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8日, 北京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将建立联合实验室,携手研发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数据、高性能并发处理技术,从而为全国各级气象卫星机构和用户提供更先进的卫星数据与产品应用和服务。
作为承担国家级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监测等应用的权威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卫星中心一直致力于拓展气象卫星数据的应用服务领域。通过建立“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微软公司联合实验室“,微软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将协同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相关团队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携手,共同在云计算、大数据(Big Data)、高性能计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海量并行处理(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等前沿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为国家气象卫星中心未来的技术方向、总体系统架构规划和设计提供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技术平台、解决方案及参考数据,为下一代卫星数据处理系统构建坚实的IT基础架构。
“云计算正在深刻改变所有行业。“执掌商用平台云服务部门的微软全球副总裁Tom Casey在其演讲中表示,”随着气象卫星数据观测技术的进步,海量卫星数据的处理、存储与利用给IT带来了全新需求与挑战。与此同时,微软一直在云平台上对高性能并行处理及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应用进行重点投入,我们已为帮助中国气象局建立未来的IT技术储备做好准备。”
微软和中国气象局的合作肇始于2005年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工程建设,双方在海量空间数据库应用、大规模并行运算等领域深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气象卫星工程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卫星应用效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表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云计算、高性能计算的研发中心和重要新兴市场,很高兴看到我们与伙伴们共同致力于中国公共服务事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这也是我们多年来成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魏彩英女士出席了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与微软联合打造战略合作研发平台表示祝贺,”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与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在研究海量数据存储、并行处理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我们将共同推进气象卫星大规模并行计算、海量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发布和服务等领域的先进IT架构和技术发展,使气象卫星在国家气象防灾减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效益。 “
至此,微软与中国政府在云计算领域的协作已全面扎实地展开,其中包括:超过70%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工程师参与全球云计算产品、技术和服务开发;2010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助力中国政府、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云计算潜力的微软云计算创新中心;与上海、成都、无锡、济南等地方政府和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紧密合作以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以及今天助力中国气象卫星事业发展的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微软公司联合实验室”。
为您推荐
事实上,在“苹果模式”之前,国内的数字电视公司就已经开始尝试“微软模式”。所谓数字电视“微软模式”,指的就是用中间件的概念替代“微软视窗”的平台,第三方可以在其上开发各种应用,主要是互动应用。而在今年的ICTC上,“苹果模式”也漂洋过海,成为了天柏的榜样,这两种模式成功的前提是数字电视必须实现数字电视网络化。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要想实现“微软梦”、“苹果梦”,未来将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在IT技术人士看来,微软和苹果之所以成为IT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