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视与网路联姻,这是许多人心中的大梦,然而,即使是苹果或Google,都还摸不准两大媒体汇流后该长成什么模样。
这似乎是个大哉问,其中牵涉到的议题涵盖了使用行为、商业模式、技术架构等等(注),这里且不深谈。我们且将事情单纯化,如果只想用家里的电视机观看网路上知名网站(YouTube、Netflix、PPS)的串流影片,一定要买一台昂贵的Smart TV回家才行吗?
其实不用,传统电视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网路电视。目前较常见的方法,就是为电视连上一个机上盒(STB),也就是所谓的OTT(Over-the-top) STB,如Apple TV。不过,这样一个装置还是太大了,只能算是过渡产品。
目前最简单且理想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做出一个Dongle,插入电视机的HDMI port就搞定这个需求。事实上,市场上也开始出现这样的产品,被称为HDMI Stick或Pocket TV(这也是一款产品的名字)。
其实以目前的硬体技术,将箱级的STB缩小为随身Dongle的尺寸,且不影响使用效能,已不是太难的事了。以上述的Pocket TV产品为例,它内建 Android 4.0 作业系统,搭载 1GHz ARM Cortex A9 处理器及 1GB RAM、4GB 内存空间,最多可以使用 microSD 卡扩充至 32GB。你可以用它让电视来当平板使用,除了看串流影片、音乐,也能上网搜寻、上Facebook、玩Angry Birds等游戏,或在 Google Play 商店中下载到的 App。
既然可以带着走,这个Dongle更大的意义,应该是要有个人化的服务功能。例如安装了9x9 Cloud TV的App,就能在内容如茫茫大海般的Youtube中找到指引,建立自己爱看的专属频道。随时走到一台电视,往HDMI Port一插,就能很快看到这些节目。
当然,这样一个Dongle也是过渡性产品,最终会被整合到每一台电视当中,届时也就没有所谓的Smart TV。不过,要进到这个阶段还有蛮长的距离要走,而这种Dongle产品可以快速的改朝换代,正好可用来测试最佳的Smart TV使用模式。
为您推荐
在现代系统集成控制当中,大型的信号切换系统都是各种场所必不可少的,目前主流的信号切换系统包括CREATOR快捷等大型切换系统产品,其中有AV信号切换系统、RGB信号切换系统、DVI信号切换系统以及HDMI信号切换系统等等。但就目前而言,各种环境的差异特别是周边电磁干扰的影响,都会对各种信号切换系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各个厂家在自己信号切换系统中,都采用了EMI/EMC抑制等技术。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些相关问题:产品的种类和测试机构不同,EMI/EMC的测试要求也不同。但还是可以将EMI/EMC测试大致分为两类:辐射:该测试限定了某产品辐射或传导的信号幅度和频率,从而使其不会对其它产品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