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为广播影视行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在此形势下,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12)于8月22-25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本届展览会以“品格媒体 品质生活”为主题。今日,BIRTV2012主题报告会在北京国际饭店拉开帷幕。
在此次主题报告会上,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做了题为《建设世界一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报告。
图为: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
首先,胡台长对第二十一届北京广播电视展览会表示了由衷的祝贺。
胡台长认为广播电视历程的技术革新都会带来新的活力,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平面到立体,从媒体传播方式到新技术均催生新服务。面对挑战如何应对,如何占据优势,抢占高清技术制高点,利用新媒体的创造力做大做强自身,是广电媒体不二选择。放眼全球传媒,Youtube、Twitter等社交媒体引领潮流,但国际一流媒体组成阵营没有发生变化,传统媒体有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传统媒体有制作能力和内容优势,新媒体依附于传统媒体的内容,传统媒体有品牌优势,有很高的权威性,电视媒体的观赏体验高于新媒体,电视媒体依然有庞大的观众群体,对于新旧媒体的融合互补已成为当今的最新课题,如:BBC在2011年迁入新址,成立新媒体技术部,欧洲同行十分关注新媒体的挑战,同时更加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胡台长还认为,结合电视台实际思考,电视媒体面对新媒体的竞争,要做到五个必须。
第一、必须进行产业升级、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重构直播流程。
第二、必须建立一流扩媒体新闻传播平台,实现多终端新闻同步共享。
第三、必须推进多种媒体形态的扩媒体融合,打破台网壁垒。
第四、必须进行扩媒体整合营销,建立整合营销新机制。
第五、必须建立多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
另外,胡台长还表示,今明两年中央电视台将迁入新的总部大楼,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创造全程文件化,网络化、高清化的环境,建立国际一流化媒体。而要完成国际一流媒体的塑造就必须:
1、重构节目流程,推动台网融合发展,
2、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部发展活力
3、构建全球传播新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
4、转变对外传播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
为您推荐
DVBCN消息2010年7月12日——日前,全球无线通信和广播基础设施领域的专家安弗施无线射频系统公司(RFS)宣布,其平衡型FM调频合路器系统荣幸地被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塔选用,将以其先进的技术和模块化设计满足更多频道需求,同时降低塔空间需求和成本。该套合路器产品于2010年6月底前在中央电视塔这个北京目前最高的地标性建筑上安装完毕。该套合路系统将实现两套甚至多套发射机共用一套天馈系统来发送无线广播电视信号,这一举措将能帮助广播电视公司节省大量天馈系统成本,而对整套系统射频性能仅产生微弱的插入损耗影响。安装了安弗施设计紧凑、模块化的FM调频合路器之后,中央电视塔将可以按需增加发射机数量,并
作者:李键中央电视台播出系统是电视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传统播出系统到制播一体化的硬盘播出系统,技术在不断发展。基于全台制播网络化和音像资料馆的全面启用,无带化播出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这些年来,通过系统的建设和实际的应用,对设备选型、系统架构、软件设计、检测报警、升级维护等方面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尤其是经过对值班员的一系列的培训考核和发生故障后的应急处理,对系统的可用性方面的需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技术在发展,伴随着高清晰度电视时代的到来,未来系统的设计也要兼顾这方面的要求。下面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几点考虑,仅供参考。一.系统规模首先,在系统规模的考量方面,传统的播出系统结构简单
用新语态、新视角和新姿态聚焦“两会”、反映民生成为今年各大媒体“两会”报道的新亮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年的“两会报道”在播报方式上更加强调口语化,在内容上更注重贴近性;《做客中央台》,《聚焦十二五》等栏目都增加了与听众互动的环节,多种新媒体手段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受众覆盖面。新华社今年率先开发了手机阅读两会的客户端软件,使“两会”报道手段和内容两创新,记者视角则更多地转向基层的委员代表,在各个传播终端都开设了以民生为题的重点栏目。新华社总编室主任刘思扬:围绕老百姓关注的物价问题啊,房价的问题啊,收入分配的问题啊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今年在原有报道规模基础上“两会”报道,集中精力做大亮点、放
【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讯】在融合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中,媒介融合也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上海电视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第十八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广播影视技术论坛(IBTC2012)今天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迈入全媒体时代”为主题开展全国性的、权威性的讨论。在本届论坛上,业界知名人士共同探讨了“媒体”、“全媒体”的概念、媒体手段;探索全媒体时代下适应市场运作的媒体业务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着重探讨在全媒体时代下技术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规划和构建适应全媒体的技术系统或平台,并剖析技术运营及管理模式;同时探讨技术发展催生的未来媒体形态、价值体现方式,从而锻造全新的媒体产业价值链。以此为中国广播电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