,好莱坞堪称典型:好莱坞之所以能独步天下,就在于它善于团结、吸纳一切有利因素(甚至包括对立因素),大家竞争合作,达成双赢;再比如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要四处出击,片面追求“大而全”。其实在三网融合时代,“大而全”不如“小而强”,我国广播电视应该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内容生产),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3.2 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

    我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已有多年,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发展也较为迅猛,有些城市甚至已经完成了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整体转型。三网融合将成为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助推剂,它将推动我国广播电视彻底实现数字化,并且实现数字化生存。换言之,数字化将不仅仅是我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而且将成为我国广播电视的生存方式。

    对于这一点,有些广播电视人显然还认识不足。如仅仅把数字化局限在制播设备的数字化、观众接受设备的数字化方面。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给出了数字化生存的四个特质: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具体到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生存将以什么样的呈现,我们需为此做好准备。如怎么样更好地“以人为本”,这将是我国广播电视需要深思的紧迫课题:在三网融合时代,反馈互动将成为必需,差异化的量身定做将成为常态,受众与广播电视之间的地位将更加平等。

    3.3 开拓创新,主动对接

    尽管国家对于在三网融合的时间表中给我们广播电视设置了一个缓冲期,从现在起到2015年我国只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做试点。这个缓冲期有5年时间,看似比较长,但对于我国广播电视来说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将这些需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排序的话,以下三件事早已刻不容缓。

    一要加快产业整合步伐。我国广播电视的现状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如有线电视网处于互联互不通时代,到目前为止都没形成一张全国统一的广电网。三网融合时代的本质就是融合,如果我们广播电视内部都没有整合到一块,那拿什么跟人家电信去竞争。所以当务之急,我国广播电视就是要整合成一张全国统一的广电网。此外各家电视台之间也要加强协作,结成战略联盟(如湖南卫视和青海卫视的合作)。在把握主导权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与某些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进行整合,以期优势互补,存量换增量。

    二要加强品牌建设。三网融合时代将会带来广播电视节目的倍增,在海量的收视内容面前,维持受众忠诚度得靠品牌。品牌可以说是三网融合时代我国广播电视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软实力。在内容制作、播出方面,广播电视早已摸爬滚打多年,涌现了不少的品牌频道、品牌栏目、品牌主持人。广播电视要想在三网融合时代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得用好这些品牌,让品牌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当然,推陈出新也必不可少,在利用好现有品牌的同时,还得继续创造更多的新品牌。

    三要加大创新力度。三网融合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我国广播电视要想在三网融合中大有作为,还得通过创新凝聚力量。如通过技术创新,制定各种新媒体视频传播的标准,为广播电视占领新媒体扫清技术障碍;如通过内容创新,催生新的内容形态,为广播电视的跨媒介传播提供足够的内容支持。

    三网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今天,电信和广电部门的主要业务都正在迅速转移到互联网上,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数据业务运营在互联网上,使互联网成为电信行业的基础网络。网络电视台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信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国内外三网融合的实践经验表明,三网融合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和演进的过程,虽然融合之路艰辛曲折,但目标清晰明确,人们期盼的三网融合终将实现。

 

责任编辑:鲍莞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