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70年:从炮火中诞生 在改革中壮大

2011-08-03 14:08:00来源:传媒 热度:

在建党90周年之际,《传媒》杂志联合人民网传媒频道合作推出中央主流媒体系列直播访谈。5月30日14:30~15:3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史敏应邀接受采访。以下我们将现场访谈内容进行了补充和精编,呈现给本刊读者,如需收看访谈视频,请登录人民网传媒频道。

  七十年的坚守:人民广播为人民

  ——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史敏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的最艰难,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广播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成长是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壮大的缩影,它书写了中国广播的华彩乐章,也见证了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冲击下广播的坎坷征途,引领了广播改革的新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内容的打造方面有何特色?又是如何突破瓶颈,实现创新发展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史敏接受了《传媒》与人民网传媒频道的联合采访。

  历程:70年4阶段铸就辉煌

  《传媒》:史总,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到去年年底,中国广播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发展了70年。请您先介绍一下中央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史敏:2010年12月30日,我们迎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并隆重地举行了纪念活动。中国广播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诞生,当时叫做“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到去年已经走过了70年历程,这70年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在炮火中诞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长,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在文化大繁荣中成熟。

  所谓在炮火中诞生,是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时只有一台共产国际援助的300瓦的旧发射机,是用一个旧的汽车头发电机来发电的,报时是拿一个碗用筷子敲,办公地点就在两孔窑洞里面。去年,电台中心组成员到延安还参观了窑洞旧址。可以看到,当时的条件确实非常简陋,想想老一辈的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办广播,让我们很受教育。

  在新中国建设中成长,就是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进入北京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1949年12月5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开国大典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了一次开创性的直播,这在广播史上留下了一个经典。此后,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一五”建设时期,广播都起了很好的宣传作用。那时候对台湾广播、对民族广播,也都已经开播了。

  在改革开放中壮大,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七大召开这段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出了“自己走路”的思路。因为此前广播一直充当报纸的有声版,由播音员念新闻、读报,播新华社的新闻稿,广播没有自己的东西。为了走好自己的路,中央台建立了记者站,广播新闻部门的人员开始采制自己的录音新闻,做专题报道。后来还出现了一些精品栏目,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还有后来的“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等。那时候已经出现电视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爱听广播,特别是“今晚八点半”这个节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播进行了频道专业化改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改革首先是从地方广播电台开始的,最早从珠江广播电台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进行了改革,因为过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只有一套节目,就是现在“中国之声”的前身,再加上对台湾广播节目。改革后广播电台分专业发展成了多套节目,如新闻综合频道、文艺频道、经济频道等,并开始实现频道专业化。

  在文化大繁荣中成熟,是指党的十七大以后到现在这段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当时台里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王求台长一上任就提出了十六字方针: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一手抓事业发展,一手抓产业发展。事业发展就是改造传统媒体,强化新闻立台,标志是“中国之声”的改革。产业发展主要是发展新媒体和媒体融合,把台里可以经营的资产剥离出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有电视购物频道、手机电视、动漫产业,并努力向全媒体格局发展。

  内容:流水线模式的“最新闻”

  《传媒》:70多年来,作为中央主流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中国之声”更是以其率先而动、极富创意的改革举措,成为了媒体“国家队”中的佼佼者。那么经历了新一轮的革新,“中国之声”有哪些实质性的改变?

  史敏:今天的“中国之声”以“最新闻”为鲜明标识。从早上6点半到晚间24点,新闻直播连缀不断。全天节目以“新闻板块+新闻轮盘”的全新模式为架构,各个时段全线打通,周一到周日也全部打通,新闻传播随时间和事件呈线型流程推进,报道与事件同步,评论与报道同步,新闻大进大出,不间断,无阻隔,新闻比率由原来不足全天节目的40%,迅速上升到85%以上,每天播出的新闻由200~300条猛增至800~1000条,新闻首发率和原创率大幅提升,报道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和丰富。

  在这条“最新闻”节目产出的流水线上,“做最专业化的新闻”的观念意识也在逐步养成并浸入中国之声人的血脉。“快字当头、策划为先、打差异化、汇信息流”这十六字要诀,成了中国之声“最新闻”的追求和理念在各项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成了每一个中国之声人的行动准则。

  为了使新闻节目的生产更加符合新闻传播规律,中国之声对新闻节目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再造,打造了策划——指挥调度——采编——播出(包括多媒体同步传播或再传播)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全面实现了新闻节目的标准化生产。

  为使这条“流水线”顺畅运转,中国之声对原有的部门及人员进行了全面整合,成立了策划部、时政采访部、特别报道部、编辑部、早间节目部、午间节目部、晚间节目部、夜间节目部、专题部、对外合作部、多媒体编辑部、总监办等12个部门。其中策划部负责全频率的节目策划及指挥调度,时政采访部、特别报道部和编辑部这三大公共部门负责新闻产品的采集、生产和加工,早、午、晚、夜各节目部门负责产品的最终输出,对外合作部负责频率的宣传推广及拓展合作,而多媒体编辑部则负责将节目内容通过多媒体渠道实现再传播。所有部门环环相扣,彼此紧密互动协作,全频率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新闻产品生产输出链条。

  改革让“中国之声”脱胎换骨。反应敏锐的指挥中心,可以随时全力出[FS:Page]击的采编播作战人员,阵容强大的特约观察员队伍,庞大的新闻协作网络,报道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及常态新闻的丰富实战经验,大流量、无障碍的节目播出通道,互联网、手机等多渠道延伸覆盖的传播介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样化的报道形式,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之声”——一个集上述资源及功能于一身的,可以全天候、大规模、立体化作战的“最新闻”媒体。

  《传媒》:据央视索福瑞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之声平均月(周)听众规模达1.25亿,是全国首个拥有上亿听众的广播频率,日听众规模达4805万人,占全国广播人口的12.06%。那么请问,为了继续保持这一行业领跑地位,“中国之声”乃至全台今后改革工作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史敏:“中国之声”两年的改革为中央台其他频道的改革提供了成功经验。今年我们还要做专业财经广播“经济之声”的改革,其他频道也纷纷在推进改革。为保证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从战略上要着重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制度护航。好的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事业的长远发展,不能仅靠领导干部或少数人的努力,而要靠好的制度培育和弘扬好的作风,靠好的制度引导和激励大家共同努力,靠好的制度规范大家的行为,靠好的制度纠正各种偏差。因此,要建立健全包括宣传管理、安全播出、保密工作、绩效考核、人才激励、节目评估、成本核算等在内的一整套管理机制。

  二是队伍建设。拥有一支骁勇善战的新闻采编播队伍,是媒体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通过台内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广揽人才;通过大面积的轮岗,增进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培训计划和业务论坛,推动业务交流及经验共享。用多种手段的文化建设和人才激励,日益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三是动态整合。根据环境变化和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资源整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策划力,延伸新闻触角,加强话语权,则是这种动态整合的经常性主题。

  经营:产业发展不忘社会责任

  《传媒》:目前国内一些地方电台的经营面临着诸多困惑,请您谈谈中央台近年的产业发展。

  史敏:中央台这些年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在产业经营方面,尤其是广告经营上,中央台在改革之初就意识到需要仔细研究。正如大家所知,广播电台的药品广告特别多,当时中央台也有这样的情况,后来我们非常坚决地把医药广告给“砍”了。

  《传媒》:砍掉医药广告,对总体的收入影响很大吧?

  史敏:恰恰相反。刚开始肯定会有阵痛,但是广告环境好了,大品牌的广告、优秀企业的广告就进来了。原先,有些医药广告,甚至是坑人的广告,严重影响了广告环境,而且与国家电台的地位也极度不相称。所以当时思路很明确:砍掉医药广告。

  现在大家听中央台的广播,都是品牌广告,都是好企业的广告。拿“中国之声”来说,广告经营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在全国范围内,“中国之声”的广告增幅位居所有广播电台之首。

  我认为广播的产业经营还是很有前景的。中央台除了广告经营,一方面,比较重视与新媒体有关的产业发展,包括手机电视、购物频道,以及动漫方面的合作。台里有一个全资公司叫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专门成立了董事会,由他们经营发展。另一方面,节目以外的经营,主要在线上线下活动方面积极创新盈利模式。我们成立了一个对外合作部,在活动组织上,以后要下大力气去做,将广播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传媒》:中央台在新闻报道中是如何杜绝虚假新闻,维护新闻真实性的?

  史敏:新闻界流行一句话,叫做“及时、公开、准确、透明”。在及时、公开、透明方面我们做得还不错,但准确方面,作为中央主流媒体,我们还是要求要“精益求精”。

  中央台现在在做一件事,就是对采编人员,尤其是年轻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因为现在虚假新闻还是存在的。怎样杜绝虚假新闻?首先要在采编人员的思想意识中进行培养。前些天,我们请中国记协的一位领导到台里做了一场专题报告,像这样的培训我们已经搞了两三期了。他提出了四句话:想全局、到现场、问各方、善研判。就是要充分了解党情、国情,很多新闻要到现场去核实,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方方面面都要做调查,对采集到的新闻素材要做好研判。因此,在新闻报道上,从“中国之声”到“经济之声”,这方面都必须要下苦工、保质量。

  广播从政治层面来讲是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从大众层面来讲是社会媒体、传播机构,所以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要担负起社会责任。王求台长在回顾当初的改革时曾说:“改革蕴含着我们对广播新闻规律的探索,蕴含着我们新闻表达理念的变化,但改革中不变而且强化的,是我们身为主流媒体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对听众的赤诚之心。”

  前瞻:话优势展望未来

  《传媒》:您认为目前广播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时期?其发展趋势如何?

  史敏:各种媒体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有它的长处,要把自己独特的优势发挥好,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广播虽然是传统媒体,但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身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大好的时机:一是舆论环境很好,二是技术条件很发达,三是领导班子干劲很大,四是台里员工激情饱满。我个人认为,现在是广播发展最好的年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年代。我认为广播的未来是美好的。

  《传媒》:请问贵台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史敏:针对目前传媒业竞争发展态势,我台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要建立综合的、现代的传媒机构。新媒体与广播的结合,拓展了广播的传播形式和接受方式,因为现在广播不光是可听的,而且是可看的;接收终端不仅有收音机,还有网络、手机等。我觉得未来广播媒体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全媒体、综合的传媒机构。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中国广播《小说连播》60周年纪念活动启动

12月19日,中国广播《小说连播》6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在北京启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文艺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刘晓龙、《小说连播》研委会会长王大方、副会长丛林、副会长叶咏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陆莹、中央台文艺之声总监刘志宏、北京文艺台副台长沈弘、天津文艺台安迅、唐山台副台长许颖;出版界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侯秀芬、北京出版社集团副总编辑龙杰、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副总编金丽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董保存、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朱辉军、总编室主任李满意,作家柯岩、黄国荣、王宏甲等著名作家,演播届王刚、方明、李野墨、李慧敏著名演播艺术和各界听众朋友等到场参加启动仪式暨新闻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在京召开座谈会

8月26日至9月1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在京召开座谈会,公司筹备组成员、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电局以及24个省级网络公司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关于筹备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有关精神,听取了各省广电局及网络公司对筹备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意见和建议。与会同志表示,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是广播电视应对和参与“三网融合”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是加快全国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实现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各省将积极支持和参与。希望公司组建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加快组建步伐,遵循市场动作规律,妥善协调好各方关系。与会同志还就公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整合草案上报未能获通过

1月17日消息,近日获悉,作为广电三网融合市场化参与主体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整合组建草案已于上月上报相关部门,但最终未能通过审核,草案目前已打回进行再次修改。在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的5号文件里,明确了广电总局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组建国家级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去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表态,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名称已经初步确定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该公司将作为广电系统的市场主体参与三网融合的工作。同时,通过成立这个国家级的网络公司,带领全国有线网络进行数字化、双向化的改造。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由于广电网络(600831,股吧)由各地自行建设发展,比较分散,因

“首届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微视频大赛”在渝启动

重庆9月23日电(记者陈琦)今日上午,“首届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微视频大赛”在渝启动。本次大赛以“放大我的微世界”为主题,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主办。据悉,本次大赛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新媒体微视频大赛。以弘扬主旋律为主线,引导和激励专业、民间团队和制作人积极参与微视频创作。同时,希望通过大赛发现优秀微视频作品,挖掘优秀微视频制作团队和制作人,搭建包含全国33家移动电视、中国手机电视(CMMB)、互联网、地方卫视等全媒体的微视频播出平台,并努力建成微视频成品及微视频剧本的交易平台,最终将重庆建成微视频生产销售的产业基地。本次大赛自2012年9月24日起至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