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固守传统的“管道”发展模式,运营商的道路会越走越窄,因此,打造一个由中国移动主导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圈显得尤其重要。
这是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确立的关于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最新强势定位。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移动首次提出移动互联网十六字方针:“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业务、友好界面”,并确定了“云、管、端、台”的移动互联网新战略。
这也意味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突飞猛进以及产业生态价值的重构,“从语音转流量、从有线转无线、从封闭转向开放”成为中国移动这头大象在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核心要务,而中国移动显然在战略上做好了准备。
抢占“主导”地位
这是自2009年全业务运营之后,中国移动首次清晰、全面提出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该战略的核心在于,中国移动要牢牢把握住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主导权。
目前的现实是,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的边界逐步模糊,信息技术产业价值链面临重新布局,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终端厂商以所拥有的管道、平台、终端、内容为切入点,加紧争夺客户和“入口”,力争抢占产业链的主导地位。
坐拥管道资源的中国移动,多年来,为了避免在移动互联网新价值模式中丧失主导权甚至是被主要价值活动边缘化,也在持续进行多方面的尝试,从宣称“中国移动需要互联网疯子”,到提出开放平台、云计算战略,到“云、管、端、台”全产业链围猎,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正在不断清晰。
有分析指出,中移动旨在打造生态圈,全方位围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这一新16字方针,更加聚焦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变现能力,这在中国3G处于投资回收期,TD-LTE方兴未艾的行业背景下,显然更加务实。
构筑“智能管道”,包括数据中心和网络,是以管道为基础构建基础设施平台;大力开展流量经营,为客户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高效的上网体验,构筑好用、易用、智能的信息传送管道。
搭建“开放平台”,是以移动应用商城、无线城市、云计算、位置服务等平台为核心,集中搭建聚合的内容型平台、开放的能力型平台,打造使用方便、反应灵敏的统一门户,引导产业链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业务和应用服务。
打造“特色业务”,是在部分能够充分发挥运营商优势的领域,有选择地形成业务先导、品牌统一、价值创新、竞争力强的核心业务。
展现“友好界面”,则是通过推动各种平台能力在终端的适配以及特色业务在终端体验的优化,为客户提供友好的终端和业务界面。
多角度、系统改革
压力显然是中国移动大象目前不断调整、深入移动互联网战略的最大原因。
最新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中国移动利润增长1.5%,低于市场预期,话音业务几近停滞,数据业务增长始终不温不火。
面对数据流量爆炸增长的网络压力、互联网业务加剧替代的发展压力、传统运营模式加快转型的改革压力,围绕新16字方针,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业务、技术和终端等多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
在数据业务方面,中国移动的新一轮改革已经浮出水面——即将成立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承载中国移动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据了解,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将整合目前的九大业务基地,并拥有独立董事会,这也是十余年来,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整合的最大变革。
2000年,中国移动创新推出了移动梦网模式,2005年开始了基地化运营模式探索,多年努力下,中国移动已经形成了娱乐、社交、应用商店、位置、电商等近40项产品9大基地业务平台,并且在各自细分领域开展了一定的探索。但另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中国移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平台始终面临“大而不精、全而不实”的尴尬境地,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的任务,便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打造能够与其他互联网业务相抗衡、竞争的互联网业务。
终端是运营商经营的抓手,终端方面始终落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中国移动对此显然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总经理助理唐剑峰表示,下一阶段,中国移动将推动TD终端与其他制式终端做到“三同”——即“同时、同质、同价”。他同时透露,为了做到TD终端的“三同”,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正在从终端测试、终端销售等方面积极提升。
据其透露,中国移动将从终端测试、全产业链生产管理、核心器件管理等方面来确保终端质量,其核心在于简化终端检测流程,全产业链确保终端质量。“确保每款终端和网络配合非常好,无论是弱覆盖还是强覆盖,不管在切换还是重选情况下,都保证用户很好的体验”。此外,中国移动还将打造扁平化、精细化和集中化的全渠道,实现销售向服务转型、低成本高效益运营。
在技术融合、产业重构的大背景下,对于前沿热点技术的把握承载着中移动构建智能管道,搭建开放平台的重大战略使命。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发言中总结,高集成多模芯片、光通信、C-RAN、绿色能源技术、物联网、云计算、LTE七大技术将成为整个通信业下一阶段的聚焦点,也成为中国移动的技术聚焦点。
目前,大部分移动互联网公司均希望同中国移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运营商提供包括行业解决方案、增值业务、媒体运营等各方面的支撑。脱离了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将变得寸步难行,因此,由中国移动主导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圈有着十分良好的基础和天然优势,新战略将承载的,更多是如何将这个生态圈培养得更加健壮、务实。(更多中国移动移动互联网策略分析,见本期总裁论坛)
高层解读“16字方针”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智能管道
从网络、终端、应用三方面,积极加快TD-SCDMA发展;精确建设、有效发展WLAN;积极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推动TD-LTE与LTE FDD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化产业链。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开放平台
未来运营商的主要工作是推动产业链把内容和应用集中到一个适合于消费者选择和使用的、开放透明的平台上,运营商则是这个平台的运营者。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副总经理沈红群:特色业务
充分发挥运营商优势,有选择地形成业务先导、品牌统一、价值创新、竞争力强的核心业务。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形成一个比较丰富的业务体系。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总经理助理唐剑峰:友好界面
以终端和客户端为依托,推动终端与业务的深度匹配,为客户提供友好的业务界面。积极引导终端企业推出适应移动互联网服务要求的智能终端。
为您推荐
在TD还在测试之时,中移动推动EDGE商用再下一“城”。记者昨日从上海移动相关负责人处获悉,上海移动将在5月17日“电信日”之际正式启动EDGE(2.75代)商用。去年5月,广东移动就在国内率先开通了EDGE商用服务,而其他部分城市只是处于测试阶段。相对TD等3G技术,EDGE被称为2.75G。EDGE基于现有GSM网络,能提供比现有的GPRS快3~4倍的下载速度,可以平滑过渡到WCDMA标准3G网络。与TD既可互补,也构成竞争。低调谨慎今年上半年中移动将投入超过百亿的资金用于全面升级全国主要城市及地级市
长期以来,TD-SCDMA终端始终面临着机型、价格及性能方面的问题,很多终端厂商更是对TD-SCDMA终端的研发重视不够,这极大制约了TD产业链的发展。面对终端已成为TD产业发展瓶颈的现实,中移动终于出手。日前,TD-SCDMA终端专项激励资金联合研发项目在北京签约,中移动与9家手机厂商和3家芯片厂商签署”联合研发"合作协议。据了解,中移动这次将投入6亿元,同时带动合作厂商,总计将会为TD-SCDMA终端产业链注入超过12亿元的研发资金。这12亿元不但是我国通信终端产业有史以来第一次针对某一类产品跨厂商投资,也在我国开创了运营商与终端、芯片厂商”联合研发"的先例。中移动出手阔绰的背后原因是,希
7月3日,山西省政府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五年,中国移动在山西投入230亿元。以加快推进山西社会信息化建设,支持TD-SCDMA的网络建设和市场运营,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进“数字山西”建设。中国移动山西公司首次采用G3笔记本对签字仪式进行电视现场直播。中国移动在山西推动TD-SCDMA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运营,加快实现山西3G通信市场成熟,拉动新的消费需求。山西省政府重点支持中国移动在山西开展TD-SCDMA网络建设和市场运营工作,并成立分管副省长牵头的领导组统筹协调此项工作,在网络建设的市政规划、建设用地、基站选址、环境测评、管道建设、电力引入、工程施工
全球前20大移动运营商(以年营收为标准)北京时间10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市场调查公司PortioResearch今天公布了全球前20大移动运营商排行榜。以年营收额为标准,中国移动以575亿美元位居第一。Portio称,此次排行榜以营收额为标准。营收大致分为两部分:一为手机服务营收,二是设备(手机或其他硬件)销售营收。服务营收又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Portio表示,在全球新兴市场,各大移动运营商主要致力于提供语音通话服务;对于发达国家移动运营商而言,则会在常规语音通话服务基础上,注意提供各类增值语音及数据服务。业界人士称,该排行榜只体现了全球前20大移动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