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片中方难把话语权 官方定义亟待出台

2012-09-03 08:19:00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蒋梦惟热度:

在国外片方打着合拍旗号大肆掠夺国内票房之时,近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丕民明确指出,今后要严格审查以合拍名义进入中国却并非合拍的“贴拍片”。对此,业内人士纷纷予以支持,并呼吁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且准确的合拍片“官方定义”,促进中外电影企业良性合作。

合拍片看似火爆 中方却难把话语权

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中国合拍片数量有明显扩容趋势。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专门受理国内合拍片申请的公司)总经理张恂曾透露,2011年以前,每年立项报批的合拍片数量在60部左右,最后实际完成的约为40多部,“这些年来国内合拍片数量的增长比例保持在10%左右,2011年的增长幅度比往年明显提高”。张恂称。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共受理合拍片申请99部,其中73部通过立项,57部拍摄完成。合作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并且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增加。

有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中国的合拍政策逐渐放宽,2010年国内电影管理部门还与新加坡签订了一份电影合拍协议,规定两国合拍片在两国均能享受与国产电影同等的政府资助及鼓励政策。“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影人了解到中国的合拍政策,他们与国内合作的态度变得很踊跃。”该人士表示。

在我国电影生产格局中,在市场上有反响的影片多数都是合拍片。继2010年中美合拍《功夫梦》获得成功,全球票房取得逾16亿元之后,中德合拍动画电影《熊猫总动员》等作品都在内地市场同类影片中成绩中上。

不过,随着国内合拍片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国内片方在合拍片中的话语权不仅没增加,反而出现了“打酱油”趋势。“中方在‘合拍片’中‘走过场’的问题尤为突出,很多影片里,中国片方只是象征性地投资点儿钱,甚至根本不参与制作过程,只参与作品在国内的发行工作,不能算是中外‘合拍’的电影作品。”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提出。

国内企业“积极”贴标 国外资本控制市场

提到合拍片中中方控制力被削弱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星表示,国外电影投资者看准国内市场后,与国内一心谋利、无市场发展眼光的企业“一拍即合”,造出了一批只挂着中国片方名字但完全是进口片的“伪合拍片”。

“国内的片方不用出钱或者少量出资就可以挂名一部高质量的‘进口’电影,还可以从中分得一小部分利益,甚至可能借助该片在国外获奖;而国外的片方迫切希望通过与其合作的方式推销自己的电影,虽然损失了一点儿中国内地的票房收入,却长驱直入占据了中国市场,两方各取所需,促成了‘贴拍片’的诞生。”周星解释,好莱坞片方通常会为中美合拍片投入3000万美元左右,如果按照以往业内对于合拍片的认知,内地片方则需要投入至少1亿元人民币。“1亿元在国内已经可以投资一部较大规模的国产片了,如果片方有这个资本实力投资电影,就不会选择和国外片方‘合拍’电影了。”周星无奈地表示。

实际上,国外片方如此积极地以“合拍片”身份进入国内市场的另一个理由,就是能够多获得20%左右的票房收入。“合拍片在国内基本可以享受和国产片一样的发行、上映、分账等待遇,不受每年进口配额、上映时间和分账比例等限制。”周星介绍。记者统计发现,一部进口片如果票房在1亿元左右,以进口片票房分账25%的比例计算,外方可分得2500万元的票房收入;但如果该外国片方选择与国内片方“合拍”影片,拿到合拍牌照,就可以获得43%左右即4300万元左右的票房收入。虽然国内片方会“象征性”地从4300万元中抽取一定比例,不过,多出近20%的票房利益显然对其产生了相当大的诱惑。

除此之外,进口片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受到的“排挤”,也迫使外方必须在进口途径之外寻求其他占领市场的渠道。有影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今年国产电影保护月覆盖时间较长,全年几乎只有3-4个月时间可以上映进口影片,但全年34部进口片集中在这几个月上映又势必会造成大片撞车、互抢票房的情况发生。目前,于8月27日同时在内地上映的《超凡蜘蛛侠》与《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已经用仅600万元的首映票房证明了进口大片当前的窘境。而合拍片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不仅避免了与同是进口片的大片较量,也能够较为自由地寻找合适的档期。

量化标准配合监督措施 中方需处主导地位

其实,关于合拍片的标准国内早有明文规定,国家广电总局在2001年公布的《聘用境外主创人员参与摄制国产影片管理规定》中曾提出,中外合作摄制的故事片,其主创人员一般也应以我国境内公民为主。因题材、技术、角色等特殊需要聘用境外主创人员的,境内制片单位须报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聘用;但主要演员中聘用境外的主角和主要配角一般均不得超过主要演员总数的1/2。而在本次张丕民提出对合拍片的严格审查之后,该规定进一步确定为,中美合拍片中,中方出资比例一般不少于1/3,且必须有中国演员担任主要角色,并需要在中国取景。

对此,众多业内人士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把合拍片的投资比例、利益分配以及主创人员比例量化数据在相关法规中予以准确定义。北京麒麟影业传播有限公司CEO、《画皮2》总制片人庞洪告诉记者,国内片方也认为制定合拍片的硬性指标规定是保护我国本土电影产业的有效措施。

不过,周星也担忧,就算是量化规定了投资规模等数据,外方依然可以以各种方式造假,“除了对合拍片成片的投资规模、主创团队中外比例的审核,对于电影成片的配合监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周星表示,很多原本打着合拍片幌子的贴拍片在上映后就轻易地被观众发现,所谓的一半以上主创人员其实都是次要甚至群众演员,所谓的投资比例也可以用片方提供拍摄场地、工作人员等各种方式抵消。因此,只有在出台进口片量化标准的同时,明确对于成片的监管措施才能够从源头避免钻空子[FS:Page]的“贴拍片”产生。

另外,庞洪也强调,国内片方在和国际合作伙伴商讨合作方案时,也需要明确把控今后的合作计划,尽量地掌握主动权。“国外片方不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不能让他们主控合拍片打乱国内电影市场,我们要通过和海外片方的合作,获得海外渠道和资源。”庞洪介绍,在他之后制作的一部合拍片中,将不允许海外投资超过40%,但却要外方提供好莱坞级别的创作人员和技术,服从国内片方的指导,并且帮助国内片方了解国际的电影市场规则。

责任编辑:敖瑞

为您推荐

好莱坞大打擦边球 变味“合拍片”吸金中国市场

“伪合拍片”的好日子要到头了。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在一场电影研讨会上透露出整顿“伪合拍片”的意向。“现在有很多国外电影,一个完全的美国故事,投点小钱,加上点中国元素,带上个中国演员,就叫合拍片了,其实只能算是‘贴拍片’,这是非常可怕的……接下去总局将严格审查报送上来的合拍片。”张丕民在会上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邵奇告诉本报记者,由于政策允许合拍片可以享受和国产电影一样的票房分账、排片档期等待遇,因此好莱坞非常热衷于以合拍片的形式来拓展内地的票房市场。根据2004年广电总局颁布的《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合拍片被

合拍片不要拍成“贴拍片”

从今年年初中美电影新政带来的合作新契机,到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系列合拍项目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再到8月底,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丕民在出席电影频道研讨会时炮轰“伪合拍”,众项目纷纷“变脸”,合拍片在这一年中的经历可谓冰火两重天。一盆冷水泼下,众业内人士纷纷分析现状,反思失误。事件电影局叫停“伪合拍”日前,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丕民在出席电影频道研讨会时炮轰大量中美合拍片在打“擦边球”,给发展方兴未艾的合拍片泼了一盆冷水。“现在有很多电影,一个完全的美国故事,投点小钱,加上点中国元素,带上个中国演员,就叫‘合拍片’了,其实只能算是‘贴拍片&rsqu

真合拍?假合拍?合拍片的身份与前途

八月下旬,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在某场合发言表示,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核近期主打合拍概念影片的合拍资质,随后我们就看到,此前大肆渲染...

3D电视将有官方标准 检测草案细节揭秘

什么是好的3D电视?3D电视的标准是什么?从3D电视上市以来就没有人给出标准,更不要说国家标准,所以让许多有意愿购买3D电视的消费者无所适从。目前这种窘境终于将有所缓解,在1月28日中国3D电视推广联盟成立大会上,工信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孙齐峰工程师首次提出了3D电视测评方法,并表示此草案将上报上级部门审批,成为3D电视检测的国标。本次公布的测试方法草案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部分,都是专门针对3D电视设置的测试项,同时也是对2010年提出的3D电视测试指标的一个补充,特别是针对最新出现的偏光式3D电视也做出了测试标准。此次测试标准草案的公布,表示了有关部门对于3D电视将成为潮流的一种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