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自省是中国电影夺回市场的起点

2012-11-13 08:52:11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星文热度:
  十八大之后,我们要增强电影的创造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电影生产力,多生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既有市场、又有思想的优秀影片。

  昨天下午,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中外记者招待会。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会上说,今年1-10月,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了132.72亿人民币,比去年增长了40%。但是,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只有41.4%,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多年来国产影片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局面受到了动摇,中国电影的市场压力非常大。造成这一现状的客观原因是增加了进口影片带来的市场冲击,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国产影片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提升。

  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美国片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新增加进口片多数是以视觉轰炸为主的IMAX和3D电影,国产片面临的竞争压力倍增。而分成比例的提高,则使得好莱坞片商更加看重中国市场,在剧情设置上添加中国元素,在宣传营销上向中国市场倾斜。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和改变了票房格局:前10月国产片的市场份额退居四成,而在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仅有《画皮2》一部国产片位列第二,其余九部全是好莱坞大片。

  以电影观赏性而论,不独是中国电影,美国之外的电影跟好莱坞大片比都处于下风。美国电影的深厚传统和工业水平,好莱坞创作者的想象力和技术能力,好莱坞明星在世界范围内的票房号召力,都是其他地区的电影不能比拟的。因为电影制作水平领先,好莱坞对世界范围内的优秀电影人才有着强劲的吸附力。而在聚合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各类专业人才之后,好莱坞电影更显强大。这样的人才流向和竞争格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中国电影想在全球流行的视觉特效型大片上正面对抗好莱坞是不可能的。在WTO相关条款生效、电影市场城门洞开之后,被好莱坞大片冲得七零八落是可以预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有被动挨打、拱手让出市场的份儿。以常识而论,中国电影即使不能以视觉“硬通货”在国外市场上成为主流,起码也可以凭着本土文化特色和对中国观众心理的把握而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占据主导。原先一年有20部进口分账大片时,国产片一般都能取得六成左右票房。现在进口片的数量增加了,国产片想要保持原先的市场份额,就需要提高自身质量,增加竞争力。问题是,以近年来国产片的整体面貌看,产量逐年增加,质量却不进反退。

  著名作家、编剧陆天明近日在《解放日报》发表长文,说“中国电影缺少本土的生活实感”,急需进行理智的反省和整理。究其原因,他认为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电影带有某种“行政行为”的色彩,即使不能获得好的经济回报和艺术反响也并不在意,催生了很多差片;另一方面是某些人在纯商业动机的操纵下,制造了很多毫无思想内涵和艺术品位的商业烂片。应该说,上述分析直指要害,中国每年出产的800部影片中,只有不到200部能进入院线放映,大多数影片因为质量平庸而不能与观众见面。即使是大银幕上放映的影片,要么停留在古代的刀光剑影中,要么沉浸在当代的低俗调笑中,重感官刺激,轻精神内涵,普遍缺少真切的现实观察和真挚的感情书写。如果中国电影长期处在这样的创作生态中,观众的流失怕是不可避免。

  电影票房是靠观众用一张张票根累积起来的,电影不好就会赶跑观众,这一点无可取巧。只有摒弃过重的行政色彩和过浓的投机心理,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才能拍出好电影。田进表示,“十八大之后,我们要增强电影的创造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电影生产力,多生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既有市场、又有思想的优秀影片。”希望这一点成为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共识,中国电影的盛世早日到来。

责任编辑:敖瑞

为您推荐

智能家居可助运营商夺回智能手机市场控制权

像AT&T那样的运营商们已在智能手机争夺战中失去了控制权,但是在操作系统厂商反应过来之前,智能家居或许能帮助它们夺回这个市场的控制权。最近一段时间,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主要围绕着苹果、谷歌和微软之间的竞争而展开。这三家科技巨头已经相继吞并了摩托罗拉、诺基亚和黑莓(前身为RIM),其实还有一类公司也在智能手机崛起的过程中没落了,它们就是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