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中国上网费用高速度低 专家称调查不靠谱

2011-12-28 08:41:00来源:千龙网 热度:

一则“中国绝大部分用户使用‘假宽带’”的新闻目前震惊了内地网民,这份报告指出,超过半数中国大陆用户上网平均速度达不到标定速度,只是“假宽带”。不过这份报告遭到了专家的批评,“这份调查报告不仅没有起码的事实基础,甚至连互联网的知识都没搞清楚!”昨天,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教授、电信专家阚凯力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坦言:“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这种做法简直是混淆事实。”

DCCI:

国内上网费用太高

日前,由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公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指出,DCCI针对办理不同带宽的固网宽带用户进行的上网平均速度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用户上网平均速度达不到标定速度。调查发现,多数用户办理的固网宽带带宽为2M或4M,而2M带宽下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为142.2KB每秒,4M则为232.7KB每秒。全国固网宽带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为199.3KB每秒,与名义速度差异极大。

与此同时,DCCI称宽带费用方面,全国固网宽带用户上网1M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1美元,调查发现,中国大陆网民实际每月为1Mbps宽带的支出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而用户满意度方面,仅不到半数互联网用户表示对目前宽带速率满意。其中对固网宽带表示满意的比例为46.8%,对移动网络表示满意的用户占46.7%,也不足五成。

“假宽带”一词由此而生。一时间,议论纷纷,民怨沸腾。不过,DCCI内部人士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回复,因担心引起断章取义的曲解,因此对报告调查取样方式与其他相关要素暂时不予公布。

专家:

调查不靠谱 宽带很划算

“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两个概念:宽带和流量。”阚凯力向记者分析指出:“报告中,提到国外的数据中,很多都是‘流量’收费,但是中国收费的标准是宽带。我认为按照流量收费本身是不合理的。反而,中国的宽带只限带宽、不限流量的做法比国外的‘划算得多’!”

阚凯力指出,例如打开一个文字页面,但页面附带了不少动漫的广告,那么所产生的流量远远大于文字页面本身,“这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不公平,”他分析指出,“前阵子我们在探讨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垄断问题,这不容置疑,但是根本不是DCCI这份报告所体现的内容。DCCI提到到了固网宽带,是每个用户通过电话线端口实现的,每个用户的带宽是绝对有保障的,而且他人无法使用。也正是他人无法使用,运营商没有动机去克扣,扣了也不会多拿钱。”他补充说明:“当然,除了小区共享宽带、有线电视类宽带则无法保障。”

记者在英国电信官方网站(www.bt.com)上看到,如果以其最低的带宽套餐为例,带宽为20M,每月资费只需14欧元;但是,20MB是下载最大网速,且限制了10GB为最大流量。10GB容量甚小,仅可以看15部电影左右。一旦超过此容量,就必须按照5欧元/5GB的标准扣费,实际上也一点都不便宜。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假宽带”报告遭质疑 DCCI称调查方式不便公布

发本报讯(记者阳淼)在调查机构DCCI发布报告指“中国绝大部分用户使用‘假宽带’”后,电信专家阚凯力昨日表示,“假宽带”风波是网民将怨气撒到运营商身上的结果,他提出了解决网速的四条建议。DCCI方面昨日则回复称该报告的调查与取样方式暂时不便公布。DCCI:不公布是怕曲解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于上周发布报告《中国宽带用户调查》,称超过半数用户上网平均速度达不到标定速度。该报告还指出,宽带费用方面,内地固网宽带用户上网1M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该报告在媒体和网络上引发大量讨论。本报记者昨日联系DC

DCCI“假宽带”调查被指伪命题:数据来自4年前

因为一份报告,“假宽带”成为了网络热词。这份报告名为《中国宽带用户调查》(以下简称报告),由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假宽带”,国内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二是资费太高,内地1M宽带每月费用是越南的3倍,香港的469倍。报告一出,继垄断案后电信运营商再次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IT时报》记者采访报告中提到的中国香港、越南等地宽带用户后发现,宽带实际速率同样达不到理论峰值,而且宽带资费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当然,我国宽带发展水平相对缓慢,这一事实同样不容回避,业内专家呼吁:希望国家宽带战略尽快出台,推动我国宽带快速发展。“假宽带”是伪

BroadcastAsia为中国广播行业展示国际最新科技

亚洲最负盛名的电子媒体技术展会BroadcastAsia2005(亚洲广播及电子媒体科技展)为中国广播行业获得最新广播科技和解决方案,并满足各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平台。据报道,我国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将实现广播网络的数字化。作为我国媒体行业发展的一部分,2010年所有人都将可接收和观看数码电视,而模拟广播将于2015年停止。参加BroadcastAsia2005展会的有900多家国际企业,此外还有来自中国、法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和英国的参展团。BroadcastAsia2005展会于6月14-17日在新加坡举行,主要就媒体内容的创意、管理、及放送进行交流。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个人名片:刘川平,DV作家,导演,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枫丹白露企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电视连续剧《王震将军》《兰花儿》《一路风尘》等编导,电视纪录片《川江号子》《人熊共居》《老李与鸭鸭》《长发男人》《月亮女儿》《DV水日记》《什刹海畔》等导演讲述高清创作历程9月份开始拍摄的电影《天怨》,首先受到了来自摄像机厂家JVC的关注,因为,据JVC所知,使用这款ProHD高清晰紧凑型肩扛式摄像机进行电影拍摄的,刘川平先生应该算是第一位。对于DV爱好者来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