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李泽楷父子恩怨记

2007-01-25 16:15:27来源:《IT时代周刊》 作者:李琳热度:

俗话说“战场父子兵,上阵亲兄弟!”但这句话用在李嘉诚父子的身上,却不合适。在商场上,李泽楷赢得了“小超人”的声誉,可是却被人看成是一个不听父亲教诲的不肖之子。

李泽楷想脱离父亲的掌控在业界早已不是秘密。2006年7月,电讯盈科(0008.HK)主席李泽楷以91.6亿港元出售23%的股份给投资银行家梁伯韬。但梁伯韬只是“代人泊车”,在转了一圈后,股份还是落到了李嘉诚的私人基金手里。

在获悉梁伯韬的背景后,李泽楷发动公司小股东,以76%的反对票否决了将其公司股票出售给包括其父亲李嘉诚在内的收购方。并且于2006年12月5日再度入市增持69万股电盈股份,平均每股作价4.786港元,涉及资金330.2万港元,最新持股量也由27.16%微升至27.17%。至此,李氏父子矛盾公之于众。

李泽楷为什么要与作为亚洲首富的父亲李嘉诚对着干?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父子恩怨?一个个接踵而来的疑问让业界困惑。

大树底下难乘凉

李泽楷是李嘉诚的次子,是李嘉诚与其妻庄月明于1966年所生。李嘉诚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未来的接班人。

据了解,每逢星期天,李泽钜、李泽楷兄弟俩一定要跟父亲出海畅游。李嘉诚说:“他们一定要听我讲话,我带着书本,是文言文的那种,解释给他们听,问他们问题。我想,到今天他们未必看得懂文言文,但那些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经验和做人宗旨。”

知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 在李泽钜、李泽楷八九岁时,即被安排在公司董事会上,静坐一旁,作为学校之外的另一项重要课程。在两兄弟念中学时,李嘉诚就“带他们到公司开会,不是教他们做生意,而是让他们知道,做生意不是简单的事情,要花很多心血,开很多会议,才能成事”。

李嘉诚的旗下公司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从那时起,童年无忧的李家兄弟,就失去了扭作一团嬉戏玩乐的乐趣,而是在严肃的会议室内,在严父和严师跟前,乖乖地正襟危坐,开始学习经商。

在李泽钜1964年出生时,父亲已是一名富商。由于李嘉诚早年失学,所以极重视儿子的教育,李泽钜被送往香港顶级名校圣保罗学校念书,由小学念到中学。

不满14岁,李泽楷就被望子成龙的李嘉诚送到北美读大学预备学校。17岁时,李泽楷进入大哥李泽钜就读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专修自己喜欢的电脑工程。这显然不是父亲的意思。而泽钜听从父亲的安排,念土木工程系。若从家族事业考虑,泽楷应读商科、法律等适宜管理综合企业的专业,并与泽钜的建筑专业互补。但李嘉诚尊重了李泽楷的选择。

李嘉诚对儿子的严厉教育在李泽楷读大学后,还未曾放弃。一次,李嘉诚到美国探望读大学的儿子。那日,天下着雨,他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背着大背囊,踏着自行车,在车辆之间左穿右插。李嘉诚心想:“这多么危险。”再看清楚一点,原来是儿子李泽楷。亲历此事后,李嘉诚才放弃了要儿子骑自行车上学的要求。

1990年,做了4年打工族的李泽楷,在父亲的指令下回港。李泽楷顺从父亲,也许是他厌倦了在异国打工的生涯,也许认为父亲的公司里更可“随心所欲”,大展拳脚。但李嘉诚并不以为小儿子的实习期已经结束,只安排他到和记黄埔做普通职员,跟随行政总裁马世民学艺。马世民则安排他到旗下的某公司工作,这与他喜欢的电脑工作基本对口。

最初的日子,李泽楷向父亲抱怨薪水太低,还不及加拿大的1/10,是集团内薪水最低的,还抵不上清洁工。李嘉诚说:“你不是,我才是全集团最低的!”李嘉诚从集团每年支取的薪金才5000港元。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