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华有线罗小布:为何有线三网融合越搞越糊涂

2012-10-23 08:03:39来源:中广互联 作者:罗小布热度:

自从2008年开始"三网融合"以来,已经经历了五个年头。五年来,电信的IPTV如火如荼,高奏凯歌,长驱直入。广电网台之间积怨成仇,兵戎相见。"对等开放",一纸空文,几乎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骗局。即便是工信部批准了有线开展互联网业务,也不能视为开放,更不可能"对等"!电信历史上(邮电部时代和信息产业部时代)"联通,联不通"的故事和"铁通,铁定不通"的故事,至今还在当年网通和电信中传颂。联通、电信、移动三个工信部"城里"的同门兄弟之间还有"剪刀差",时常同室操戈、恶拳相向,甚至痛下黑手;互联互通局已经演绎成是"互捏互掐局"。刚刚"进城"打工的"有线农民",无论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上,还是在IP电话的互联互通上,会有好下场或者所谓的"平等待遇"?恐怕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总之,有线已经身处绝境,不得不重新"反思""三网融合"。这里的"反思"是哲学的动词,与此成对的是"追问"。哲学的"追问与反思"是强调一切预设的前提都要接受理性的质疑与挑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哲学不要求人们信仰它,而只要人们检验疑团。面对有线网络现状,笔者充满了疑虑,故借用"哲学,折口之学也",对有线"三网融合"的若干问题,予以反思或思考。
 

  有线的"三网融合"有内涵和外延吗?
 
  "三网融合"的内涵是指"三网融合"这个词的基本含义,外延是指"三网融合"所代表的事物。对于运营商而言,"三网融合"内涵就是固网、移动网和互联网。外延就是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全业务应用。对电信而言,电视只是为了满足其"三网融合"外延的需要。对有线而言,没有互联网出口,没有移动网,语音业务通过号码段和互联局被电信封锁,专网数据业务也被层层设置障碍,……;因此,有线的"三网融合"既缺失内涵,又缺失外延。
 
  中国的"三网融合"科学吗?
 
  众所周知,科学的基础是经验,也就是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从事科学探索。中国的"三网融合"的经验是美国的"三网融合",美国"三网融合"的核心是放开价格和自由竞争,还配套了许多约束运营商的法规,如1995年的《录音制品数字化表演权法案》,1996年《电信法案》,2000年的《数字千禧年版权法案》。在中国的"三网融合"中,电信可以放开价格和自由竞争,如捆绑宽带送IPTV,而有线却受到严格的价格管制。电信的互联网没有类似于美国《数字千禧年版权法案》的约束,而对有线的管理却大大超过美国《数字千禧年版权法案》等法案的要求。因此,美国"三网融合"经验对电信是可取的,电信可以称之为科学的"三网融合"。哲学贵在反省科学的基础,质疑和反省经验的可能性。由于有线无法或不允许借鉴美国的经验,因此,有线的"三网融合"根本就没有科学的基础,笔者认为属于伪命题或伪科学范畴。
 
  为什么有线"三网融合"会把有线自己越搞越糊涂?
 
  站在哲学的观点,糊涂是不懂哲学造成的。也许同仁们会问"用哲学就聪明了?",哲学的有用性恰恰是该问题的命题转换,即"有线自己要怎么用哲学?",其命题的核心是"有线是哪种类型的人?"或者"有线决定要做哪种类型的人?"。NGB想让有线成为比电信还要"牛气"的运营商,结果不仅是有线碰一鼻子灰,自讨没趣;而且NGB一会儿在"雾"里,一会儿在"云"里,越搞越糊涂。有线想开拓一下或创新一下,外部还没有遇到阻击,内部已经开始"严打"。之所以糊涂,是因为有线(包括NGB)把自己定位在对有线而言根本不成立的"三网融合"内涵上,而不是成为"三网融合"外延的一分子,也就是成为电视媒体之一(注明:不是媒介之一)、成为互联网的ICP之一、成为移动的SP和ICP之一……。"三网融合"对电信而言,是"难得糊涂";对有线而言,是"难得聪明"。
 
  有线网络应该在"三网融合"中吗?
 
  这是一个哲学中"存在的真相"命题。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提出"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哲学第一命题。今天要问的是:"三网融合"由什么构成的?"三网融合"中需要有线吗?有线在"三网融合"中有存在的意义吗?首先,有线和电信都是国家的,只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事情,犯不着挑起"同室操戈"。其次,CNTV和电视台帮助电信实现了IPTV,也就是实现了电信的"三网融合",有无有线或电信对有线开放不开放已经没有意义。笔者站在哲学第一命题角度,不禁要问:对国家而言,"三网融合"还需要有线吗?"三网融合"对有线真的有意义吗?即便是大家有梦想的"意义",这个"意义"真的存在吗?例如互联网。更为严峻的问题是,有线网络存在的基础就是帮助电视台传输节目,现在有线网络与电视台反目为仇,而且电视台可以不依赖于有线网络,那么有线网络赖以生存的基础还在吗?如果电视台这个有线生存的基础不存在或未来将不存在,有线该当何处?有线不得不面对是向媒体转型(上山打游击)、还是俯首就擒、还是"投靠皇军,当伪军"(向电信投诚)等命题的选择。
 
  有线到底对"三网融合"了解多少?
 
  是不是又是一个"想当然"地了解?付费电视就是有线"想当然"了解的典型案例。有线之所以声称美国有付费电视,实际上是来源付费电视英文的直译,美国所谓"付费电视"其实是对应中国有线电视维护费的基本业务,而在美国扩展付费业务包中,每个频道价格只有基础业务平均频道价格的15%。由于广电近乎完全不了解付费电视,不仅导致中国的有线付费电视频道供应商掉进了万丈悬崖,也使有线自己坠入了苦海深渊。有线的"三网融合"或许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因为既无法采用自然科学方式(或经验论的方式)通过实际感观取得经验,也无法通过严密逻辑(或理性论方式)来推导,因为在推理或逻辑演绎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前提不成立。或许最为现实的方式就是采取怀疑论,即"有线对于‘三网融合’,其实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在笔者看来,可以采用哲学的知识来证明,即:如果假定有线的"三网融合"不成立,而且有足够的理由证明其不成立;那么,有线的"三网融合"就是不成立。
 
  有线的出路一定是"三网融合"吗?
 
  在笔者看来,有线渴望"三网融合"是生存或活命的本能反应,如同一个其貌不扬的穷小子渴望成为"高富帅","王子迎娶灰姑娘"在现实中凤毛麟角,往往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故事。在哲学上有三种理论来解释心灵问题。第一种是心物二元论,即心灵和物质都是并存的独立实体;有线"三网融合"的愿望和实际的物质条件之间相差甚远。第二种理论是唯心论,即心灵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而且仅有心灵是真实存在。如果可以证明有线的"三网融合"根本无法实现,那么目前心态就是一种唯心主义遐想。第三种是唯物论,即心灵不是实体,而是物质的作用或功能。有线"三网融合"现实根本无法与有线目前"三网融合"心态结合起来。按照笛卡尔观点,心物可以直接产生互动;也就是有线只是有"心",还没有找到对应的"物"。因此,有线应该寻找与自己的"心"相应的"物",这个"物"是否是"三网融合"其实并不重要。有线只有心物和谐与同步才能有出路或幸福(取自哲学家莱布尼茨的观点)。
 
  有线在"三网融合"中能决定什么?
 
  "三网融合"对电信而言,是科学的,因为符合作为科学基础的因果律,而对有线而言,也符合因果律,只是没有好结果。因此,在目前的"三网融合"框架中有线什么也决定不了。解决之道,就是换一个不同于"三网融合"的"域",在这个"域"中,同样符合因果律,但是有线有好结果。笔者认为"OTT"就是有线一个换"域"的有益尝试,或者说是哲学上思变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有线在"三网融合"中道德吗? 按照"三网融合"要求,有线要首先实现数字化,笔者的问题不是怀疑有线数字化对不对,而是在实现数字化的过程中道德吗?道德标准往往是普世的,也就是中西方差不多。按照"十二五"规划的道德标准就是提高公民的净福利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与美国《连接美国:国家宽带计划》相似)。电信的"三网融合"提高了带宽、降低了资费,符合道德标准。有线却是名义上增加了内容,实际上让百姓多付费或涨价,凭心而论,不能算是一种道德的行为。也许有线会说"我们是为了丰富百姓生活而采取的行为,绝无恶意"。在哲学上,这种说法属于"义务论",即出于善的目的行为都是道德的。而现实中,被社会公认的却是哲学的另一种观点,即"结果论",也就是要判断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看行为结果的好坏。道德哲学的核心命题是幸福,也就是不道德行为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即便是按照有线现行许多政策使得有线"三网融合"获得成功,既难以有幸福感,恐怕也难以持久。
 
  有线目前的"三网融合"是否正义?
 
  在中外战争史上,只有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以弱势打败过强势的敌人。弱势打败强势的秘诀就是战争的正义性,也就是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参见,1936年,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线相对于电信实在是太弱势,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要想赢得"三网融合"就必须从正义性入手。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正义就是每个人得到其应得的部分";当年,土改或打土豪分田地就是毛泽东实现战争正义性的方式之一。站在哲学观点,正义有三种,第一种是矫正正义,也就是将不正义的情况,用惩罚等手段加以矫正。直播卫星抢占有线市场,IPTV对有线的冲击,都是对有线数字化中欺压百姓政策的矫正。第二种是分配正义,也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利益或负担公平地分给团体的成员。有线搞什么高档人群的付费电视,就是没有将公共的频率资源公平地分配给百姓,特别更需要电视的弱势群体。第三种是程序正义,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纯粹的程序正义,是指在不知事物的结果时,用一个符合公平的程序来处理;如每家一个机顶盒。第二种情况是不纯粹的程序正义,在已知事物和程序的结果时,同意用公平的方式来处理。如果说有线发机顶盒程序还算公平,第二端收费、节目不增加反而涨价,把电视变成有钱人的电视就不公平。正是有线目前在"三网融合"中缺少正义性,才导致有线举步维艰;毛泽东同志早就预言过和实践过,非正义的战争或竞争,注定要失败。
 
  有线的"三网融合"受人欢迎吗?
 
  也就是有线开展"三网融合"能感动用户吗?哲学的观点是,只要创造美感,才能实现感动。按照康德观点,美感是一种没有利害关系的美好体验。有线在数字化中确实创造了许多美好的体验,特别是高清交互电视。但忽略了康德所言"美好体验"的前提,这就是"没有利害"关系。一系列糟糕的数字化政策,使得有线与用户矛盾加剧,因此就难以创造美感。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和谐是美客观的基础。有线与百姓的关系不和谐,再好的高清交互电视也难以感动用户。
 
  互联网业务能拯救有线吗?
 
  有线指望互联网拯救自己,开始就犯了逻辑错误。在这个命题中,小前提是有线获得互联网的公平待遇,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是空中楼阁。这个命题的大前提是互联网能够拯救有线,有线体制束缚严重、网络七零八落、技术系统残缺、人才匮乏、市场意识淡薄、服务观念落后……,起码现在多数有线网络公司大前提不成立;甚至外面硝烟四起、喊杀震天,自己还在优哉游哉,既无所事事,又无事所思。按照逻辑学上论证三段论要求(也是哲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只有大前提和小前提同时成立,结论才是真的,也就是"拯救自己"才成立。 哲学又称之为走出迷宫的学科,有线不仅身陷困境,而且在迷宫中徘徊。笔者此文的目的旨在抛砖引玉,建议同仁们用哲学的方法尝试一下,看能否破解有线发展的难题。由于笔者水平实在有限,无法给出确切答案,殷切希望同仁们给予赐教。

责任编辑:秦蒙蒙

为您推荐

歌华有线收到补助专项资金4000万

歌华有线(600037)公告称,公司现收到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拔付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补助专项资金4000万元。公司将此笔款项记入“递延收益”科目,按机顶盒预计使用寿命5年进行摊销,本

三网融合 谁来“融”谁?

国家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的消息刚刚发布不久,昨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高调推出旗下的新媒体全息跨界平台——独立域名网站“中国时刻”(S1979.COM),表示要打造“三网合一、破频传播”的创新传播组合,这无疑开了一个好头。然而,“三网融合”并非将三股线揉成一股线那般简单,尤其是随着网络融合度的不断提升,产业间的利益层次将更为复杂,各广电集团、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紧锣密鼓地展开布局动作……动向:“深圳广电”打造创新传播组合“推出‘中国时刻’我们筹备了近一年的时间,之前进行了试运行。”深圳广电

歌华有线:“三网融合”中占据先发优势“强烈推荐”级

简要内容:公司通过免费发放高清交互机顶盒方式快速占领市场,在“三网融合”竞争中将占据先发优势,并为公司后续经营模式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在国内,目前“交互点播”特别是“高清交互点播”极具市场发展潜力,这可以从深圳天威和杭州华数找到答案。【歌华有线(600037)研究报告内容摘要】事件:歌华公告获得北京市政府1.26亿的专项资金,按照市政府承担35%的比例专项用于已完成免费发放的第一批30万高清交互机顶盒补贴,每台补贴420元(可推算出第一批高清交互机顶盒成本1200元/台),在5年的摊销期内每年增加补贴收入0.25亿元。点评:1、我们分析认为公司虽采取免费方式发放高清交互机顶盒,但实际承担的资本开

歌华有线助推首都市民梦想变现实

歌华有线自2009年9月份开始进行高清交互业务工作以来,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其中所开发出来的几项业务值得业内外人士借鉴与学习。数字电视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各部门以及广电局和集团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朝阳、海淀、石景山等八城区政府、社区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歌华有线集全体之力,克服种种困难开展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歌华有线相关人士表示,截止2010年1月18日,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30万户的试验示范推广任务,目前正按照原定的计划,为“2010年完成100万户、2011年完成130万户,共计3年发展260万高清交互用户这一目标”做着各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歌华有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