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囿于利益分配遭遇瓶颈期

2012-11-23 08:25:00来源:通信世界网 热度: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文,同意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由财政部出资,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启动资金40亿元人民币。按照规划,公司成立后将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为统一的市场主体,并赋予其宽带网络运营等业务资质,成为三网融合的推进主体。
 
文件将陆续下发到各省广电系统,这标志着被誉为第四运营商的国家广电网络公司成立工作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但该批复函中并未明确是否允许电信运营商入股,具体组建细节和领导班子也仍未确定,这可能直接决定了公司是否有望于年内挂牌。从2010年开始制定方案,到2012年才渐露雏形,国网的这两年走的极为不易。
 
那么,国网成立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步入坦途?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时间点,二是启动资金。
 
在电信行业资深分析师付亮看来,2012年已经是国网成立的最后期限,虽然仍不明确未来具体整合方案细节,但国网先挂牌,已经是时间节点上不得不做的动作。
 
至于资金,在2010年最早的方案当中,对国网的投资曾有过1000亿元、800亿元的规划,但在最终方案中这个数字变为启动资金40亿元。付亮分析,国网后期整合的不确定性,是投资金额一再缩水、不敢贸然投巨资的原因。
 
很有可能国网的成立只是应景,而非说明三网融合实质性进展。
 
“国网”的家底有点薄
 
按照国务院在2010年提出的三网融合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要完成广电与电信的双向进入,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十二五”末全面实现三网融合。由此看来,2012年是实现广电与电信双向进入的关键一年,更是三网融合的关键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国务院宣布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后,国家级有线网络公司的成立就被立即提上日程。201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表态,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名称已经初步确定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该公司将作为广电系统的市场主体参与三网融合的工作。
 
2011年年初,国网组建草案再一次送往相关部门审核,而又被打回重新修改。原因在于国家财政很难一次性给予千亿元巨额资金,仅能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同年7月,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确定下一阶段试点推广方案,知情人透露“国网”有望在同年9月实现挂牌。2011年底,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称,将在2012年底实现一省一网,同时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国网”挂牌再一次搁浅。
 
直到今年10月25日,国务院终于批准了广电总局上报的国网组建方案,而启动资金则被缩减为40亿。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微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0亿的资金绝不足以帮助国网在激烈竞争中成长与生存。
 
倘若再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注册资金相比,国网显得更是可怜。
 
记者查阅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最初注册资本1580亿元。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电信营业额达2449.43亿元,净利润164.4亿元,宽带用户总数7681万户,移动用户数为1.2925亿。
 
中国移动最初注册资本518亿元,2011年总营收5280亿元,净利润1259亿元,移动用户数6.5544亿。
 
中国联通注册资本19.4亿元,2009年7月与中国网通进行合并。截至2011年,中国联通收入2091.7亿元,净利42.3亿元,宽带用户总数达到5553万户,移动用户数2.0289亿。
 
“政府给予国网的启动资金,要整合30多个地方有线,显得有些单薄。”这不只是项立刚一人的观点。北京邮电大学[微博]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亦表示,“国网”想要成为第四大运营商还没有做好市场化准备。
 
倘若以建立国网来判断三网融合真正来了,着实勉强。“只是时间点上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而已,况且下发资金并不乐观。”
 
三网融合离人们还有点远
 
“自从2008年开始三网融合以来,已经经历了五个年头。五年来,电信的IPTV如火如荼,高奏凯歌,长驱直入。广电网台之间积怨成仇,兵戎相见。对等开放几乎成为一纸空文。”北京歌华有线(6.39,-0.12,-1.84%)电视网络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罗小布颇有感触地说道。甚至在很多业内人士眼里,三网融合早就被冠上了“无疾而终”的标签。
 
1998年,三网融合的概念首次在国内被提出,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计划。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
 
按照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工作的阶段要求,三网融合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2010年至2012年为试点阶段,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为重点,制定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升级改造,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初步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格局。2013年至2015年为推广阶段,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市等12座城市。之后,与三网融合相关的产业园和研究院纷纷在试点地区上马。
 
2012年元月,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城市名单姗姗来迟,天津、重庆、石家庄、西安在内的42个地区(城市)入围。
 
每次名单公布都引来“三网融合来了”的呼声。而今,眼看三网融合第一阶段试点渐入尾声,试点情况是否顺利?
 
在“2012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形势报告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透露,目前三网融合快速推进,截至9月底,工信部已向12个试点城市的广电企业发放了业务许可。据了解,目前天威视讯(10.20,-0.10,-0.97%)、电广传媒(9.00,-0.07,-0.77%)、歌华有线先后发布公告。
 
与此同时,广电总局正式发文批复同意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和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3项业务的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三网融合试点选在石景山区,并选定瑞达大厦作为试点场所。其中,区政府出一部分补助资金,四大运营商(歌华、联通、移动、电信)自行出资进场搭建网络平台,其他欠缺资金则由设备厂商垫资。
 
北京市石景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周西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瑞达在去年三网融合和物联网的产业规模达到100多个亿,这只是商业应用,社会效益有一定的显现,但客观来说还不是特别明显,没能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
 
至于目前试点情况如何,周连说:“众所周知,还需要时间。”
 
对于电信和广电的双向进入,罗小布表现的极为悲观。在他观察来看,只能说有了破冰的迹象,但能不能破得了还要单说。“即便是工信部批准了有线开展互联网业务,也不能视为开放,更不可能‘对等’。”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年因为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联通,联不通”、“铁通,铁定不通”的典故。
 
他认为,联通、电信、移动三个同城兄弟还同室操戈,怎么会对进城打工的“广电网络”手下留情呢?
 
从1998年首次在国内被提及,再到2012年第一阶段试点结束,三网融合仍然没有走进人们的生活。究竟三网融合难在了哪?
 
三网融合推进卡在体制
 
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马继华从始至终都唱衰中国的三网融合,他认为三网融合很可能无疾而终。
 
在他看来,三网融合是当前中国信息产业中仅次于物联网的热点,而三网融合的试点争夺也曾经引起全国各地方的明争暗斗,但和几乎所有中国产业一样,一窝蜂之后在尘埃落定的同时会迎来“热寂”,仿佛整个宇宙都消失了。
 
他认为,难点无非是“利益”二字。三网融合涉及到广电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冲突,而广电内部和电信内部也有小矛盾,如此冲突加矛盾,等于是难上加难,想和气生财确实不易。
 
此外,三网融合还触动了某些利益团体的奶酪。而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中,不管是广电运营商和还是电信运营商,都全无生存压力和变革的决心,所以,都会在力保城门不失的前提下发展,破釜沉舟的革命性进程不会出现,犹犹豫豫讨价还价的三网融合注定是稳重有余冲劲不足。
 
“三网融合就是让老百姓不用区分什么是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网,一个网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如果是三条线,那就应该是功能各有所长的三条类似的线。共享一根光纤的线,然后到家里是分成广电线、电话线和宽带线。”马继华如是说。
 
无独有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内著名电信专家阚凯力表示,三网融合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多年,文件也发了许多,但始终无法推进下去,原因不在于技术、需求和市场,最大的障碍就是体制问题。
 
在他看来,在利益归属上,电信系与广电系分属不同部门。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基于整合资源所消耗的管理成本、维系成本以及安全运营成本等的提高,部门之间因为利益之争,互不相让、难以协调,这成为三网融合最大的障碍。
 
除此而外,周西松的态度同样悲观。在他看来,目前三网融合正处在瓶颈期,面临的不是技术障碍,更多的是市场机制问题。“很多内容需要重新梳理和整合,市场利益亟待重新分配,就导致地方试点无论是从产业分布还是推广应用方面,都面临很大的阻力。真正成功的案例现在少之又少。”
 
至于三网融合的前景,包括阚凯力在内的多位业内专家都表示担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网络内部实现整合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但在我国因为体制等方面的阻碍,致使三网融合难以有效推进。他感慨道,“如果今后体制问题不解决,三网融合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像我国2005年的基于VOIP的网络电话试点一样,最后不了了之。”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