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推出“随意打”的初衷,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外部竞争激烈,中国移动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牢牢掌控GSM市场的营销和渠道,中国电信在“固定+移动”的融合业务交叉营销方面也不遗余力,中国联通必须要拿出能够与竞争对手抗衡的“重武器”;二是随着业务重心逐步向3G业务倾斜,2G网络出现不同程度的冗余,盘活GSM网络资源、延长资产回报的收益也必须考虑。
不过,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对中国联通的“随意打”业务反应力度却并不强烈,绝大部分的竞争对手选择了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意打”曾有类似失败案例。早在数年前,就有运营商尝试过类似“随意打”的大规模网内外差别定价业务,这种业务模式看似能够给竞争对手带来严重打击,但由于自身网络、服务质量等综合原因,非但没有扭转竞争的被动局面、反而使得自身的盈利能力急剧下降,长期亏损更导致该地市运营商积重难返。有此前车之鉴,中国联通的竞争对手并不急于盲目跟进,稳守自身用户市场、借助自身独特优势吸引并留住客户才是上策。
其次,“随意打”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从中国联通官方公布的GSM新增用户数还是从竞争对手通过话务分析监控到的用户增长情况来看,“随意打”给中国联通带来的拉动作用并不如预计的理想。“随意打”首先吸引的是中国联通的现网用户,其次是正在选择通信运营商入网的新增用户,最后才是竞争对手的存量客户中与中国联通网内用户通话较多的一部分用户。同时,网内用户的叠加“随意打”套餐包或转套餐使用“随意打”从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话务增量不增收的现象,这也和充分挖掘2G网络潜力、寻求新价值增长点的套餐设计初衷相违背。
“随意打”的推出机遇与风险并存,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挖转竞争对手在网用户并形成雪崩效应,那就会踏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如果优惠吸引到的只是本网用户为主的群体,那今后的风险也将日益显现。况且,低价对于用户未必是好事,运营商收益降低意味着网络扩建投入减少、用户服务交付标准降低,“零利润”的结果只会导致“零满意”。因此,通信运营商应当跳出价格竞争的怪圈,大力提倡价值竞争,在适当下调资费和保护价格体系之间取得平衡,在用户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给予更多的回报。
为您推荐
浙江联通近期推出的“2G随意打”在业内引发激烈争议,遭当地主管部门叫停。记者昨天从浙江联通总经理于英涛处了解到,他们确实收到了叫停通知,但目前浙江联通并未停止该业务,相信管理部门会做出公平裁决。“2G随意打”是中国联通原销售部总经理于英涛调任浙江联通总经理后推出的一个大手笔举措,即浙江除预付费用户以外的其他联通手机用户,只需每月缴纳3元便可免费不限时拨打浙江联通的固话和手机用户。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全省联通2G手机用户间的免费通话,却招来了诸多争议,被竞争对手指责为损人不利己的价格战。
谁都想不到,在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公开“尊重”各省联通发展“随意打”业务之后,来自监管部门的叫停会来得这么快。近日,有媒体称,主管部门已经向中国联通发出通知,要求其下属部分省公司立即停止发展“随意打”用户。此前,虽然饱受争议,并被当地通信管理局发文叫停,但继浙江联通之后,湖南、广西等省相继跟进“随意打”策略。联通总经理陆益民亦在公开场合表示,“联通各省公司都会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制定自身的竞争策略,总体来说,集团公司会尊重各省公司依照实际情况指定的市场战略”。“尊重”二字默许各省发展“随意打”业务。同样被“随意打”风波卷上风口浪尖的还有中国移动的“V网”业务。V网,指的是中国移动的VPMN网业务,
受浙江联通“随意打”的影响,广西、湖南、甘肃、湖北等地的联通公司也相继宣布推出“随意打”,在“随意打”饱受争议、面临被叫停之时,该业务依然发展迅猛。据消息人士透露,北方各省联通分公司也悄然推出了“随意打”。3月20日,浙江联开始推出“2G用户随意打”活动,用户只需缴纳月费3元,本地拨打浙江联通用户完全免费。该业务一推出立即引起业界轩然大波,到底是联通优惠用户的切实行动,还是违规推业务?或是针对竞争对手的自杀式袭击?一时间众说风云。3月31日,浙江联通“随意打”遭当地主管部门叫停,随后又传4月19日,中国联通接到工信部叫停通知,要求其下属部分省公司立即停止发展。分析人士指出,叫停“随意打”的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