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中国发展至今,从眼花缭乱的概念阐述与过度阐述,到"大跃进"的产业数据狂欢,物联网的产业化进程,正在从一个青春期步入另一个青春期。令人欣慰的是,浙江已经在思考模式与路线的问题,浙江正在纠结的走"苹果路线"与"爱迪生路线",绝对不是"应用派"与"研发派"的流言蜚语,这不仅仅关乎浙江的物联网命运,更关系到中国的物联网命运。
依靠应用水平和用户规模,还是依靠技术研发来占领未来物联网市场,这已经世界各国及供应商不得不面对的物联网问题。我们可以反观历史,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及模式与产品的成功一直得以于中国庞大的网民与用户基数,而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笔者相信也一直无法忽视未来的"物联网网民"的基数。但是,市场禀赋的优秀并不是自废创新激情与能力的理由。对于一些具备创新文化及工程师文化的美洲与欧洲国家来说,技术研发一直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走"爱迪生路线"。而对于自洋务运动以来就准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国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在"中国创造"的问题上走得步履艰难,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与浮躁的商业文化,使企业及工厂很难放下一间"安静的研究所"。比如前段时间媒体质疑的神舟电脑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问题,生存与利润,以及政策对市场的左右,使得部分企业不得不通过一些所谓的资质认证来获取竞争优势,而那些证明创新与创造力的凭证则形同一纸空文。因为在饥饿的市场需求与嗷嗷待哺的用户面前,随便copy一个产品都可以赚到钱,因此丧失创新的动力。对抄袭与剽窃的容忍度及惩治措施的缺席或不到位,也让个别企业有恃无恐,在这种恶劣的创新环境下,"爱迪生路线"是不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明智选择?显然是值得我们担忧的,虽然目前我们已看到李彦宏对百度文库的版权问题开始变得嘴软,虽然我们看到中国的IT巨无霸--腾讯用实际行动对创新与开放作出了表态。但我们难以预测物联网市场上在未来是否会出现藤讯、云讯、驾讯、雾讯......
而对于"苹果路线"而言,恕笔者认为,中国想走物联网的"苹果路线"也许会显得一厢情愿。苹果的成功虽然被传媒简化为乔布斯一个人的成功,而它的根源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创新勇气,是改变世界的强烈愿望,是教育用户和尊重用户的完美过程,是对当下消费习惯的彻底颠覆。那么请问,中国当下的企业除了被市场捉弄得皮青脸肿之外,有几个具备这种忘乎所以的气概?有几个拥有这种飞扬跋扈且迷倒众生的气质?答案近乎是0。因此,"苹果路线"看起来适合浙江,或者甚至适合中国,而我们忽略苹果产品在本次日本大地震中遭受的影响,芯片厂商的停产与倒闭,可直接搅动市场架空应用。而如果将应用做到极致作为我国未来物联网的发展目标,市场和用户当然会举手赞成,但作为一个国家的物联网产业,"信息安全"问题也决不是杞人忧天之论。
虽然,业界的专家都曾表示国内物联网与国际相比拥有"同发优势",而这,只是说我们位于同一条起跑线而已,但是当发令枪一响之后,谁第一个冲刺还犹未可知。对于在互联网革命中不怎么抬得起来的中国来说,尤其在当前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掌握物联网的话语权、拥有多个技术领域的专利权也许是首要考虑。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物联网的示范应用"也在暗示,中国物联网产业未来极有可能走"苹果路线"。
在物联网的"革命初期",路线选择的共识尚未达成,多个地方政府就展开"宣传攻势",以一些子虚乌有的巨额数据来为本地物联网产业形势张目,笔者认为,这是极为不理智不成熟的行为,这将导致物联网的投机与浑水摸鱼变得轻而易举。
正如浙江省经信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处副调研员罗仁宏先生所说的,政府当下最主要的工作应该是去引导产业链有序发展。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拿来主义显然已经不适应这个世纪的竞争法则。而如何让企业去自觉研发、自觉推广应用,这不仅是对政府决策智慧的考验,同时是对中国企业家文化与商业文明的磨练。新的科技革命时代,必然诞生新的企业文化与科技文明。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与科技领域的事件。
为您推荐
随着加快推动电信、广电和互联三网融合决定的出台,沪深两市科技股被群体激活,不仅是上述三类被融合的相关网络行业大幅上涨,市场中凡是带网的板块也极度红火,其中,物联网、智能电网表现最为出众,连带融合的大网被投资者称为“新三网”。据统计,上周通信、电子信息、数字电视、计算机、物联网、智能电网等6类板块累计资金净流入高达186.44亿元,显示出市场资金对上述板块有很高的参与三网融合第一创业认为,包括天威视讯、电广传媒、歌华有线、广电网络等在内的有线电视企业将打开于电信业务的新市场,受益程度最大。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将通过提供基于影视节目的新型增值服务增加服务种类。中兴通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给予政策支持。三网融合设定了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三网融合”主要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在网络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三网融合不是新概念,提了足足有多少年了,而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电信和广电在各自领域里互不相让,比如两家为抢占家庭终端——电视,分别就形成了有线电视和IPTV水火不容的两种替代性极强的业务形态,这各行其道的做法使得三网融
拓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增值业务在广电领域有着非常宽泛的范围,除了基本收费包之外的业务,都称作增值业务。当前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还处于摸索阶段,除了EPG广告和股票业务较为成功之外,其他增值业务受限于单向机顶盒的广泛部署和体制及市场等因素,业务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但是,增值业务宽泛、自由的定义,让广电人在面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业务冲击时,无法不相信增值业务的灿烂未来和巨大的潜在盈利空间。换句话说,互联网的成功案例和未来,让已经占据了客厅娱乐市场的广电运营商对三网融合趋势下的增值业务充满了想象和信心。另一方面,IPTV业务和网络电视带来的威胁,让数字电视运营商也不得不试图通过增值业务来
3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上海“NGB高峰论坛”介绍了《NGB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主要内容。这一报告由NGB专家组撰写完成,并将在今天(3月22日)的CCBN主题报告上正式发布。在这一报告中,颇有几个令人兴奋的亮点,暂在此谈一两点自己粗浅的看法。NGB:广播与IP四种模式并存之前对NGB的定义是: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