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 唐亮 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互联网密不可分,并且在各项新技术、新应用的冲击下,很多传统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正在受到猛烈冲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人们观看视频节目便是最明显一例。很多持有“互联网至上论”的人。
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互联网密不可分,并且在各项新技术、新应用的冲击下,很多传统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正在受到猛烈冲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人们观看视频节目便是最明显一例。很多持有“互联网至上论”的人,甚至很多国外机构,都认为网络视频逐渐成为“有线电视终结者”。根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及中国互联网数据开放平台(www.cnidp.cn)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增至3.25亿,2012年1月份主流视频网站覆盖用户达2.8亿。
但是,根据广电总局数据,2011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1.15亿,增幅达29.15%,有线电视用户达2.02亿,增幅达6.79%,呈现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因此,网络视频和有线电视,到底是共存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呢?
从视频内容传输链条(如下图)分析,不管是传统有线电视还是新兴的网络视频,整个传输链条不外乎“内容供应商——传输商——终端——用户”。
网络视频兴起的原因:
内容来源丰富多样:网络视频内容既来自各类传统电视,还有各视频网站自己制作内容,以及众草根网友主动上传的内容。由于互联网视频制作、审核、发布的机制要比传统的电视、电影渠道相对简单,网络视频内容和数量得以迅速膨胀。
传输路径短:网络视频和众多互联网应用一样,只依赖于基础宽带网络便可完成。而在宽带提供方面,国内市场拥有电信、联通、移动等多家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商,既提供了传统宽带服务,也提供了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因此,视频网站和用户不用过多的考虑传输路径的技术细节。
浏览终端丰富:能够承载网络视频的终端越来越多,从传统的PC机到笔记本,从MP4、MP5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样化的终端给用户提供了便利,方便了用户选择,尤其是移动终端,让网络视频无处不在成为可能。
用户需求多样:网络视频已成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休闲娱乐应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和喜好,随时随地浏览、下载各类喜爱的视频内容,同时也可以上传自己拍摄的内容,分项自己的拍摄乐趣。而传统有线电视,用户只能被动接受电视播放顺序,只能在客厅观看,在空间、时间、内容选择的方面余地较小。
有线电视“不灭”的原因:
网络视频虽然发展迅速,但从传播链条各项属性来看,并不意味着有线电视就一定会被取而代之。
内容方面:传统的电视台拥有丰富的节目制作经验,积累了大量电视节目资源,可以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视频内容。这些节目播放的首要和第一渠道仍然是有线电视,其次才是通过互联网。
传输路径:传统的有线电视传输路径正在发生变化,广电总局正在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为有线网络传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所谓的数字化就是能够让电视节目更清晰,链路承载不仅可以承载流媒体内容,也能够承载更多的应用;所谓的双向化就是赋予终端用户更多的选择权利,而不是像传统的广播、电视一样单向传播。此外,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也建立了视频的无线信道传输方式,人们可以像听广播一样随时随地收看实时电视节目。
浏览终端:电视终端的多一些确实和网络视频浏览终端不能比,但其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电视概念早已被突破,数字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3D电视、智能电视(谷歌、苹果、微软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产品)、CMMB手机等终端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其中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电视的出现让电视机的内涵得到了极大扩展,正如现如今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一样。
用户:虽然有线电视用户,不能完全像互联网用户那样随时、随地、随意选择自己想要的看的节目。但新的电视播放形态正在改变这一现状,内容集成商整合把形形色色的影视节目,通过集成播控平台和不同终端展现在用户面前,尽可能给用户提供多样化选择。
CNNIC互联网分析师唐亮认为,不管是作为一种媒体传播形态,还是从技术演进趋势,抑或是从既有市场情况来看,网络视频与有线电视都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其中会存在主流和非主流之分。
为您推荐
当地时间12月1日,上周一英国有线电视巨头NTL表示,愿意出资8.17亿英镑收购维珍移动(VirginMobile),创建一家集电视、网络、固定电话和移动服务于一身的公司。受此消息鼓舞维珍移动的股票上升了8%,投资者希望能有其他移动公司加入竞价,或NTL能提出更诱人的价格。按照此份报价的条款,维珍移动的股东可以323便士/股的价格出让手中的股票,或以1:0.09298的比例换购NTL股票。维珍集团的老板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将持有NTL公司14%的股份成为NTL最大的股东。布兰森已经向NTL表示他愿意交换股权,交易完成他可能还会获得部分现金。
招商证券
3IP网络的技术特点及相关技术的发展IP网具有良好的网络互联功能,无论是X.25低速网络还是ATM高速网络,无论是以太网等广播介质网还是DDN点到点通信网络,亦或无线卫星信道,IP协议都能很好地在上面正常运行。正是IP协议良好的适应性,使得IP协议得到广泛应用,成为Internet的支撑。IP网络技术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分组/包交换网络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通信网络技术,它对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要高得多,通信费用则低得多。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为用户的每一个呼叫建立一个连接的技术,但建立一个连接,无论它是否通信,将一直被一对用户合用而不能被其他用户共享,实际上是一条专线,因而其具有特定的带宽和
信息化社会,数字化生存,全球网络时代伴随21世纪的脚步已经到来。网络将成为驱动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作为网络的代表——Internet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在新世纪里,Internet爆发出的能量必将以几何级数的膨胀速度影响整个社会。截止1999年6月,世界互联网用户已达1.9亿。我国上网人数达400万,居世界第7位,预计1年内将达1000万;5年左右,中国互联网用户数会跻身世界第3位。作为拥有8000万用户,列世界第一位的中国有线电视(CATV)网,由于有望在这个网络时代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