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扩容受限IPv6商用

2012-01-04 09:26:00来源:证券时报 热度: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天津、重庆、宁波、石家庄、太原、扬州、泰州、济南、郑州等在内的42个城市顺利入围,加上此前的12个试点城市,我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已经达到了54个。不过业内专家指出,三网融合不仅受制于广电系与电信系的博弈,还受限于IPv6(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的商用进程。

近年来,国家对互联网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中信证券[0.00 0.00% 股吧 研报]分析认为,三屏融合以及物联网等各种端到端应用的兴起,带来了电脑、手机、电视、传感器、家电的各种终端对lP地址资源的需求。

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全球1/4的互联网用户,但仅拥有9.85%的IPv4地址,近年来,我国IPv4地址的年使用数量平均增速为43.7%,远高于19%的全球平均增速。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2亿,我国网民总数则达到4.85亿。“目前,我国IPv4地址枯竭的趋势在加快,势必影响到三网融合产业的实质性进展。”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2013年年底前,我国将开展IPv6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14年至2015年,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实现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与第6版主流业务互通。上述专家表示,这意味着,2012年三网融合产业不会迎来爆发,业内对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过一位分析师表示,预计现有网络升级成纯IPv6网络,至少需要10年时间,但在2015年前后,IPv6网络成熟度已能与IPv4相当,届时,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三网融合产业才可能真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信证券则认为,IPv6启动是大势所趋,从目前来看,不管是电信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还是广电有线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都有望争取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