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厂商相助,中国IC设计业大跨越

2012-09-07 09:52:00 热度:

根据工业和信息部发布的官方数据,2011年中国IC设计产值达到686.81亿元人民币,年增率25%,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占全球IC设计业的比重已提升至13.89%,位居全球第三。

目前中国IC设计公司已经超过500家,并有部分公司于2010-2011年间成功上市。中国IC设计公司数量增长的同时,实力也在逐步增强。根据IC Insight公布的2011年全球前20大IC设计业者名单,两家中国公司(海思和展讯)首次榜上有名。中国IC设计业正在集体式大跨越。

中国IC设计业高端突破

Mentor Graphics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彭启煌认为,国内许多IC设计公司在2011年有显著增长,尤其是几家领先的无晶圆芯片厂,我们相信这种趋势将在2012年持续,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半导体产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这种增长主要是因为这些领先的IC设计公司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比如40nm,甚至28nm工艺。因此,中国IC设计公司正在遇到行业巨头同样的技术挑战,需要最先进的EDA工具来帮助他们完成设计。


图1: Mentor Graphics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彭启煌


Cadence副总裁及中国区经理刘国军认为随着中国本土IC企业的增加,现有企业设计团队的扩大,IC设计公司将会进一步聚集在以珠三角/长三角/北京为代表的产业链集中区域,并因此持续带动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同时,跨国公司继续向中国国内迁移设计团队是人才需求增大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地区等传统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聚集地将显露出人力成本高和人才流动快的不利局面,而成都、西安等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的二三线城市对于跨国公司和本土公司都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将进一步加大专业IC设计/验证人才的短缺,因此而导致的人力成本攀升会促使小型企业和创业企业向二三线城市迁移。这类企业因为关键技术掌握在少数核心成员手中,对人力的需求不是太旺盛,加上物价上涨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影响,二三线城市更有利于其培养相对稳定的后续技术梯队。这种模式下,2012年将会出现聚集地人才争夺继续风起云涌,人才流动加快,小公司偏安一隅的格局。


图2: Cadence副总裁及中国区经理刘国军


同时他认为,中国IC设计业经过多年发展,与美国、台湾相比在工艺节点及设计复杂性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以国内IC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设计界在2011已经开始了28nm的技术储备和研究。其余大量的消费类和移动设备芯片组提供商也开始试水40nm及以上工艺,2012年将会进入真正的量产阶段。因为中国的很多IC公司在某些领域已经具备和国际公司竞争的能力,从而机会成为首要条件,谁能抢占市场的桥头堡将会给其后来的竞争对手制造很大的麻烦。因此,向先进工艺迁移是中国IC企业快速换取性能的杀手锏,而IP的使用是换取效率的最直接手段,因此IP的使用将会急剧增加。加上国内设计公司大都历史短暂,没有很强的产品设计经验积累,先进工艺上流片失败导致的成本压力,以及国内公司在先进工艺经验的欠缺,这些也是对IP需求或依赖的原因。

据估计,中国IC的消费量在2012年将会稳步提升,其中大量IC需要进口的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自给的份额虽然也会增大,但是其份额依然会是小部分。但是在自给的份额中,高端IC的增加速度将会大幅提升。在中国,2011年电子整机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其对本土企业支持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在本土企业能够提供相同或相近性能的产品同时,国内企业在支持和反应速度上的优势将会凸显,在和整机市场紧密结合的同时,其经济效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反哺IC设计企业,从而使IC企业的设计能力、设计规模和产品线进一步提升。加上高端芯片相对较大的利润空间和较低的竞争态势,势必让更多具有此类IC设计能力的企业加入高端IC的供货商行列。

SpringSoft 企业市场副总裁Mark Milligan认为:“我们看到来自国内IC设计公司的以手机芯片和平板电脑处理器为代表的新产品大量为市场所接受。为了实现这些更复杂更高端的芯片,新的设计方法学和EDA工具不断被引进,中国IC设计业的总体技术能力随之进步。”快速发展的移动终端设备尤其受到国内IC设计公司的青睐,而目前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迅猛发展也为国内IC设计公司提供了更多可能,因此可迅速投入以及性价比较高的IP是中国IC设计公司的首选。中国IC设计公司在高端处理器设计上跟进得很快。例如,海思采用A9内核做8核网络SoC。另外创维集团也推出了第一台基于Cortex A9的Android 3D TV,还有很好几个本地IC公司采用A9内核的芯片已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甚至是国际品牌的终端。


图3: MIPS中国区市场总监费浙平


台湾晶心科技总经理林志明则认为:“中国IC设计公司的需求除了CPU核心外,还需要相应对的周边IP或是平台IP,此外在整体SoC系统设计方法论上特别需要技术服务,因为每个不同厂家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团队、时间、资源配置均有不同,各家厂商也将资源放在最为迫切的地方,因此对于IP工具的供货商而言技术上的服务就有特别的需求。我们看到在全中国市场中对于8位的CPU与嵌入式系统,逐步有朝向更高阶的32位来转换的需求,且近日在电子产业媒体上看到许多文章都指出8位的系统在市场上逐渐的淡出,而32位嵌入式微系统的需求则为成长的,这表示在此市场中已有所变化,尤其针对32位所供应的IP、CPU、以及嵌入式内存的需求大增,这样的变化算是比较自然的,因为各类的产品都有更快速、更微小与更智能化的需求。”

责任编辑:敖瑞

为您推荐

BroadcastAsia为中国广播行业展示国际最新科技

亚洲最负盛名的电子媒体技术展会BroadcastAsia2005(亚洲广播及电子媒体科技展)为中国广播行业获得最新广播科技和解决方案,并满足各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平台。据报道,我国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将实现广播网络的数字化。作为我国媒体行业发展的一部分,2010年所有人都将可接收和观看数码电视,而模拟广播将于2015年停止。参加BroadcastAsia2005展会的有900多家国际企业,此外还有来自中国、法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和英国的参展团。BroadcastAsia2005展会于6月14-17日在新加坡举行,主要就媒体内容的创意、管理、及放送进行交流。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个人名片:刘川平,DV作家,导演,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枫丹白露企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电视连续剧《王震将军》《兰花儿》《一路风尘》等编导,电视纪录片《川江号子》《人熊共居》《老李与鸭鸭》《长发男人》《月亮女儿》《DV水日记》《什刹海畔》等导演讲述高清创作历程9月份开始拍摄的电影《天怨》,首先受到了来自摄像机厂家JVC的关注,因为,据JVC所知,使用这款ProHD高清晰紧凑型肩扛式摄像机进行电影拍摄的,刘川平先生应该算是第一位。对于DV爱好者来说,其

美公司绕开运营商 在中国推手机电视芯片

绕开移动运营商,新电视手机免费收看电视与电信运营商抢先推出手机电视业务相比,一项更令老百姓乐见的电视手机悄然问世。由美国天成科技公司推出的国内首款手机电视双模信号芯片已经面世。据悉,手机在安装这一芯片后,均可在手机上免费收看CCTV的电视节目。芯

BIRTV2005--中国广播影视业界的年度盛会

中国广播影视业界的年度盛会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5)已于8月2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BIRTV展览会作为中国广播影视系统最有影响、最具权威的设备展会,既是对广电市场新产品、新技术一年一度的大检阅,又是业内人士交流先进理念、促进合作、共谋发展大计的重要约会。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让我们再次回味带给我们无限惊喜和无限希望的BIRTV2005。一、展览会基本情况本届展览会展出面积45,000平方米,启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1个展馆,共有来自中国以及日本、法国、英国、荷兰、美国、德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412家中外厂商参加本次盛会。其中国际厂商185家,中国厂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