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玛雅预言的2012为世界末日,未为可信,然而对广电运营商来讲,2012决不是轻松的一年,这一年将承担着改革的强大压力,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已经扩大到全国,电信运营商开始在试点城市等地布局,广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各地运营商压力巨大,感觉“被试点”,国家网络公司要在今年组建,能否顺利组建成功又是一个未知数,技术落后了多年的广电在面临竞争危机的时候显得捉襟见肘,呼吁广电改革发展的声音渐高,严峻的形势也迫使广电重新审视自己的行政及技术路线,开始改革。
多年来的积累,广电面临着诸多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先从最先面临的十个挑战说起。
181号文件——广电给自己创造困难
广电总局下发了《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号)文件(下称181号文),把被封杀的互联网机顶盒一纸文件扶正。尽管业界把这个消息看成是利好消息,然而这样做,广电无异于自掘坟墓。
互联网机顶盒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用户吸引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不是总局一纸禁令封杀了IPTV,那么广电网络早就被IPTV搞破产了。现如今,又推出允许互联网机顶盒发展的文件,尽管规定了互联网机顶盒只能连接唯一的互联网集成平台,实现了节目源的可管可控。从大局来看,互联网机顶盒的成本远远低于互联网电视,方便用户实现了IPTV的功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且规定在终端方面,在三网融合试点地区有计划的投放,不得擅自扩大投放区域范围。这样一来,总局既实现了开放,又实现了管控,看起来实在是好事一桩,然而,对于广电来讲,伴电信如伴虎。侧卧之榻岂容老虎安睡!老虎毕竟是老虎,风险出现的早晚而已,而一旦出现风险,那么对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冲击将是致命的。
风险的出处在终端。假如我们已经把这个风险完全控制住,我们有计划的进行投放互联网机顶盒,假设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然而随着投放量的增大,用户就会觉出IPTV的确比数字机顶盒要实惠很多,并且投放量越大,用户体验时间越长,反应会越强烈,广电平移机顶盒的行为并未得到多数用户认可,尤其是在模拟用户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地方,甚至都是反对的声音,如果这群用户看到左邻右舍有更实惠的IPTV可以选择,而他没的选择,他就会投诉,为什么会有三六九等,为什么不能自主选择,社会公正性何在?投诉的多了就会成为社会问题,如果再有激进派,带头质疑,那这件事情就会浮现成现实的公共层面的社会问题。如果好事者众,那么这件事情就会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点,如果各地都出现这种爆发,我想到这种时候,就不是你一张嘴能够说的清楚的了。
如果说上述情况过于危言耸听,那么还有一种情况一定成为事实。在用户存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IPTV机顶盒广泛发展,那么就是侵吞了广电网络公司的地盘,而且损失会随着IPTV发展而增大,时间越长,广电的数字机顶盒地盘的损失会日益增大。因为广电的高清节目,所谓互动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说仅仅是在没有对比下的自娱自乐,自我满足的产品,有竞争力但不足以吸引用户。我相信将会有绝大多数的用户选择IPTV机顶盒,也许等不到那个时候,广电就破产清算,被电信兼并重组了。
这个根本不是危言耸听,如果IPTV的价格不是远远超过机顶盒,从价格上和广电机顶盒划清界限,那么IPTV在用户体验上,在实惠性上,比如网络套餐,都有广电机顶盒难以比拟的优势。既然老虎都放出了笼子,想再关回去是不太可能了,广电必须积极应对。
体制仍是制约广电发展的根本原因
广电集团实施的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最早追溯到1985年,然而在其后发展的20年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思路,造成了事企不分,政企不分,到2004年广电在新规的束缚下错过了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没有及时解决四级办台条块分割的局面,而电信早已打破垄断,借助互联网的推动迅速发展。从此以后,广电产业远远滞后于电信业的发展。甚至到目前为止,很多问题继续“拎不清”。
早在2001年,总局就提出年内实现台网分离,并组建省级和中央级的网络传输公司,然而时至今日,在三网融合的促进下,在电信的竞争逼迫下,改革进展依然缓慢,各省级有线整合今年才基本完成,很多还只是行政名义上的,格兰研究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完成挂牌的省网有25个,其中基本完成整合的只有15个左右,其余10个省的整合依然在推进中。在已经整合完的很多省级公司只是表面上的整合,河北有线网曾有人士撰文指出,大部分地方有线公司就是地方广电旁边加了一块牌子,整合后,地方广电局长还兼任有线公司经理,内部业务更加混乱,各地技术方案都不一样,机顶盒不统一,平台不统一,收费不统一,传输节目不统一,这种“大跃进”式整转,模糊的技术规范,必会给全国一体化的进程带来麻烦。
总局蔡赴朝经过调研后结果是目前国家级网络公司组建条件依然不成熟,但在不久之后12月初仍然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12年底实现一省一网,同时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很明显,要在一年内实现这个目标面临很大困难。
广电网络面对电信的竞争战战兢兢,然而,三网融合试点通过,内容服务和播控牌照被授予了电视台,这就使得广电网络和电信以平等身份面对电视台的核心播控资源展开竞争,出人意料的是,跟广电网络合作多年的电视台抛弃了兄弟,投入了电信的怀抱。华数励怡青就呼吁,网台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不要抛弃兄弟。
随着三网融合往前迈进,广电的三年保护期的临近,给广电网留的时间并不多,而现在和电信进行竞争的主体还不存在,只能依靠政策的保护和地方广电的自己努力来争取生存的空间,不容置疑,地方广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日子将非常难过,而作为整合的网络,整合的过程甚至成了分红的闹剧,整合的大量陈旧设备都充当了资产,给整合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然而即使到最后很顺利的整合成国家网络公司,在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毫无经验的尴尬,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是个未知之数。也许正如一些悲观论调说的,如果不尽快深化体制改革,广电难逃被电信重组的命运。
标准的制定是广电发展的关键
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不是他的赫赫战功,而是他主导制定的《法国民法典》;秦始皇的伟大成就也不在于修筑了万里长城,而是统一了中国的度量衡。源远流长的标准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当今世界,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深刻认识标准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从性质上看,标准是规范市场经济客体的“法律”
标准的本质是统一,它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的统一规定;标准的任务是规范,它的调整对象是各种各样的市场经济客体。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包含主体和客体。主体是人,包括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所有组织和个人,它们的行为靠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客体是物,包括市场上经营和交换的成千上万种产品与服务,它们则依靠标准来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标准具有鲜明的法律属性。它和法律法规一起,好比车之二轮,鸟之两翼,共同保障着市场经济有效、正常运行。根据标准的约束力,我国把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就强制性标准而言,它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法规;而后者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也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二、从地位上看,标准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经济全球化浪潮使标准竞争上升到了战略地位。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各自的标准化发展战略,以应对因经济全球化对自身带来的影响。欧盟、美国、加拿大的标准化战略在2000年前后相继出台。日本为了应对标准竞争,在2006年由首相亲自组织研究制定本国的国际标准综合战略。世界格局瞬息万变,标准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充分认识标准在国际竞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贯彻实施标准化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实现产业和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面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挑战和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要求加强重要技术标准的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把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有15处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充分说明,标准化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意志。
三、从作用上看,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宏观层面,标准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局。标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只有执行严格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标准,才能从源头促使企业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和预防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在,我省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研发和执行环保技术标准和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推动科学发展。
在微观层面,标准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的依据,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正如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在总结日本质量管理经验时说,“没有标准化的进步,就没有质量的成功。”相反,如果标准低,即使产品百分之百符合标准,其质量也不会高。以海尔为例,自1984年创业时起,海尔的各项产品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其中很多指标也优于世界先进国家标准,如冰箱外观,国家标准要求1.5m以内看不出划痕,海尔要求在0.5m以内。海尔的成功证明,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标准是质量的前提,只有抓住了标准这个根本,企业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从全球经济形势看,标准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随着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的推进,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WTO对关税和配额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作了限制,发达国家往往利用标准的合法性和隐蔽性,作为新型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手段,达到限制他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具体体现在标准涉及的技术指标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苛刻,修订越来越频繁,发展中国家一般很难达到。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由标准引发的贸易摩擦还会不断加剧,要实现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产品就必须跨越标准这道“槛”。国家质检总局统计表明,2006年,我国有31.4%%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以标准为代表的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
五、从发展趋势看,标准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决定着市场的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标准也是一种游戏规则。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标准先行的特征尤为突出。通过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实现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故有“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之说。由此可知,标准竞争已成为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又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二十一世纪,标准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唯有加紧完善以专利和技术标准为依托的自主创新体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综观标准竞争局势,国际国内反差巨大。一方面,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不遗余力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ISO、IEC等国际标准组织秘书处有一半以上被德、美、英、法、日五国瓜分。另一方面,技术标准的缺失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受制于人。我国DVD制造企业“1美元利润”的尴尬,就是因为在技术标准和专利上没有话语权。
归根结底,百业发展为大,标准是为基础。它是企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法宝;它是国家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保障。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定要重视标准。(http://www.cqn.com.cn/news/zjpd/zjlw/221786.html)
六、广电标准之困
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有地面、有线、卫星三种方式。卫星传输的行业标准我国2000年就已确定使用欧洲DVB-S标准。有线传输2000年前后形成国内市场,由于当时我国未能开发出成熟的、可以产业化的技术,国家广电总局遂将欧洲有线传输DVB-C确定为行业标准并开始试用。仅3年时间,欧洲DVB-C标准迅速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客观上已成为有线传输的“事实标准”。三个标准已经确立了两个,剩下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最后由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双方合作成立了自己的传输标准DTMB。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既然采用了DVB-C标准,就没有自己的有线数字电视标准,针对国内DVB-C标准下的有线数字电视的网络改造标准以及统一CA标准的制定成为建立自己有线数字电视标准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发展机会,然而,标准之争,牵扯着巨大的利益,复杂情况难以言说,又上演了当时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标准之争的一幕。不太熟悉清华和交大地面标准之争的情况的可以去参阅相关文件。这里主要谈一下时下最关系有线数字电视命运的双向网络改造和统一CA标准。
标准的制定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标准战略和国家利益联系起来,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的位置。面对一个充满利益诱惑的市场,在数字电视标准制定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阵营纠葛。此外,各方对于国家标准的认识,标准制定的原则,与其它标准的区分,体制的保障等方面的认知不足都严重干扰着最终标准的出台。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了十年,发展用户一亿多户,平移超过一半的有线模拟用户,然而照搬照抄欧洲标准的弊端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问题表现的愈加明显。以H.264的专利费为例,如果营商的用户超过10万,H.264将向运营商开始征收专利费;如果用户的下载超过了12分钟,那么,也开始需要向H.264交纳专利费。以中国移动为例,若使用H.264要缴纳专利费近10亿美元。对于此我们提出自己的AVS标准与之抗衡,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成熟。在机顶盒终端产业上,H.264的使用也非常广泛,这在将来也是一颗巨大的地雷,须尽快拆除。
同时在数字电视终端上,因为欧洲DVB标准技术封闭性也使终端的发展暗无天日,在这种封闭技术下采用的CA技术把整个数字电视终端(机顶盒和一体机)捆绑起来,甚至捆绑住了整个有线数字电视行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在于CA属于“见光死”的技术,无法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运行,而数字电视终端的发展的要求必然是开放为前提的,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然而CA在国内普及型发展,通过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已经紧紧的捆绑住了整个广电行业,寄生在广电的身体里,最终必将耗尽广电的最后一点营养,葬送广电事业。有一篇文稿对这种封闭性带来的危害和困境做了相对清晰的阐述。https://www.asiaott.net/2011-12/13-83128.html)
总局部门已经意识到缺乏CA标准的危害性,已经着手制定新的CA标准,想法总是好的,然而旧有的CA集团势力是庞大的,生死之争必然拼死抗衡,让新的CA标准很容易受到裹挟,通过国家之名,为旧有CA集团搭一个新的保护伞。如果是这样,中国的广电发展必定停滞不前,广电事业必将很快葬送。
双向网络关乎互动业务能够顺利发展的管道,技术架构先进性与成本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网络标准取舍面临的主要矛盾。双向网改也是整个标准系统不可分割几乎同时进行的一部分,标准的制定也影响着整体技术架构。双向网络改造标准的制定和CA标准的命运如出一辙,但仅仅是各种盘根错节的利益之争,然而在关于广电生死存亡的前提下,CA标准和广电的命运联系的更为紧密,希望国家领导部门,运营商,各厂商能够以国家利益,广电命运为前提,制定出真正开放统一的技术标准,才能迎来自己的长远发展。
为您推荐
Issuedate:June2008Tablesandcharts:187Pages:146Price:Electronic:£2490.00,$5120.00,€3900.00Print:£1245.00,$2560.00,€1950.00TableofcontentsExecutiveSummaryMethodologicalNotesRegionscoveredHowdatawascollectedDataconventionsCurrency,exchangeratea
主演:约翰·库萨克、桑迪·牛顿由索尼哥伦比亚公司斥资2亿美元打造的《2012》,被称为“《后天》升级版”,该片以玛雅古老预言为背景,讲述了2012年将有一颗名为Nibiru的行星撞击地球,从而给人类带来一场“毁灭性的浩劫”。《2012》中,约翰·库萨克扮演的男主角杰克逊·柯蒂斯偶然间得知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消息,紧要关头他带着家人一路险象环生大逃亡。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让眼前熟悉的家园变成了人间炼狱。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爆发。所有受灾人类都像杰克逊一家那样踏上了求生之路……
DVBCN网讯:2011年4月9日NABshow2011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办,NABshow今年是它举办的第65年了,今年有来自于151个国家的1500多个参展商参加。据DVBCN在NAB展会现场了解到,中国民族企业如同洲电子、数码视讯、四川九洲、北京算通、数字太和等均以创新的特装展位形象的展示最新成果,吸引了海外用户的广泛关注,这些中国民族企业正在积极的制定海外发展战略,通过国际性的大型展会将自己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带给海外的用户,关于NABshow2011的亮点,DVBCN将会为您做专题报道,和您共同学习和交流开阔国际化视野。以下图为CCBN展台在NABshow2011现场展位
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从3月23日(14.95元/股)的高点调整以来,近期调整使估值具有吸引力。我们认为近期广电信息股价调整主要反映了两点,一是市场对三网融合进程的担忧,二是市场总体估值水平的下移。对此,我们分析:第一,市场对三网融合的担忧过度,中国的IPTV仍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广电信息旗下的百视通仍将充分受益于行业高增长。长期而言,百视通“一云多屏”的战略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分享视频服务行业的各个领域的增长。第二,当前的估值已经具有吸引力。当前可比公司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为1.31倍(较之前报告的1.58倍有所下降),广电信息PEG为1.1倍,相对于行业折价16%。我们基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