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中国宽带战略的思考

2012-07-11 08:59:00来源:讯石光通讯咨询网 热度:

在6月底举行的2012年台北国际光电周系列研讨会上,海峡两岸光通讯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对中国宽带发展战略作了全面探讨, 从三网融合、光传送网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方面阐述了宽带发展战略的现实条件和影响。

邬院士在报告中提到,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总目标是“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到“十二五”末期,要实现宽带接入用户2.5亿户,城市家庭平均20兆以上,农村平均4兆以上。2012年的目标是4M及以上速率的宽带用户从2011年40%提到50%,家庭宽带普及率从2011年的29%提到34%,全国固定宽带接入家庭1.446亿户,新增FTTH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新增宽带用户2000万。2012年将实现18000个行政村通宽带。并推动单位带宽价格的降低。

三网融合将加速宽带化

报告显示,三网融合将“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加快电信宽带网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覆盖范围”。邬院士指出,三网融合将加快广电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建设改造,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2012年入户广播下行宽带超过2Gbps,宽带接入能力超过100Mbps。加快电信宽带网络建设,以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为原则,加快光纤接入宽带接入网络规划和建设。积极发展下一代电信网和互联网。2012年电信下行接入能力1Gbps,入户能力超过100Mbps。

邬院士还在报告中指出,三网融合目前面临着多重挑战,在技术与标准、市场准入与市场整合、投资与商业模式、监管方面、体制与法制方面都存在着挑战。2011年中国三网融合产业规模超过1600亿元,其中包括电信宽带升级、广电双向网络改造、机顶盒产业发展,以及基于音视频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有效投资和信息服务与终端市场的发展。

光纤传输进入Tbps时代

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Telegeography的数据显示,2010年国际互联网流量西欧增速66%,美国和加拿大54%,东欧和印度等地区增幅超过了100%。全球增长了62%,2009年的增幅也达到74%。2010年全球数据总量达600EB,全球信息总量每两年就可以翻一番。预计2012年将有75%的数字内容属于音像等非结构化内容,而且非结构化数据年增63%,结构化数据增速为32%。

邬院士提到,光纤传输进入Tbps时代,干线带宽需求十年增加千倍,传输能力十年扩大千倍,下一代传输系统将进入数字光网络时代。在2012年OFC上,华为公司发布了400G样机,它使用16QAM调制技术产生两个200Gbit/s的波长,波长间隔为100GHz,干线传输从40G走向100G。同时核心网传送技术和城域网传送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光线传送网的发展。

“宽带中国”拉动投资

邬院士在报告中还指出,宽带中国战略将拉动投资,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他指出,“十二五”期间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6000亿元,其中宽带接入网将投资有5700亿元。预计2012年基础电信业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0亿元,加上带动相关互联网企业投资,总投入合计将超过5000亿元。2011年中国光网络通信设备市场规模已超过110亿元,同比增长51.1%,预计到2016年将超过260亿元,年增17.2%。同时,江苏还形成了独有的宽带战略模式——“条块结合、政企联动,攻速发展”,提出了“八个减免”、“足额赔补”、“六个开放”等扶持政策和“十二五”期间每年1000万元、5年共计5000万元的专项奖励资金。邬院士最后总结到:“宽带化是信息社会新阶段的重要特征,宽带化体现国家战略的需要,宽带化呼唤国家战略!”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邬贺铨院士:信息化的机遇与宽带化的挑战

主持人:邬院士,从您的简历中我们了解到,您的专业领域主要是在光纤传送网和宽带信息网上。光纤传送这项技术的成果在我国目前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在享受了。尽管如此,很多用户并不清楚光纤网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甚至也并不清楚光纤、宽带接入与ADSL有什么区别?与有线电视宽带接入有什么区别?至少用起来是一样的,您能简单的给我们科普一下吗?邬贺铨:好的。光纤本身通俗的讲,就是一个玻璃丝,但它的纯度非常之高,玻璃能够传光,但一般的玻璃纯度不高的话,光在上面传不远。纯度非常之高的二氧化硅的玻璃丝传输的损耗很少。一公里只有0.2db左右,可利用光纤不但损耗很小,光纤很大优点就是传输的带宽很宽。现在最高的

邬贺铨: 三网融合障碍在体制

近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谈到了当前三网融合的进展。他说:“三网融合已经提了很多年,总的来说进展不是很理想。现在国家在考虑怎么振兴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时候,又再一次提到了三网融合,因为这是带动我们国家工信和网络电视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现在我知道国务院的有关部门专题研究了这个问题,并且做了很多工作。应该说前景是比较好的,但是也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包括体制的问题等等。”谈到现在三网融合的障碍,邬贺铨表示,最主要还是体制,现在电信的管理体制和广播电视的体制是分离的。三网融合大家都认为这是国家的利益必须要做,但是仍然需要兼顾两方面的利益。一个意义上说电信的改革走

政策破冰 三网融合能否突破制度困局

权威解读1月13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决定,在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并于2013年至2015年全面推广。重点工作包括加快有线网络改造并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国家标准体系。此外还将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并将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技术已经准备好了三网融合已经不是技术难题了。按照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的话说,“业内对于三网融合的设想已经提了几十年,从目前的情况看,技术上我们已经具备了三网融合的条件。”人们对移动社会的全新通信要求才使得三网融合成为大势所趋。

人大代表邬贺铨:三网融合尚缺立法保障

三网融合要取得实质进展需有法律保障在邬贺铨看来,三网融合涉及技术与管理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监管体制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相应法律滞后,三网融合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法律保障。网络视频内容的传送是三网融合的重要应用。邬贺铨举例说,去年发生的手机与网络的视频信息内容涉黄事件尖锐地提出电信运营商对所传信息内容该负什么法律责任的问题。此外,乌鲁木齐7.5事件后采取的网络管制措施也需要法律支撑。此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信息安全、打击网络犯罪、保护隐私权、规范网上信息发布和传播、加强对信息收集与利用的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都呼唤网络立法。国外非常重视信息化立法邬贺铨说,发达国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