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联通:绑架中国宽带

2011-12-20 08:03:00来源:《小康财智》 热度:

12月2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00050)同时发表声明称,针对国家发改委就宽带接入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公司已向国家发改委提交整改方案和中止调查申请。业内普遍认为,“反垄断第一案”整改结案已无悬念。

在这场大戏上演的过程中,就不时传出一些为电信联通喊冤叫屈的声音,甚至在两公司发表声明认错并承诺整改后,还是有人将其解读为屈打成招。被指垄断,电信联通真的委屈吗?

用数据说话

电信联通涉嫌垄断一事,技术性比较强,这需要对中国互联网接入市场做一些梳理。这个市场可以分为三级市场,包括个人、企业等终端用户,歌华有线(600037)、长城宽带等二级运营商,以及电信、联通等骨干网运营商。一级市场是骨干网互联市场,也就是电信、联通等骨干网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二级市场是骨干网运营商提供给二级运营商的互联网接入批发市场;三级市场是骨干网运营商和二级运营商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互联网接入零售市场。

电信、联通是否具备垄断地位,数据说得很清楚。目前,具有宽带业务牌照和骨干网的只有电信和联通两家公司,并且拥有90%以上的国际互联网出口资源。

而据国内知名第三方数据统计分析服务提供商CNZZ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10月中国网民产生页面浏览量排名前两名的网络接入商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网民使用率分别为60.06%、25.77%,而其他网络接入商的使用份额可谓少之又少,除电信联通和中国移动的使用率分别为9.41%和1.14%外,铁通等其他接入商的使用率均不足1%。

此外,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也表示,已基本查明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企业共占互联网接入市场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支配地位毋庸置疑。

电信主营南方21省固话和宽带业务,联通主营北方10省固话和宽带业务。作为具备绝对垄断优势的两家骨干网运营商,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质量却难以令人满意。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直连宽带为261.5G,仅占两公司拥有的1078G国际出口宽带的24.3%。从互联质量看,两公司2011年1-9月骨干网互联时延为87.7-131.3ms,丢包率为0.2-1.9%,均不符合《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服务暂行规定》时延不高于85ms和丢包率不超过1%的要求,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

南电信北联通的“南北不通”,不仅影响了亿万网民的网速和成本,还使得中国宽带上网速率和成本远远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1年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排名全球第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1兆每秒网速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到四倍。

恶人恶行

当然,仅仅证明其具备市场支配地位,还不能就此断定电信联通垄断成立,还需要看看它们是否利用这种支配地位排挤竞争对手。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电信专家阚凯力表示,国内宽带互联网骨干网只有电信、联通两家,而这两家企业均采取价格歧视,以及采取清理穿透流量的做法排挤竞争对手。

歌华、长城宽带等二级运营商由于没有自己的骨干网,必须租用电信、联通的骨干网容量,向其交“过路费”。这本没有问题,但是面对众多二级运营商,电信、联通依据是否与本公司有竞争关系设立了“黑白名单”,开出差别价码。

据一位二级运营商透露,中国电信给两类用户的待遇差异巨大。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第一类用户的结算价格一般都高达100万元/G/月以上,而没有竞争关系的第二类用户结算价格则一般只有25万~42万元/G/月。甚至在一些地区,二类客户向中国电信购买带宽的价格低至10万元/G/月。

电信、联通抬高竞争对手带宽接入成本这一做法令很多二级运营商难以接受,但因其市场垄断地位,弱势运营商只能另辟蹊径:加价让第二类用户代其购买带宽。这样虽然高于第二类用户的购买价格,但却比自己直接从电信、联通手中购买要便宜很多。这也就是业内盛行的“流量穿透”。

对于“流量穿透”,电信一贯采取的政策是坚决抵制。去年8月份,由中国电信发起的全面清理穿透流量接入行动,至今仍令业界胆战心惊。

据铁通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因为那次“大清洗”行动,从2010年8月12日至9月9日,短短27天,仅广东铁通就爆发了37477件用户投诉,38443个用户拒绝缴费,并且造成28210个用户面临退网。

此外,在这场行业大地震中,除了铁通,移动、长城宽带、地方广电机构以及诸多民营互联网接入商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这一切说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不仅具有垄断地位,而且具有垄断行为。

伤害了谁?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这些垄断行为,伤害的不仅是接入市场的二级运营商,还有下游的畸形产业链。中国IDC市场(互联网数据中心)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中国IDC市场发展至今,虽然市场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但是市场秩序非常混乱。由于带宽接入成本较高,为了增加竞争力,很多IDC公司通常会采取减少技术人员和服务器维护、开发投入,甚至使用PC代替机房等手段,节省运营成本,结果往往造成线路不稳定、安全性差、经常当机等问题。这也是我国IDC市场集约化程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同样不幸的,还有中国亿万网民,不仅上网又贵又慢,而且服务差,有时候甚至有理无处说,有事没人管。办理宽带入户长时间排队,住宅小区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垄断”,等等,此类事情时时都会在人们的身边发生。为什么它们如此傲慢,因为它们有恃无恐。

今天,面对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认错了,但是态度依然是如此从容不迫。两公司均承诺要大幅提升光纤接入普及率和宽带接入速率,下调公众用户上网单位带宽资费水平,但完成这些工作,它们给自己定的时间是5年。

那些受歧视的二级运营商还能再等5年吗?我们真的还要再等5年吗?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中兴通讯独家中标江苏电信IPTV项目

继9月独家获得陕西电信IPTV项目后,近日,中兴通讯再次独家中标江苏电信IPTV项目,整个项目初期规模为10万用户,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IPTV网络,又一次验证了中兴通讯在IPTV领域主流厂商的实力。随着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IPTV业务是构建未来数字化家庭的切入点和基础,是电信运营商实现向用户提供集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等在内的“Triplay业务”的重要环节。开展IPTV业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固网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江苏电信IPTV项目,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包括江苏、陕西在内的首批试点,也是中国电信继陕西之后第二个正式宣布中标结果

王旭东称明年开展《电信法》完善和立法审议

新浪科技讯12月27日消息,在今日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表示,明年将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开展关于《电信法》的立法调研、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王旭东同时表示,明年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相关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的相关立法工作。积极推进《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促进条例》和《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的制定工作。

浅析支持电信业务的新型IP承载网

何宝宏前言从上世纪80年代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到90年代的基于异步传输模式(ATM)的宽带ISDN,直到现在的IP+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人们对融合目标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动摇过。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式融合是现在需考虑的问题。近年来,虽然IP在数据通信领域的应用范围继续快速扩大,但业界一些人也开始对IP技术是否能够满足下一代网络(NGN)所期望的“电信级”服务的要求产生了动摇。笔者以为:之所以选择IP,并非IP技术真的就比别的技术先进多少,而是诸多原因综合的结果,尤其是市场现实使得NGN业务IP化的趋势几乎已成定局。但NGN承载网络如何IP化,IP化到什么程度却值得深入思考

英国最大电信厂商BT拟采用微软网络电视平台

作者:邀月【eNet硅谷动力消息】据外电报道,英国最大固网电信厂商BTGroup将采用微软的网络电视软件,加入全球电信厂商迎击有线电视厂商的行列。藉由微软的IPTV平台,BT拟提供随选视讯及网络聊天、投票、赌博和电玩游戏等线上互动服务,不过,BT并无计画跟进美国SBCCommunications等电信厂商,以微软IPTV平台提供有线电视频道的打算,反之,BT拟整合微软IPTV技术与BBC的免费数字节目播送平台。尽管微软IPTV平台喜获BT相挺,然而先前却陆续传出不利消息,5月欧洲电信厂商Swisscom表示,将延缓推出与微软合作的网络电视服务,据了解,原因出在微软的技术问题,而6月时澳洲最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