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应对新媒体冲击,成为传统电视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技术变革的角度探讨电视传播的未来格局以及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态势。
新技术环境下电视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普及,电视的传播模式必然受到冲击,传输渠道将更便捷多元。据Editor & Publisher 近年来的研究,大约1/3在线新闻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作为电视节目骨干的电视新闻更是首当其冲。在网络新闻应用量激增的前提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大大下降。
在新技术环境下,电视媒体也有着新的发展机遇。虽然传统地盘已被互联网所蚕食,但是电视媒体同样也借助技术融合进入了网络领地,获得了更多元的传播渠道,延伸了电视市场空间,为电视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宽带基础建设以及3G无线宽带的普及,专业视频新闻网站出现。央视、凤凰卫视等融入网络平台,创建了中国网络电视台、凤凰网等,向网络视频市场延伸自己的品牌。电视、网络、手机媒体“三网融合”,将电视内容与新传播渠道相结合,大大拓展了电视的传播范围。
电视媒体除了具有长期积累下来的制作经验和强大的内容优势外,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挖掘潜在的目标受众市场,有效融入新媒体平台,打造新的传播阵地,这样才能使电视媒体不失去原本占据的主导市场。
英美新闻界关于电视未来的讨论
新媒体对传统电视的冲击不可逆转。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无线网络全覆盖势不可挡。未来十年,电视传播格局会发生巨变。关于这一话题,美国新闻界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提出:“二十年内,电视网的概念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个性化定制的网络化内容体系。”大家认为“起居室”、“频道”、“遥控”这些概念都过时了。根据一项面向50位电视专家的调查,2030年电视会是什么样子,专家们给出了十条预测:
1.频道的概念将消失;2.告别传统的遥控模式;3.荧屏将随处可见;4.30秒广告成为历史;5.消费者深度介入;6.可虚拟性地一起收看;7.闻得着的电视;8.个性化定制内容可贴身传播;9.半业余的内容生产将获得生存空间;10.创意变得至关重要,创作者将为之殚精竭虑。
英国《卫报》与红蜂媒体(Red Bee Media)共同组织了一场关于“电视的未来”的专题讨论,有专家指出,电视机与个人电脑将合二为一,媒体融合向传统电视服务商提出了挑战,将迫使媒介公司解决如何使这一新面目的电视获得生存之基,电视服务商正在努力重构电视传播模式,使之像互联网一样更具互动性。有专家指出,社会化网络将改变受众接近电视的传统方式,传统的电子节目预告将被自主定制和社会化网络中的同侪推荐所取代,Facebook可以帮助广播形成一个互动讨论环境,依托于电视内容的社会化网络收视群体将成为电视广告的目标受众;新的电视生态系统以及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都将因此被改写和重构。电视界将不再是传统的控制了从内容产制、广告到营销的垂直整合广播服务商,它将建立一个新的生态体系,横向整合电信服务商、广播服务商以及其他运营商。但也有专家提出,即便技术变迁为公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收视渠道,但是传播内容始终是首要因素,节目编排、播出内容以及吸引观众的服务始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
1.多终端收视和即时传播成为现实
首先,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受众将更多通过移动平台收看喜欢的电视新闻节目。其次,移动平台以网络为依托,观众可以随时选择任意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打破传统电视新闻的时间限制。因此,随时随地收看电视、并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定向接收是必然的趋势。
2.电视新闻节目概念将被泛视频信息流所替代
电视新闻来源必将更加丰富多样。原本只是信息接收者的广大受众,已经逐渐开始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成为各大媒体新闻来源的巨大资源。例如,随着微博技术的成熟,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将目睹的新闻事件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这种发布方式的直接性、现场性是传统电视新闻无法比拟的,必将使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
3. 受众参与将进一步增强
受众在网络发达的背景下消费电视节目,主动搜寻、即时互动成为收视中的常见现象,这将革命性地改变电视消费的形态,必然反作用于电视节目的制播,改变电视节目的生产模式。例如杭州电视台的《直播12345》节目通过跟踪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投诉,将投诉过程直播,并且作为一个全媒体、开放式的平台,除三屏(电视、网络、手机)互动、多点直播外,受众还可以随时参与到与主持人、嘉宾的对话中。④在未来的电视新闻播出中,受众既是观众,又是评论者,甚至能扮演节目制作人,个人制作新闻视频并借助网络传播,还可以在评价、推荐分享、智能化搜索等方面构筑多层次的交流平台。
4.新闻制作技术的立体化
台湾“动新闻”的出现,充分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魅力。虽然备受争议,但能够真实地展示出现场的情景,降低新闻制作成本。在民生新闻中,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演员再演一遍的方式制作;如果采用虚拟技术,用动画制作,可重塑当时的情景。随着3D技术的发展,未来电视新闻可以在3D环境下播放,因此,可以使用3D模拟制作,增强现场感、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
5.收视将实现个性化订制
未来的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获取个性化的资讯。对于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来说,这种需求意味着需要重构节目制播理念和模式,对事件进行更充分、更独家的报道。因此,面向未来,电视媒体要在节目栏目化、栏目频道化、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实行全媒体化、个性化经营,根据分层理论和多元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⑥此外,基于强大的网络检索功能,公众会寻求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的报道,新闻编排策略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结 语
未来电视媒体将全面融入数字化网络体系,传播渠道和消费方式都将改变,从而引发节目制播和节目编排方式的变革,节目形态会更加强调延展性,报道更加强调全方位性;节目编排模式将更加灵活。在内容方面,通过融合多媒体技术优势,未来的电视新闻要做到声画俱佳、场景直观、细节生动,以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感吸引观众。⑦唯其如此,才能满足受众苛刻的信息需求。
为您推荐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上海文广)又一次成为首个吃螃蟹者。“这是国际足联第一次放出网络数字传播版权。”1月24日,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对记者透露,上海文广已买断“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在中国的网络数字传播版权,也是该赛事唯一的中国大陆地区宽带和无线合作伙伴。据张大钟透露,上海文广不仅将在其两个新媒体项目——宽频电视(以个人电脑为接收终端的宽带网络视听业务)和手机电视上播放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事,还将派出专业的“网络记者”和“手机记者”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引进重要节目的独家版权,被张大钟和上海文广视为传统广电传媒在进军优势并不明显的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策略。初吻“世界杯”“我们用了数
“这是国际足联第一次放出网络数字传播版权。”1月24日,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对记者透露,上海文广已买断“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在中国的网络数字传播版权,也是该赛事唯一的中国大陆地区宽带和无线合作伙伴。据张大钟透露,上海文广不仅将在其两个新媒体项目——宽频电视(以个人电脑为接收终端的宽带网络视听业务)和手机电视上播放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事,还将派出专业的“网络记者”和“手机记者”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引进重要节目的独家版权,被张大钟和上海文广视为传统广电传媒在进军优势并不明显的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策略。初吻“世界杯”“我们用了数千万资金购买该版权。”张大钟告诉记者,“这也是国内最大一个涉
近年来,网络电台发展迅速,网上以网络电台为载体,组成的社团特别多。大部分参与者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他们年轻,很有朝气和想象力,电台的包装设计、节目起名、内容策划都是学生们自己完成的。据说,网上的动漫类BBS当中,聚集的“电友”则更多。互联网小电台节目内容大多是流行歌曲,也有一些传承校园文化,做原创文学,选大学生身边的话题的节目。有些是以调频级的音质播出的,效果很好。因此很受欢迎。一些高校支持校园网上众多个人小电台组织起来办网络电台,如交大的上海的网络电台CNM得到学校和媒体学院就陆续给的十几万的资金支持,每天都有2小时的自办直播节目,2004年CNM对交大BBS八周年大型学生聚会进行视频直播,有
不久前国际广播电台才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国际一起获得了手机电视的牌照,但他们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我们从广电总局得到的批复,并不局限在IPTV或手机电视这一两项具体业务上,还涵盖了网络音视频、数字电视等目前所有新媒体领域。”国际广播电台多媒体办公室有关人士向记者强调,未来在新媒体领域具体的操作方案,台里正在加紧研究相关规划。按照国际广播电台的构想,将把其多年来在音频、视频、报刊、网络上积累的资源进行整合,首先以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的角色涉入。“虽然名称里有‘广播电台’四个字,但是我们旗下拥有音视网报刊多层次的内容,而且还在国际领域内容提供上具备领先优势,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很多国际节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