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在今年《求是》第14期上,发表重要文章《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给IT信产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什么在《求是》上发表?“求”追求、探究;“是”,真也。《说文》引申为真谛、规律、本质。但是许多人士乃至业内公众、业内专家,都说总理说的是真话,但也是被大家说了无数次的话,至今也没搞清楚广电发展的最大障碍到底是什么?在笔者看来,表面上说的是体制,实质是技术不能适应体制,只有透过现象去看清本质,才是真“求是”。
一、体制是个不变量
业内外人士、公众、专家、学者、教授、领导,都众口一词直指,广电的“体制问题”是我国三网融合的一大障碍。我们反问一句凡持此类观点的人,你们认为要什么样的体制才不至于成为我国三网融合的一大障碍?大都是目瞪口呆,很难说出个一、二、三来。国家的体制是在一定时间或阶段内规划和制定的,在一定时间或阶段内是不可变更的,决不可能朝令夕改。
1、什么是体制?
所谓体制,是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形式的总称。广电系的体制说的直白点“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也就是行业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而电信系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以工信部为核心集中、垂直的管理体制。
电信的属性:电信是纯企业,是大型国企,是以经营性盈利为目的的唯一性。所以是一张全囯性的大网,与当地政府毫无关系的严格的分级管理。各省仅保留纯行政的电管局部门。
广电的属性:广电是党和国家的喉舌,隶属中宣部主管。所以,一是具有国家垄断性;二是国家负于的宣传职能具有的公益性;三是具有服务获取合理盈利的经营性;这三种属性就决定了广电的地位。各地都有广电局是政府执能部门,国家广电总局也是双重管理。
2、不可变的是体制
国家在意识形态和信息安全的政治需要是决不会改变,这是国家上层建筑问题,广播电视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宣传工具。国家需要一个宣传喉舌的舞台,而无论文化产业的舞台、其他产业的舞台或者电信产业的舞台怎么动摇、改革、改变,这个最高意识安全领域的舞台绝不会动摇。不要说下一届,就是再下一届也不会去动摇广电系的这一根本属性。
(1)四级办广电
众所周知,我国有线电视是自发于闭路电规,而后广电行业实行“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政策,即将有线电视网大致划分省、地、市、县级传输网,号召执行一地一网、一城一网的网络建设,这样的体制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在数字电视整转以及三网融合的今天也是正确的,从上到下不应去否认、抵毁、怪罪“四级办广播电视”的体制、政策、功绩,怪罪它的“散、乱、差”(这是強加之罪)。广电就是一级一级的属地管理,这是国家政治体制的必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当地新闻谁又能剥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障党和政府对广电系统的宏观调控扎实有效,籍以保证舆论导向正确;如何保障制作出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如何增强经济实力,构建强势的主流媒体;这三个问题是未来广播电视生存、竞争与发展的三个支撑点。这种体制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政令畅通,结合当地实际,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人、财、物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促进和繁荣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样的体制,谁能打破和改变。不要说下一届,就是再下一届也不会去动摇党和国家的各级地方基础。
(2)监管体制
很多人想让国家建立一个高于广电和电信管理部门之上的协调、监管机构。这可行吗?绝对不行,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有中国的国情。在舆论导向上在网络的安全上严保党和国家绝对正确性和安全性,这样的重任只有广电莫属,又起能傍落他人。试问高于广电和电信管理部门之上的又是什么部门?是中宣部还是国务院,这可能吗?决无可能。广电和电信管理部门自我拨高出一个部门,这不符合简政原则;况且这个部门行使的是什么性质的权利,归属监管,监管政治、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安全或者市场;最后这个部门是中宣部管,国家管,协会管,民间管,集体管还是向武汉一样轮流坐庄管理,还有什么横向监管、中立监管。诸如美国的FCC、英国的OFCOM、法国的CSA和ARCEP,借鉴它们都会是水土不服,国情不容。这个最高意识安全领域的舞台绝不会让第三方来管辖。不要说下一届,就是再下一届也不会去动摇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石。
(3)台网体制
国函〔1998〕33号文规定:“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管理,应严格实行政企分开,成立企业化的广播电视传输公司”。这就是所谓的体制改革:政企分离、事企分离的“台网分离”。2010年3月22日,张海涛副局长在CCBN主题报告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台和网两个积极性,台网联动,共同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我们放眼全球,世界著名的电视网(不论是有线电视网、无线移动电视网还是卫星电视网)都是在通过收购、合并将内容制作与传输渠道联合起来以增加各自的竞争实力,而中国的广电系却在努力的“台网分离”,“台网联动”。台网体制可有三种组合体制共选择,总的来说三种体制的实施对数字电视整转和三网融合的推进有影响但不大。不过“台网分离”,“台网联动”则是要把内容和网络被分别孤立,这样的体制实为不利,从十多年的实践和现今三网融合来看,应该重新思考是分离、是联动、还是联(融)合。像罗小布所直言:“笔和手要在一起不能分,台网要融合,而不是分离,否则就动摇了整个笔杆子”。不然就会向电信一样撤销各级的广电局,谁会赞同这样的体制,让广电系的三性变一性。所以体制是一个不变量,不要说下一届,就是再下一届也不会去动摇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属性。
二、利益也是个不变量
1、行业内部间利益
行业内部间有利益纠葛吗?有!因为是四级办广播电视,现而今的四级非以前的四级,现为中央(总局)、省、市(地)、县四级,是双重管理,在业务上是重直纵向管理,一级管一级,上级管下级;在市场运营上是横向管理,受地方行政辖区管理,各级是独立核算,地方财税,为各地方辖区服务,各级广电行政领导任免由各级政府人大任免,地方说了算。由此不难看出利益是横向的,业务是纵问向的,可以共享(都是有偿服务)。
广电系自身的传输媒介又多达四种,卫星电视、CMMB、无线(移动)电视、有线电视,这四种传媒利益平衡无不触动广电系内部的敏感神经,一定要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缓有急。笔者认为广电系在四种媒介中重点是有线,以有线为主,其它都是辅助,填空补缺,调料和葱花。这些利益都是相对固定的,是不能隨意打破的。
现今整合就用行政(体制)手段去打破相对固定的利益,怎能无障碍。假设体制是可变的,现行的技术是永恒不变的,那会是个什么结果呢?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广电在艰难地爬行。整合,说到底是你动了别人的奶酪,小举一例,下面要一颗螺丝钉,一米线都要省公司层层批,下面还有积极性吗?人、财、物全部统到省公司,这样垄断的腐败最容易滋生,也是可怕的。现行技术上的小孤岛又怎么联网,所以行业内部间利益也是个相对的不变量,不能隨意去侵占。
2,部门间有什么利益
三网融合在中国已经提了10多年,但因为涉及广电和电信两个部门、两个行业的利益之争,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三网融合造就的新业态、新产业的巨大“蛋糕”,电信系和广电系都想独食,各自站在行业利益以及部门利益之上去争抢“蛋糕”。电信系和广电系同属IT信产业,是IT信产业的两个分支,各自侧重不同,所以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其中工信部占尽了宽带技术出口、网关、资费结算和资金优势,但广电总局对于节目源的控制,让在先进的技术和在强大的资金都无计可施。因此,广电总局抓起手中的“宝剑”斩杀竞争对手的产业优势,好让自己的产业能站住脚。工信部也要求参与到监管之中,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产业保驾护航,谋求长远的福祉。而广电总局坚决不放权,总想以自身的某一种职能作为挡箭牌来阻滞改革,拒绝市场竞争,同时又需要工信部的渠道来推广自己的市场,表现为颁布许可证、牌照、入网证等。而这些资源正是三网融合需要的资源,部门之间的限制会阻碍三网融合的推进,因此很有必要消除行业及部门之间的壁垒。发改委史炜指出,“如果站在广电的角度,三网融合肯定是新媒体;如果站在电信的角度,三网融合肯定是增值业务”。显然三网融合的“死结”不在于双方的体制,这与体制毫无关系,是和各自利益密不可分。在三网融合中实际上这两个部门的利益也是相对固定的,是不会因体制而发生变化的,在三网融合中电信系和广电系在技术上互有优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各自发挥所长,相互谦恭合作,重新定位,共同去服务于老百姓,才会有两个部门各自的最大利益。但广电在现行技术上不能给力不能给以双方利益均衡的保障,弥补不了广电自身的短处,自然不会有共同大方向,只能照旧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三网融合依然充满内耗,利益之争难免。所以,部门之间的利益是个相对的不变量。
三、为什么会怪罪体制
其实大家都知道体制是个不变量,要想变动体制谈何容易,但是可以用它来说事,让它阻挡一阵子,所以广电选中体制,怪罪体制,有其六大原由。
1、广电系老以喉舌垄断自居,但广电自身现行技术的无能,处处事事处于风口浪尖,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历经“九年抗战”,进展沉缓。给党给政府给全国人民总得有个说词吧,于是乎“体制”就成了挡箭牌,“体制”成了广电的一大障碍。
2、广电系的技术有它的先天不足,广电是一个点对面的单向树型宽带同轴线传输网。但是广电系死抱着现行技术不放,总是标榜技术不是问题,现行技术很好。于是乎“体制”就成了阻挡现行技术的绊脚石,现行技术就起到了借壳(体制)上市,来愚弄欺骗大众的宣传品。就连工信部部长苗圩都在表示“三网融合最大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于体制性的障碍。”
3、在看整合,为了整合。首先是贬低自己,诸如广电是诸侯割据,一盘散沙,土豆一框,有系无統,什么散、乱、差等等,使舆论哗然,继而宣扬整合,全国要形成一張大网。要成为全国性的第四张大网,不是采用技术(现行技术无能)手段操作整合,而是用大跃进的操作手法,采取行政的整合方针和政策推进整合,那绝对是大欺小,蛇吞象。因为它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在多方受阻后,只能抛出“体制”在阻碍整合的惯用杀手锏。
4、三网融合也已进行了十多年,实际以近“夭折”。其因在温总理的文中已指出“体制问题是影响三网融合的一大障碍”,此说是广电系长期忽悠的结果,好像总理在帮广电解围。总理暂不知有无创新与时俱进的新技术,但也不赞成体制真是一大障碍的这一看法。所以总理“认为融合的方向与技术路线还不太明确、缺乏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这明明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应该扯不上体制的关系。
5、其实广电心知肚明不是什么体制问题,体制是不变量,而是一个技术问题,技术才是变量,然而死抱现行技术既得利益不放,不是他们没有看到,而是旧的利益或既得利益的不舍中竭尽全力地以各种理由去拒绝牺牲和放弃落后的东西,竭尽全力地以各种方式贬低、底毁和刁难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从而保护个人、小团体以及利益集团的既得私利。数字电视三网融合的技术标准迟迟出不了台就是明证。这也是广电总局一贯的做法,如数字电视采用什么标准,广电系急迫的采用了DVB标准,囯标AVS被排斥在外;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都还是乱糟糟,现又要第二批三网融合城市开始试点。目的“乱”中取胜,什么东西都是让你既成事实,最后还是只能扯起“体制”这块遮羞布,去堵公众的嘴。
6、广电的数字化三网融合覆盖并历经了三个五年计划,至今如陷泥沼。为了应对与电信系的竞争,国家已让广电先行,但时日还是有限,广电系不得不采用“拖”延战术,让广电在数字电视、三网融合、整合、特别是全国性的第四张大网建设上以“拖”待变,“拖”得先机。于是仍然要抬出“体制”这块挡箭牌,把忽悠和謊言宣传成众口一词的真理,居然每每还能打动上层和公众。
综上所述,体制真有如此大的障碍吗?许多网友就直言了,制度是党定的,行业是党领导的,为啥就弄不顺呢?弄不出个好体制?
四、“技术”碰撞“体制”
能影响到广电产业发展的因素剖多,诸如:政治、体制、政策、经济、资本、利益、节目、市场、竞争、技术、运营、管理、人才、服务、领导素质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注意:本文说的是“最大障碍”,笔者概括最主要并集中在体制、利益、资本(金)、技术这四大要素之中,这也是温总理撰文求是的真谛。在这四大要素中,笔者认为:“体制”、“利益”是两个在一定阶段不能隨意改动的不变量,资本(金)和技术是两个可变量,资本(金)只有多少是个变量,就不说了。这里将体制和利益合并为一个不变量和一个变量(技术)。当“技术”碰撞“体制”时,是去怪罪不变量“体制”不适应可变量“技术”呢?亦或是去怪罪可变量“技术”不适应不变量“体制”呢?显然只能去怪罪后者,而决非是前者,所以技术才是广电发展的最大障碍。
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笔者所阐述的“最大障碍”是体制和技术,让我们在进一步的剖析到底是什么让大家和公众不大情愿的认同“技术是最大障碍”,对体制一说留恋有佳。
(1)体制和技术这两者的关系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矛盾的双方,无不在这一矛盾体中。体制和技术绝非是基础和表象,皮毛关系,技术也绝非是体制的附属物。在一定时间或阶段内体制是基础,技术是动力,相互是可以转换的,要看矛盾的主要方,不可能不变化。在现阶段,体制这个基础不是主要矛盾,而是次要矛盾,而主要矛盾是技术。在另一阶段可能会变换为技术是次要矛盾,而体制成了主要矛盾。例如:原始社会是石器时代,工具(技术)的进步才使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技术再进步就进入了封建社会;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岀现工业革命,将社会推向了资本主义。如果工具(技术)不进步,那人类会永远是原始社会,哪能有今天的数字电视。笔者认为现今的主要矛盾和障碍是技术而非体制,更不是什么皮毛关系。
(2)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前进的源动力。生产力是指社会成员(广电营运商、设备制造商、人民大众)共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能力。不可一叶障目,看不见能力(技术)。生产关系是指劳动者(广电营运商、设备制造商、人民大众)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产业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这是颠仆不灭的真理。笔者认为应该做与时俱进技术的航海者,航海者虽比观望者和旁观者要冒更大的风险,但确有希望到达彼岸。
2、现行技术滞后不适应体制
从历史看,每一次大的变动,都源自媒体或媒介技术的重大技术变革和创新。比如,从黑白到彩电,从无线到有线,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2D到3D,从一网到三网等等。四级办广电的体制在模拟时代的技术是适应的,广电人很是留恋。现广电的体制变了吗?没有。数字时代的技术(仅为模转数)变了吗?也没有。既然都不变,也就是说技术未能与时俱进,当然也就不能适应体制的需求。从国外看,数字时代的技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世界性的难题,无从借鉴。电信系是先天的交换网,点对点的双向双绞线传输;广电系呢,是先天的树型网,点对面的单向宽带广播式的同轴线传输。这是电信和广电在出生时所带来的,难以改变。广电的先天不足,能否后天补上。能补上就是在与时俱进。笔者相信,能。弥补了的广电技术就能适应体制的需求,才能为广电体制服务。然而,至今都普遍认为“三网融合最大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于体制性的障碍”。老是标榜技术很好,技术不是问题,技术不会阻碍三网融合的发展,在技术应用上已迷失了方向。正如总理所言:“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当然也没有广电的发展。
(1)新技术如何服务于数字电视整转:由模拟向数字转换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数字整转历经了整整的“九年抗战”,全国整转的用户数也不到二分之一,这是为什么呢?在笔者看来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数字电视本无错,是数字CA惹的祸”。事实是数字条件接收技术落后,无论是有卡CA还是无卡CA都未能与时俱进,都不能适应数字整转发展的需求,用的是老旧落后的设备和技术去建造数字电视的“摩天大楼”,那只能是艰难爬行,就是建成了那也只能是“楼碎碎”或是“豆腐渣工程”、“民怨工程”。新技术要搭建一座桥,一座面对点的“桥”,有这样一个中间环节作过渡,不就实现了从前端的点到用户这点的点对点的传输,这一小小的手术可就攻克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使家用电器设备制造商所生产的机顶盒、一体机、高清电视机等,都能摆脱受控于广电的现有模式,重返家电卖场,向DVD一样全国卖场自由行销,让他们回归本姓而不在姓“广”。这才是真正的统一和开放,所有的家用电器都能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对数字电视的全程全网解扰解密、可控可管,收费完全控制在运营商手里,用户家中只有数转模的转换器(机顶盒通用,市场行销,真开放),收费就会和电信一样“颗粒归仓”,彻底杜绝任何“跑冒漏滴”。这座“桥”就是“中间件”(FTTB在楼道中含软件的硬件,称为局端EOC)。就是用新技术去适用并服务于现行的四级办广电,整合全国大网的体制需求。
(2)新技术如何服务于三网融合:现目前,广电系的三网融合在技术上有:1.HFC+CMTS方式;2.FTTB+LAN方式;3.EPON+EOC方式,又分两类:1)无源EOC:2)有源EOC:方案较多,多是基于调制技术。比如有:HOMEPLUGAV、Moca、HPNA、Homeplug1.0、HINOC、WLAN降频等技术,均将数据信号调制到能在CATV铜轴网传输的某一频段上(有低频45M以下、高频700-1200M、800-1500M);4.全网FTTH“光纤到户”;5.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方式(没实际意义)。这五大类技术在双向改造三网融合中,“最大的问题是从楼头到户内的分配,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这最后100-50米的接入入户问题”,广科院总工杨杰如是说。就是接入技术问题,双向的三网融合接入网也都必须要一中间接入的桥(俗称EOC),但此桥非彼桥,它同时完成两项重任,一是对数字化的三个业务(数字电视、电话、互联网)的全程全网解扰解密、可控可管,收费完全控制在运营商手里。另一是对三网融合带宽的保证,每用户享用100M带宽,点对点的双向同轴线传输,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控可管可信。这个“中间件”就达到了合二为一,一次改造、一次投资、一步到位、一劳永逸,无缝接入跨越式的一气呵成数字整转三网融合的大发展。何愁不能全面适应和服务于广电的现有体制。
(3)新技术如何服务于“整合”
“整合”是体制问题的又一难题。广电系的“四级办广播电视”政策,在数字化与“三网融合”的今天,这一结构屡遭诟病,难以形成全国一张大网。电信是一张网,但也是国、省、市、县四级办通信(固话、手机、互联网),国省市县都是属地管理,市叫本地市内电话,出市叫长途外地省外电话出国叫国际长途,按网间结算,各地相安无事。对比电信系的全国大网,广电也是四级办广电,为什么就不能像电信一样也来个本地外地任选任点呢?那么新技术能否适应和解决这一难题呢?能,这是只有技术才能完善的东东,在好的体制也实现不了。所以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不是体制,是技术,技术才是广电发展的最大障碍。如果辅以相适应的技术,局端EOC,就能实现全国统一开放的一张大网,上下透明也能网与网间结算,逐级实现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控可管的网络。对于特定的广电系而言,笔者到认为“整合”应变为“联合”最为洽当、简化和适应,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就像十省市有线网络公司结盟一样,她开了一个“联”字的先河。“联”是平等,是公平、公正、公开,是广电系内全业务的联合、合作,“联”不会伤害下面的利益。只有利益共享,达到多赢,真正步调一致,上下一心,才能真正体现出广电的竞争力。总理讲:对“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选择好方向和技术路线,第二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对具有战略方向性关键共性技术,要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这一突破,可以很快实现全国一张大网,不是口号式的互联互通,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分级核算。
3、现行技术落后利益突现
(1)新技术平衡内部矛盾
侯自强说:“我发现实际上在三网融合之后,对广电内部的利益分配和体制产生极大的冲击。十年前张海涛提出要2001年实现网台分离,为了什么呢?为了是网可以上市。到了三网融合就发现不行了,如果分离,因为有线电视公司和电信公司是在同一个水平上,所以没有任何特权了,这样有线公司根本无法竞争。播控平台都给电视台,有线电视公司和电信公司一样,他能生存下去吗?于是现在倒回来了,又网台合一、网台联动了,各地纷纷把原来体制打破,回来纷纷建立广播电视台。”无论网台分离、网台联动、网台合一的体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技术,是适应当前体制的技术,正应了一句俗话丑话叫“槽内无食,猪拱猪”。局端EOC,就能实现全国网络统一开放,机顶盒透明通用,全国市场销售,分级管理,内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资源共享,利益均沾。收费和电信一样“颗粒归仓”,互不算计,平等和谐相处一致对外。与百姓也能和谐相处,不因收费引发运营商和百姓的分争,维护和重树广电新形象。潜心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绿色健康的为民服务。这样的技术支撑,又何愁化解和平衡不了内部矛盾。
(2)新技术平衡外部利益
三网融合并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谁战胜谁的问题,不是竞争到最后一家独大,而是相关行业的互利、合作、合进、共赢,最终为消费者人民大众提供更为多元、更丰富、更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最愿意看到的。那么广电系和电信系均应谦恭行事,协同合作,携手前进。就像常说的“刺猬法则”一样,既能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伤害。所以利益也是个不变量,不能隨便改动。但是如果没有好的适应合进双赢的技术,保持双方交往的“心理距离”,双方一样会受到刺伤。如果广电没有这点对点双向同轴线交互的传输网,收费随处都是“跑冒漏滴”,电信系就会想了,假如用广电内部下面向上瞒报来应对外部的电信系,电信系会给你合作吗?这在现有技术上是无法证明广电系的诚信,如此算计就不可能合作双赢。所以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不是体制,是技术,技术才是广电发展的最大障碍。如果辅以相适应的技术,局端EOC,就能实现收费和电信一样“颗粒归仓”,就能实现公开、公正、公平,互不算计和谐相处,合作共进,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不损伤对方利益的“刺猬法则”前提下的适度竞争。唯有新技术能使国家的两个部门,站在国家立场,从国家利益出发,去为人民大众利益服务,三网融合才会有广电系和电信系自身的利益,也能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五、结束语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世间的事无不充满矛盾,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身处矛盾中的多方一定会有变量和不变量这两个基本元素。体制就是不变量,体制是国家规定的,是在一定时间或阶段内不可变更的。唯技术是个变量,技术是服务性的,是可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对现阶段而言,技术才是最大障碍。假设体制是可变的,技术是永恒不变的,那会是个什么结果呢?就是现在的结果,广电艰难爬行。所以技术要适应体制,技术要服务于体制,由此要把话倒过来大声急呼大声地说:体制不是问题,“技术”才是影响三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科技投入产生的大量科技信息和数据,目前基本处于分散、搁置甚至流失状态,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据我了解,欧美等国家都有系统的科技报告制度,把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产生的资料,包括研究目的、方法、过程、技术内容、中间数据以至经验教训,尽可能向公众开放共享。”这里就用总理的一席话作为结语吧!
为您推荐
“BIRTV2005产品,技术及应用项目评选活动”获奖项目的全部评审工作已经在8月初完成,共评出34项获奖项目,其中有5项获大奖,1项获得评审委员会专门推荐的特别奖。BIRTV2005产品、技术及应用项目评选活动是在今年五月份中央电视台举办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时正式发出申报通知的,由此,今年的评奖活动正式启动。截止到申报工作结束,共收到100多项参评申报项目。在7月5日举行了BIRTV2005产品、技术及应用项目评选活动第一次会议,在这次评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特别顾问及各评审小组负责人的会议上,专家们根据项目评审要求,对今年的评委会名单进行了适当调整,对评审章程等原则性问题,做了个别的优化
汤姆逊草谷副总裁PatrickMontilaud2005年8月24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5)主题报告会在中国大饭店宴会厅举行。图为:汤姆逊草谷副总裁PatrickMontilaud主持人:各位代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主题报告会现在开始!首先第一个演讲的是汤姆逊草谷公司的副总裁PatrickMontliaud,演讲的主题是《将IT技术引入广播工作流程》。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奉明《高清世纪精心选择——松下电器P2HD最新发展》孙奉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将就松下电器以面向数字网络P2技术向高清方向发展向大家做介绍。今年BIRTV展会松下电视的参展主题是高清世纪
王亚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早上好,首先我想向BIRTV组委会、主持人和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感谢,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发言,今天发言的题目是《高清格式概论》,我说的是索尼高清格式。在中国,这几年谈论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数字化,在大多数品牌在制作、播出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了,还有一部分电视台正在实现数字化。在实现数字化的同时,这些年谈的另外一个词是网络化,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中国在全球所有国家里面,根据我们的调查实现网络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中国新闻制作网、制播网的管理网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