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操控设备与操控方式探讨

2011-08-30 15:21:00来源:叶宣博客 热度:
遥控器、空中鼠标、无线键盘、体感操作,走进卖场的消费者会被种种新的体验吸引,而这些更智能的电视终端,也在关注着用户的兴趣和体验,希望能带给用户超出期望的体验。

电视屏幕需要什么样的操控方式?这一直是困扰终端厂商的一个难题。

传统的遥控器?——似乎太没有新意;

Wii式的体感操控?——移动起光标并不太轻松;

kinect?——或许躺在沙发上操作会更舒适。

电视屏幕需要什么样的操控方式?如果试图用一个单一的、确定的标准答案来回答,那么这种思路本身或许已经走进了误区。典型的例子是在遥控器、Kinect式全体感操控方式中二选一。对于这两种方式,我们应该做的选择,也许不该是“or”,而是“both”。

图

上图从左到右,从物理属性逐渐引出了使用情境,而使用情境对操控方式有最大的影响。

屏幕大小是物理属性,最根本、且不可改变,不同大小的屏幕会被自然选择到最合适的情境。例如大屏幕移动不便,需要固定放置,那么它就自然具备了公共属性;而小屏幕便于随身携带,所以个人属性和私密性最强。

电视屏幕依托更大的显示面积,延伸出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同时因为公共属性下的多用户共享,组合出各种不同的使用情境。在不同功能的应用和各种差异化的情境下,用户的使用姿态、与电视屏幕的距离在动态地改变着——我们即可以躺在沙发上舒适地观看电影,也可以站在屏幕前挥动手柄做体感游戏,还可能围坐在地板上玩ps游戏。这些众多的需求各不相同,而电视屏幕又释放给了用户充分的活动空间——可远可近的距离、自由坐卧的伸展姿态,理应对应着差异化的互动和操控方式。试图用一种通用的方式或设备去解决不同的需求,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细分不同的需求,针对性地提供对应的操控方式和操控设备,或许是更契合的方式。

依据使用情境对电视应用分类

由于使用情境最大程度地影响操控方式,所以依据使用情境对电视应用分类,实际上是对电视应用操控方式、互动方式的探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观赏类的应用,用户首先需要一个轻松、舒适的情境,所有的操控和互动方式,都需要适应这样的情境。其次是各种物理环境的限制,例如3-5m的屏幕距离,适应各种自由伸展的姿态,简单易懂,尽量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观赏类应用的特点是长时间单一内容的观看。对操作的需求主要是选择目标和确认,最简洁的方式是五维导航键,也可以扩充为九维导航键。另外0-9的数字键也是必须的,因为除了电视频道的选择,数字键也可以兼顾文字的输入。对5维导航键和0-9数字键做扩充时,必须得明确每一个新增的按键都是对用户的一种困扰。简洁易懂的按键是最符合用户需要的,那些种类繁多的功能选择键,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界面和ui设计来解决。当增加遥控器按键时,往往是在强迫用户为不合理的设计买单。

遥控器上增加空中鼠标,或者话筒通话等新功能也是符合用户需要的,但需要确认这些功能应用与遥控器的应用场景没有冲突,并不干扰原有的操作。

当用户需要游戏或者娱乐时,会离屏幕更近。这时用户需要一个随意、运动、兴奋的娱乐情境。和观赏类的应用不同,娱乐类应用不需要用规整、标准化的界面或操控来凸显内容,只要有需要,完全不需要担心个性化的界面和操作给任务带来障碍,在这些游戏娱乐性的应用里,用户关注感官体验,而非管理、消费或者创造内容。用户期待惬意的故事、绚丽的画面和反馈及时的游戏操控,带来不同寻常的探索性体验。如果有需要,可以为游戏提供专门的外设。例如我们使用跳舞毯、ps手柄、游戏方向盘、体感设备等各种不同的设备来体验不同的游戏。

距离屏幕1m左右时,演示类是最主要的应用。近距离接触大屏幕时,和PC或手机屏所面临的情境类似。必须要明确1m左右的屏幕距离最适合的是pc或手机的形态,pc或者手机的形态是这一距离上很好的解决方案,把同类型/功能的应用搬到电视屏幕上来进行,多数是没有必要的,直接用手机或pc就可以了。而我们使用电视屏幕,根本目的还是某个应用更加贴切大屏幕、公共属性、多人观看、更大的活动空间等要素,让某个应用“在电视上就是好用”。基于此,演示说明无疑就是不多的很契合的应用类别。此时可以不需要其他任何的操控设备,触摸屏即可完成任意的操作。

使用情境细分

电视屏幕需要考虑到多用户的需求,因此和pc、手机屏幕只考虑个人需求的频繁操作不同,多用户的公共需求导致了从内容范围到操控上的限制和简化。

除此之外,物理环境也在限制操控方式,例如3-5m的屏幕距离,不固定的使用姿态,更大的使用空间等。

在各种制约下,我们与其寄希望于用一种操控设备或方式解决所有的需求,不如选择多种设备的组合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境和需求。

上图是sonygoogletv的遥控器。这款遥控器已经将ps手柄的握感、QWERTY全键盘、传统遥控器和鼠标功能(光学触摸传感器)做了很大程度上的整合,从工业设计上来说,体现了sony的设计制造实力。这是一款集成了众多功能的遥控器,在不缩减功能的情况下,想再做改进,并不容易。但sony遥控器寄望于一种操控设备或方式兼顾所有的需求,可能是其本身最大的矛盾。

在图1、图2中,我们已经对各种情境下的操控方式做了探讨,反馈到这款外设上,可以看到:

Ps手柄——娱乐情境;

QWERTY全键盘——文字输入情境;

遥控器——观赏情境;

光学触摸传感器(鼠标功能)——高互动情境

这些互相独立的情境,使得我们在某一种情境下使用这款遥控器时,针对其余情境的设计就成了用户体验上的阻碍。例如当我们在观赏类应用下,用到的只有左上方的五维导航键,而传统遥控器可以单手握持、更加轻便。

使用情境的细分,导致操控设备和操控方式变得分散、细分。给予用户更具针对性、更简洁的操控方式和操控设备,可以最大程度地适应电视屏幕的各种情境。

文字输入与多屏互动

文字输入是电视屏互动的难点,但可以和多屏互动很好地结合起来,结合点就是使用情境的细分。

电视屏幕上的文字输入根据使用情境,可以细分出公共属性和个人属性。例如当文字输入是出于所有人的意愿时,那么文字输入的过程就是一个演示过程,需要在大屏幕上展现,供屏幕前的参与者现场评论互动。而另一种情况是文字输入出于个性化的需要,例如发表个人评论、或即时聊天等,其余人不参与这个过程,那么将延伸出的UI界面迁移到移动设备(手机、pad)或者pc上,使用它们输入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动方式——这样即不打断电视屏幕的公共内容播放,同时基于公共内容延伸出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这种多屏互动的方式不仅仅限于文字输入,将个性化的需求投射到另一块屏幕上,可以让不同使用情境很好地互动和融合。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个典型场景是:大家一边在看电视,一边手里拿着手机、Pad。看起来似乎大家离电视越来越远,但这正是多屏互动的基础。围绕某个电视内容,可以简单地观看欣赏,也可以深入地探索互动。不管是电视屏向其他屏推送内容,还是其他屏反向操作电视屏,都可以延伸出无限的可能。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大势所趋 英特尔为智能电视带来新契机

英特尔春季信息技术峰会IDF2010近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如期开幕,英特尔多位高管登场发表演讲,畅谈了多种新技术。英特尔IDF于1997年在美国旧金山启动,1999年首次进驻中国北京。本次的IDF亮点之一是,英特尔展示了新系列SoC片上系统媒体处理器“AtomCE4100”,意在为联网AV设备带来互联网内容和服务,诸如数字电视、DVD/BD播放机、IPTV/Hybrid高级机顶盒等等。

逐鹿智能电视

韩国三星电子和LG电子通过近几年与日本索尼和夏普的激烈竞争,目前在全球电视市场占有率方面分列前两名。当专家们认为韩国电视产业会在一段时间内领先于日本,占据全球电视霸主地位时,苹果和谷歌加入了电视市场争夺战行列,从而使得全球电视市场格局出现了新变数,市场争夺形势已然进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染指电视苹果谷歌齐出手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在4月关于“苹果公司非凡新产品”的表态,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苹果公司涉足电视市场的强烈信号。Eugene投资证券公司分析师说:“苹果最快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谷歌最快是在今年11月左右推出新的电视。韩国电视生产商如果不能正确应对苹果和谷歌掀起的电视新发展趋势,很

国内首款智能电视(基于Android系统)在TCL研制成功

据TCL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闫晓林博士介绍,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最大的特点是该系统平台对外的统一开放性,它可以把成千上万的第三方软件提供给用户选择,正如手机系统和电脑系统一样,根据需要个性化安装。第二个特点是,用户除了观看传统的电视频道外,还可连接互联网享受整个网络世界的资源,操作简单如同电脑一样,例如可以进行视频点播、视频聊天、互动体感游戏和网络购物等等。此外,智能电视还提供广泛的家用网络电子设备连接能力,成为家用电子设备的控制、交互中心。此外,在多媒体显示技术方面,TCL开发完善了多层显示控制技术,显示内容和效果更加多样化,加上TCL自然光技术,使用户收视体验得到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