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瑞刚去职 上海文广改制前景生变

2011-08-02 10:37:0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热度:

  “我已经开始在(上海)市政府办公了。”8月1日,上海电视台台长、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SMG”)总裁黎瑞刚,向本报记者确认其即将调离SMG的传闻。

  2002年10月至今,在SMG内部被称为“黎叔”的黎瑞刚,主导了SMG的“制播分离”改制,在他的一手推动下,SMG与湖南广电一起,成为了全国地方广电机构制播分离与转企改制的标杆。

  但“棋至中局”,黎瑞刚的离开,让“SMG改制”的前景陡然生疑。“对于SMG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于改革、对于创新,所存在的惰性和习惯势力。”在离职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上,黎瑞刚表示,他希望SMG能够坚持改革的步伐。

  “黎叔”去职

  虽然尚未正式宣布,但黎瑞刚本人确认,其已经开始赴新单位上班。

  “我觉得自己像一个赛车手,在高速路上飞速行驶,突然让我踩下刹车,一下子觉得反应不过来......”在7月22日召开的SMG2011年第三次办公会议上,黎瑞刚如此公开了自己的调任。

  虽然此前曾有多次传闻,黎瑞刚将调任上海市政府工作。但黎瑞刚本人对这个消息的确认,依然让很多人吃惊。“我们都不敢相信黎瑞刚真的走了,此前一点征兆都没有。”上述SMG的员工如此表示。

  自33岁起担任SMG这个仅次于央视的第二大传媒集团的领头人,直到现在的离任,黎瑞刚身边的人发现,年仅42岁的他,头发已渐渐变得灰白。“对于SMG,我有着很深厚的感情。”8月1日,电话另一头的黎瑞刚略显遗憾的告诉本报记者,“很多事情还没完成。”

  此前的传闻称,“黎瑞刚的下一站,将是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办公厅主任”。黎本人未确认这一点,但他向本报记者透露,已开始赴新单位上班。

  除此之外,黎瑞刚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首个文化产业基金“华人文化产业基金”的董事长,该基金首期募资20亿元,身兼董事长、总经理双职的黎瑞刚,在整个基金中的作用可谓举重若轻。黎瑞刚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这个身份自己还未完全脱去,“未来这一块到底怎么安排,我现在还不知道”。

  事实上,黎瑞刚的离任消息,在SMG内部引发了不小的“波澜”。在SMG内网,“黎瑞刚台长临别感言”短时间内就引来了大量留言。

  褒者认为,黎瑞刚在“主政”SMG期间完成了集团的框架搭建,保持了整个集团的竞争力。贬者则表示,黎瑞刚的团队,不乏好的战略,但缺乏足够的执行力。

  无论褒与贬,SMG内部都表示了对黎瑞刚调离的惋惜之情。一位员工动情地写道:“上次看到黎叔是在赵传的演唱会上,黎叔一个人静静地聆听赵传的喧闹: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你劝我要耐心等候,并且陪我渡过生命中最长的寒冬,如此地宽容,当所有的人靠紧我的时候,你要我安静从容,似乎知道我有一颗永不安静的心......”

  “改制”生变?

  随着黎瑞刚的突然离职,这个地方广电改制标杆,或将迎来变数。

  黎瑞刚的去职,恰好处在SMG改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

  此前,黎瑞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11年,是SMG改制重要的一年。而随着他的离去,这个中国最大的地方广播电视集团的改制前景,将再一次出现不确定性。“从某种程度而言,SMG的改制可以看做是黎瑞刚的‘孩子’。”一位SMG的集团人士如此评论,“现在父亲走了,谁也不知道孩子后面会怎么样。”

  两年前开始的这场SMG改制,一直被认为是国内地方广播电视集团改革的“标杆”之一。

  2009年,黎瑞刚将上海文广一分为二,分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集团。其中,上海广播电视台保留事业体制,负责频道频率管理、宣传内容编辑、播出管控、新闻节目制作等部分业务。东方传媒集团则是企业制,黎瑞刚将政策允许制播分离的节目制作和广告经营业务都“装”了进去。

  播出平台和制作平台的分开,这就是广播电视领域里“制播分离”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完成这项改革的重要一步,则是“制作平台”的上市。

  “制作公司的上市,不仅可以解决制作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市完成企业化治理结构的改革,同时达到对核心干部股权激励的效果。”一位媒体PE人士如此解释说。

  在黎瑞刚最初的设想中,“制播分离”的最终目标是,将整个集团的制作部门,以及相关资源打包上市。不过,他随后发现,这个方案的操作难度太大。继而他就推出了折中的办法——将SMG旗下的五大业务板块,即动漫少儿、新媒体、电视购物、财经以及娱乐分别上市。

  目前,SMG旗下新媒体企业“百视通”已完成借壳上市。一位知情人士曾向记者透露,卡通板块的炫动传播公司本也要在今年完成上市。不过,随着黎瑞刚的突然离职,炫动传播以及原本准备在近年内上市的财经、娱乐业务公司的上市道路,或都将迎来变数。

  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内广电改革的两大先锋之一,黎瑞刚去职对SMG的改制乃至于全国广电体系“制播分离”改革带来的影响,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三点“忠告”

  告别之时,黎瑞刚寄望SMG“永远坚定地选择改革,选择创新”。

  33岁赴任,执掌SMG近十年。黎瑞刚说,SMG像是一个标本,是在变革中的中国传媒业的一个标本,它这些年所体现出来的对体制的挣扎、对理念的追求,以及自我的纠结,都非常的典型,都值得研究。

  而在他即将去职之际,在“临别感言”中,黎瑞刚总结了自己在SMG的三点体会。8月1日,本报记者从黎瑞刚处获得了这份正式版的“感言”。

  第一是“内容为王”。黎瑞刚说,“我们所有工作中的核心是内容产品。SMG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其实都是大大小小的产品经理。忽视了产品质量,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放松对节目的管理,市场就会给你颜色。对此,我这些年来是深有体会。”黎瑞刚表示,默多克最近的事件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值得媒体在任何时刻都进行反思。


  第二是“坚持改革的、创新的精神”。黎瑞刚说,“我们是老事业单位、老机关过来的,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国有企业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加上我们传媒行业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方,让我们永远可以找出[FS:Page]很多理由让自己休息一下、懈怠一下。但是,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断抗拒惰性,与体制的惰性抗拒,与环境的惰性抗拒,与自我的惰性抗拒!”

  黎瑞刚指出,SMG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于改革、对于创新,所存在的惰性和习惯势力。 “我们非常不容易才走到今天这一步,但如果SMG要重回老路,那是分分秒秒的事,很容易就倒回去了,我认为我们存在这样的危险,因为我们的体制不配套,我们的环境不配套,而我们自身又存在很多惰性。”

  所以,黎瑞刚称,“我很想和大家说,希望SMG未来在改革和保守之间,在创新突破和固步自封之间,永远坚定地选择改革,永远坚定地选择创新。”

  此外,黎瑞刚还强调,“一定要爱惜真正做事的人”。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介入电视剧制作前期 SMG开辟电视剧盈利新模式

昨日,记者从2006年全国电视剧制播年会上获悉,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将在2007年中增加用于电视剧采购和制作的预算,并采用“预购”模式,在电视剧制作前期就介入其中,从而寻求电视台和制作公司双赢的商业模式。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国产电视剧总产量为13800集,而最终能盈利的只占到大约20%,产量大,但精品少、价格虚高、成本更高成为电视剧市场的困惑。业内人士透露,2007年央视已将过去每年八九亿元的购片预算缩减到六七个亿,而各地电视台在电视剧购买上也压缩或持平预算。“制作公司往往认为造成目前电视剧生产成本高、质量差的局面,根子出在电视台。”SMG影视剧中心主任杨文红说,“以往电视台购片

SMG谋求版权收入 产业链复杂恐难成行

“打个比方,以前国家机构要来拿我们的影像资料,直接就能拿走。版权中心成立后,拿之前我们要跟他们签合同,确保影像资料只用于内部放映或者特殊用途。”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版权中心主任杨文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她同时也是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6月24日,SMG版权中心正式揭牌。产业链中最复杂的部分加上运营6年的第一财经媒体系列、5月成立的星尚传媒等打造媒体品牌的努力,不难看出SMG总裁黎瑞刚的媒体资产梳理工作已经初具框架。在他看来,媒体品牌资产、版权资产,是媒体创意产业价值最为重要的两部分。“品牌加版权,加商业化运营,就是一个产业。媒体集团的营收要改变单一以广告为支撑的业务模式,

SMG换发IP电视业务运营牌照

文章摘要: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向SMG集团换发了IP电视业务运营牌照,SMGIP电视业务将在总局的指导下继续深化试点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向SMG集团换发了IP电视业务运营牌照,SMGIP电视业务将在总局的指导下继续深化试点。集团于2005年3月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内第一张IP电视运营牌照。而后集团牵头组建百视通公司以公司化运作模式在全国率先启动IP电视商业运营。集团先后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现新联通)签订了IP电视合作协议,在总局的指导下,在上海、浙江、福建、黑龙江、辽宁、陕西等省市开展IP电视业务运营。截止目前,百视通在全国IP电视试点省市累计发展用户突破200万,年同比增长率超100%。自

SMG组织高清电视节目编导培训

据了解,为配合东方卫视9月28日的高标清同播开播,进一步提高SMG各频道编导高清节目制作技巧,2009年9月9日、10日,SMG的集团相关职能部门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集团高清电视节目编导培训”,电视新闻中心、纪实频道等10个频道的编导参加了培训。SMG技术运营中心范金慧女士及SONY公司专家工程师李润纲先生受邀成为此次培训课程的主讲老师。培训采用互动的方式进行授课,着重讲解了高、标清同播期的节目制作相关规范和高清对编系统的操作技巧,课程结束后50余名受训人员参加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