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与有线的尴尬

2012-01-10 09:28:00来源:中广互联 热度:

2012年元旦前一天,三网融合再次传出重磅消息,国务院对外公布第二批42个试点名单,试点范围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其中湖北与江苏的中小城市大面积入围,大有成为“试点省”之势。从名单出炉后的各方反应来看看,普遍将关注点聚焦于IPTV,而对有线在宽带等新业务范畴方面基本无视。三网融合的双向进入初衷极可能演变为电信单向进入,有线行业处境尴尬!

CNTV独享播控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CNTV已经独家获得了第二批42个试点城市的IPTV播控平台建设权。而在不久之前,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小组专家成员傅峰春透露,广电总局正在协调CNTV与百视通先前建设的IPTV播控平台合并,从根本上杜绝广电内部的IPTV播控权之争。

实际情况是,CNTV从去年试点以来一直在推进各试点城市将IPTV播控平台与其对接,但1年来效果甚微,只是在云南等地实现了突破。而与之对比的是,百视通的IPTV播控平台进展顺利,用户规模则扩大到1300万左右,如果算上各地电信运营商隐藏发展的IPTV用户,百视通实际掌握的IPTV用户该在2000万左右,将CNTV远远甩在了后面。

令人意外的是,从本次试点扩容政策来看,百视通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如果按照现有规划,百视通将仅仅保持上海、哈尔滨、大连和厦门4地的IPTV播控权,其余地区的IPTV播控权都将为CNTV占有。虽然百视通依然可以以内容集成商角色与CNTV一起参与到IPTV业务中,但是市场主导权已经不在其手中,这对百视通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

更加令外界不解的是,在如此“负面消息”出炉之前,百视通刚刚完成了在资本市场的正式上市。在中广互联举办的第17届沙龙“2012广电起航”中,证券行业从业人士愤愤不平表示,百视通上市过程中,资本市场是按照原有政策给予其市场估值的,现在占其70%收入的IPTV传来如此坏的消息,这让资本怎么适应?

事实上,中广互联CEO指出,首批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CNTV负责IPTV播控权”是写入了文件的,只是由于百视通的市场化操作方式与庞大的用户规模使外界认为其不会失去IPTV播控权。但在第二批试点出台之际,总局对上述规定进行了坚决的贯彻,并对之前IPTV播控权建设进行纠正,百视通出局在所难免。

也有业界资深人士透露,百视通在IPTV市场的激进政策酿成了今天的“苦果”,遭到了广电系统内部的激烈反抗。其与电信全方位的合作受到各地有线运营商的反对,另外6家牌照商也乐意见到一家独大的百视通被打压,此次CNTV独享播控权并不是突发之事。

而笔者从消息灵通人士得到的消息显示,CNTV早已建成了IPTV总播控平台,其行政级别也在不久前得到提升。综合种种分析,CNTV独享IPTV播控权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与考虑的。

百视通并非无机会

但是中广研究认为,IPTV播控平台之争很难说尘埃落定,原因主要有:1)在百视通已经上市背景下,CNTV与其合并在操作上非常复杂;2)百视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用户规模与市场运营优势是CNTV不能比拟的,这为其增加了谈判筹码;3)电信运营商在CNTV所倡导的“1+1+1”甚至“1+1+1+1”分成模式下的收益远较百视通倡导的“1+1”分成模式要低,很难讲电信运营商在将来的市场操作中不会偏向百视通。

其实如果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IPTV的播控平台也不应该以行政性垄断方式运营,而应该让牌照方通过竞争的方式让市场来选择,这样整个产业才具有活力。

而某有线运营商著名人士也对百视通持同情态度,认为其市场化操作方式在广电业应该得到鼓励,他给百视通提出了三条建议:1)坚持叛逃政策,坚决走投靠电信的道路,广电是央视天下,不会容纳上海人,上海可以海纳百川,央视只会小肚鸡肠!2)坚持回避策略,回避与广电交锋,特别是央视!3)坚持同盟策略,团结一切被广电排斥的异己,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反对党!坚信自己的路是对的!

而除了IPTV之外,百视通更是在互联网电视上早早布局,特别是在181号文出台之后,百视通携手互联网电视产业链,共同打造互联网电视这一全新产业生态链。

2011年12月13日,百视通(BesTV)联合迈乐数码、杰科电子、SVA上广电、创维、海尔、海信、三星、联想、索尼、RealTech瑞昱、Amlogic晶晨半导体、苏宁电器、淘宝等20多家知名企业,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上发出联合倡议,加强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内容版权管理,共同创建新模式,构筑开放、共赢的互联网电视产业链。

2011年12月31日,在百视通上市揭牌仪式上,总裁陶鸣成表示,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不能把所有业务寄托在IPTV平台上,希望未来布局在新媒体业务上发力,不管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其他新兴技术,利用百视通的内容资源,在先导的技术平台上面发挥出来,让用户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得到不同享受,降低IPTV业务比例。

2012年1月5日,百视通和联想集团昨日在上海共同宣布推出首款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将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视频服务。据悉,百视通和联想合作推出的机顶盒名为A30,内嵌百视通客户端新闻、娱乐、少儿、影视剧、体育、纪实等视频内容服务。产品定于今年春节后上市,在推广中,将借用联想现有的销售渠道,同时也会考虑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这充分说明了百视通对互联网电视业务的重视程度。

如果将目光放的更广阔一些,在电信光网城市带动下,网络视频业务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与IPTV业务是左右手互博的。电信运营商将根据实际的用户反响来调整市场策略,将重心偏向网络视频或者IPTV。一旦互联网电视的产业生态链成熟,百视通并非没有机会。退一步讲,即使百视通在IPTV中“沦落”为CP(内容供应商),依然能够依靠先前的市场运营经验换取商业价值,而这一点恰好是CNTV的弱势。

有线诉求被边缘化

从各方对第二批试点城市的解读来看,广电意志在试点城市名单中并无体现,基本为电信与地方政府主导,甚至在试点名单出炉后,入围城市发出“被试点”的声音,表明广电在第二批试点中并不热心。

根据中广研究的统计,全国IPTV用户数1300万计算,试点地区大概占27%的比例,这意味着全国近3/4的IPTV用户在非试点地区展开运营。

如果将各地电信运营商隐藏发展的IPTV用户统计在内(以2000万计算),试点地区更是只占到15%多一点,这意味着将近85%的IPTV用户在非试点地区运营。

如果单从比例来看,试点确实已经失去意义。虽然总局的处罚力度开始加强,罚款额从上万元增加到数十万元,以遏制非试点地区的IPTV发展势头,但效果甚微。

在此背景之前,此次试点扩容实际上是广电在试点城市名单上让步,对之前发展的“非法”IPTV用户给予放行,以换取电信与广电的IPTV播控平台对接,而广电内部也设想将IPTV播控平台“独一化”,减少内耗,增加在IPTV上的利益分配权。

如果照此思路设计,IPTV将具备大规模用户增长基础。如果进展顺利,2012年中国IPTV用户规模可能达到2500万至3000万用户规模,达到5000万用户规模也是2、3年之间的事,将对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构成实质性挑战。

令人遗憾的是,有线在此次三网融合试点扩容中几无收获,有线所要求的网间结算费用降低、IDC和基础运营商资格等方面,电信运营商并未做出让步,新业务拓展空间有限。而在IPTV具备大规模增长情形下,数字电视这一有线核心业务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这还不算互联网视频与内部的直播星户户通竞争),全面处于被动局面。

如果三网融合最后的聚焦点在IPTV,这表明三网融合所倡导的双向进入初衷极可能演变为电信单向进入,有线行业的处境将极为尴尬!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