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商用推广,中国3G用户正在迅速增加,3G数据业务也日益普及,这对移动回传网络(MBH)的传输带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目前3G和HSPA节点典型传输容量为10-20Mbit/s,而国内首个4G(LTE)试验网的单网元节点的传输容量已经超过了100Mbit/s,这些都对MBH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1: 移动回传(MBH)容量需求.
--- 最高容量站( 一个HSPA运营商)
--- 平均容量站( 一个HSPA 运营商)
--- 低容量站( 一个HSPA 运营商)
--- 高容量站( 一个LTE 运营商)
长期以来,国内在MBH领域应用微波传输较少,这缘于一些对微波传输的偏见或过时的观念。实际上,微波传输是实现高带宽MBH快速、低成本建设的优先选项,而且非常适合中国的市场环境。
全球MBH微波为主
光纤和自建大容量微波传输方案是解决传输容量瓶颈的两种可选手段,这是业界的共识。由于微波技术可以有效节约移动宽带的建设成本,并加快建网速度,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移动回传网络(MBH)中主要的接入传输手段。如今全球范围内,有60%的基站是以微波相连。除去中国和美国之外,以微波相连的基站甚至超过了80%。
在中国,3G节点之间以微波相连的却仅有5%甚至更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运营商对微波传输的带宽和可靠性有顾虑。国内现有的微波方案多集中在准同步数字体系(PDH)或同步数字体系(SDH)微波上,最高传输带宽仅有155Mbit/s,传输效率太低,大大约束了微波方案在国内MBH中的应用。至于可靠性,人们习惯性的认为微波与光纤相比处于弱势。然而现实是,随着微波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带宽还是可靠性,都已经不再是问题。
5Gbit/s技术打破带宽瓶颈
仅仅在几年前,基于PDH复用结构的“中等容量”微波还只能提供16XE1(16×2Mbit/s),如今基于平复用结构的微波技术,单载波无线微波系统已经可以提供80E1,同时基于分组的纯IP微波系统,由于减少了PDH或SDH的帧结构,其传输效率比纯PDH或SDH微波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9年以前,由于调制方式由4QAM提高到256QAM,其对应的28MHZ带宽的传输容量增长了5倍之多。目前微波调制方式已经提高到了512QAM,到2012年,爱立信将推出1024QAM的调制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单信道固定信道带宽的传输容量。
图2,微波调制方式的演进
与此同时,使用微波的正交极化干扰消除(XPIC)功能,可以在信道频谱有限的情况下,将传输容量提高一倍。如图3所示,在链路中利用XPIC功能,分别在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的同信道上传输业务,通过分组传输的平台,再利用无线链路绑定(Radio Link Bonding)技术,将两个路径的传输容量合二为一,从而传输容量翻倍。
图3: XPIC技术使传输容量翻倍
同时使用MIMO和正交极化干扰消除(XPIC)功能,可以在信道频谱有限的情况下,将传输容量提高四倍。图4所示的是2+2MIMO的系统配置,即一跳的两端使用不同天线和两个收发信机。在同一站点上的发信机使用相同极化方式应用同一频率,在接收端使用MIMO消除器,将同极化同频的发射信号分离开,从而达到传输双倍的目的,然后再使用XPIC使传输容量再次翻倍。
因此,新一代大容量微波系统的陆续推出,已经有效的解决了微波传输的带宽瓶颈问题。在过去的三年间,微波传输带宽每年都翻倍,2008年、2009年,爱立信分别推出了1.25Gbit/s 和2.5Gbit/s 无线单元,到2010年,这个纪录已经上升到5Gbit/s。
&nb[FS:Page]sp;
图4
下图为2011年MWC大会上,爱立信现场演示的5Gbit/s的E波段(70GHz/80GHz)微波系统。系统使用BERT作为2X2.5Gbit/s信号源,也用来测量误比特率。无线发射/接收机在波导口处以固定衰减器相连接。光纤连接无线发射/接收机的数据输入/输出口。由于带宽高,具备了与光纤系统并驾齐驱的水平,业内将其称为类光纤的无线微波系统。
图5, 5Gbit/s 大容量微波系统演示
微波与光纤各具特色相互补充
在可靠性方面,国内运营商也需要改变对微波传输方面的偏见。在实际应用中,只要对微波链路作出合理的设计,预留足够的余量,微波系统的可靠性完全可以提高到满意的水平。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中国是一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在人口密集地区,基站的密度也会非常高,这就要求MBH的传输容量必须要足够大。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快速部署,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手,运营商希望MBH也能够快速安装、灵活迁移。这些正是E-波段的大容量、短站距的新一代微波系统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新一代微波系统完全符合国内运营商的需求。
最后,频率资源作为国家资源,束之高阁不加利用就是浪费;既然要投入使用,就应该早做规划。我们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关注E波段频率的应用发展,并对这一珍贵的波段善加规划,在频率占用费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为运营商积极使用该频段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政府主管部门
移动宽带掀建设高潮 微波传输挑起大梁
来源:搜狐IT 2011年09月28日11:23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作者: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微波产品管理经理 潘景胜
经过两年多的商用推广,中国3G用户正在迅速增加,3G数据业务也日益普及,这对移动回传网络(MBH)的传输带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目前3G和HSPA节点典型传输容量为10-20Mbit/s,而国内首个4G(LTE)试验网的单网元节点的传输容量已经超过了100Mbit/s,这些都对MBH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1: 移动回传(MBH)容量需求.
--- 大容量节点( 三个移动运营商同站工作)
--- 最高容量站( 一个HSPA运营商)
--- 平均容量站( 一个HSPA 运营商)
--- 低容量站( 一个HSPA 运营商)
--- 高容量站( 一个LTE 运营商)
长期以来,国内在MBH领域应用微波传输较少,这缘于一些对微波传输的偏见或过时的观念。实际上,微波传输是实现高带宽MBH快速、低成本建设的优先选项,而且非常适合中国的市场环境。
全球MBH微波为主
光纤和自建大容量微波传输方案是解决传输容量瓶颈的两种可选手段,这是业界的共识。由于微波技术可以有效节约移动宽带的建设成本,并加快建网速度,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移动回传网络(MBH)中主要的接入传输手段。如今全球范围内,有60%的基站是以微波相连。除去中国和美国之外,以微波相连的基站甚至超过了80%。
在中国,3G节点之间以微波相连的却仅有5[FS:Page]%甚至更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运营商对微波传输的带宽和可靠性有顾虑。国内现有的微波方案多集中在准同步数字体系(PDH)或同步数字体系(SDH)微波上,最高传输带宽仅有155Mbit/s,传输效率太低,大大约束了微波方案在国内MBH中的应用。至于可靠性,人们习惯性的认为微波与光纤相比处于弱势。然而现实是,随着微波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带宽还是可靠性,都已经不再是问题。
5Gbit/s技术打破带宽瓶颈
仅仅在几年前,基于PDH复用结构的“中等容量”微波还只能提供16XE1(16×2Mbit/s),如今基于平复用结构的微波技术,单载波无线微波系统已经可以提供80E1,同时基于分组的纯IP微波系统,由于减少了PDH或SDH的帧结构,其传输效率比纯PDH或SDH微波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9年以前,由于调制方式由4QAM提高到256QAM,其对应的28MHZ带宽的传输容量增长了5倍之多。目前微波调制方式已经提高到了512QAM,到2012年,爱立信将推出1024QAM的调制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单信道固定信道带宽的传输容量。
图2,微波调制方式的演进
与此同时,使用微波的正交极化干扰消除(XPIC)功能,可以在信道频谱有限的情况下,将传输容量提高一倍。如图3所示,在链路中利用XPIC功能,分别在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的同信道上传输业务,通过分组传输的平台,再利用无线链路绑定(Radio Link Bonding)技术,将两个路径的传输容量合二为一,从而传输容量翻倍。
图3: XPIC技术使传输容量翻倍
同时使用MIMO和正交极化干扰消除(XPIC)功能,可以在信道频谱有限的情况下,将传输容量提高四倍。图4所示的是2+2MIMO的系统配置,即一跳的两端使用不同天线和两个收发信机。在同一站点上的发信机使用相同极化方式应用同一频率,在接收端使用MIMO消除器,将同极化同频的发射信号分离开,从而达到传输双倍的目的,然后再使用XPIC使传输容量再次翻倍。
因此,新一代大容量微波系统的陆续推出,已经有效的解决了微波传输的带宽瓶颈问题。在过去的三年间,微波传输带宽每年都翻倍,2008年、2009年,爱立信分别推出了1.25Gbit/s 和2.5Gbit/s 无线单元,到2010年,这个纪录已经上升到5Gbit/s。
图4
下图为2011年MWC大会上,爱立信现场演示的5Gbit/s的E波段(70GHz/80GHz)微波系统。系统使用BERT作为2X2.5Gbit/s信号源,也用来测量误比特率。无线发射/接收机在波导口处以固定衰减器相连接。光纤连接无线发射/接收机的数据输入/输出口。由于带宽高,具备了与光纤系统并驾齐驱的水平,业内将其称为类光纤的无线微波系统。
图5, 5Gbit/s 大容量微波系统演示
微波与光纤各具特色相互补充
在可靠性方面,国内运营商也需要改变对微波传输方面的偏见。在实际应用中,只要对微波链路作出合理的设计,预留足够的余量,微波系统的可靠性完全可以提高到满意的水平。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中国是一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在人口密集地区,基站的密度也会非常高,这就要求MBH的传输容量必须要足够大。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快速部署,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手,运营商希望MBH也能够快速安装、灵活迁移。这些正是E-波段的大容量、短站距的新一代微波系统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新一代微波系统完全符合国内运营商的需求。
最后,频率资源作为国家资源,束之高阁不加利用就是浪费;既然要投入使用,就应该早做规划。我们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关注E波段频率的应用发展,并对这一珍贵的波段善加规划,在频率占用费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为运营商积极使用该频段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政府主管部门
为您推荐
以下为报告概要:Ovum预计,2014年中国固话宽带用户将增至1.74亿人,而包括移动宽带在内的宽带总用户人数将超过5.51亿人。捆绑式服务、移动宽带的崛起以及有线运营商逐渐推出宽带服务将给宽带上网市场带来更多的竞争压力。据中国工信部统计,2009年底中国固话宽带上网用户为1.03亿人,同比增长25%。Ovum驻香港分析师谢利·黄(SherrieHuang)表示:“2010年至2014年中国宽带上网用户将增长近250%,宽带业务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增长推动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进入这一巨大而又增长迅速的市场。”在某些情况下,过于激烈的宽带市场竞争引发了毁坏设施等行为。针对这些情况,中国工信
低调的华为就像一个迷,这个谜被捂得越紧,外界的猜测和误读就越多。新近的一次误读发生在春节后,起因是华为终端董事长郭平的一次表态。在2月15日-18日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0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郭平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华为不排除将来可能再次尝试剥离生产手机和数据卡的终端部门。“华为的态度一贯是明确的,如果能够促进业务长期有效的发展,我们可以随时,不管是曾经,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非常欢迎外界资本的进入,但华为对再次尝试没有时间表”,2月25日上午,随同郭平一起参加过巴塞罗那通信大会的华为终端新闻发言人张晓云对本网记者表示。在她看来,郭平的表态只是对路透社记者提问的回应,在被国内解读为华为
近日,华为宣布截至2010年5月底,其移动宽带终端全球出货量突破1亿。根据知名咨询机构ABIResearch的报告,华为2009年全球市场份额为50%,连续三年位居业界首位。华为移动宽带终端应用于全球130多个国家的470多家运营商,并服务于全球前50强运营商中45家;在欧洲、日本等高端市场,每10个移动宽带用户中就有7个选择了华为。“2009年全球移动宽带终端整体出货量比2008年增长了55%”,ABI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师JeffOrr表示,“其中,华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在2009年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至50%。”“去年8月份,华为移动宽带终端全球发货量超越6000万,短短九个月后即突
9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爱立信对4,674名澳大利亚、奥地利、新加坡、瑞典、英国和美国用户进行调查后发现,固定和移动宽带服务是相辅相成的。调查结果显示,83%的使用这两种服务的受访者都表示打算继续保持现状,11%的计划取消移动服务,5%的打算取消固定服务,1%打算两种都放弃。在移动服务方面,客户表示如果可以无限使用,他们愿意多支付42%的费用,如果现有服务速度可以提高一倍,他们愿意多支付25%,如果能够保证最高速度,再多支付25%也可以接受。如果人们愿意为某种东西(事物)多出钱,可以肯定供应商会找到办法。此外,世界上宽带移动网络中96%属于HSPA,几乎所有经营者的能力都有所保留。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