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已进入智能时代,智能电视要打破以往我们对电视只需要功能的理解,智能电视不仅要满足基本需求,更要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创维集团副总裁、彩电事业本部总裁杨东文近日表示。当电脑早就智能化,手机和平板电脑也在大面积智能化的情况下,电视机智能化已成趋势。
2011年上半年,智能电视成为厂商不二选择。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后两年,“智能”牌在缺乏概念的彩电市场仍将延续一段时间,而且将联合3D、一体机等概念出现。不过灵基咨询统计显示,夏普、索尼等外企在推广智能电视方面略显谨慎,同时超过5成的消费者对智能电视持币观望。
智能,不再是电视厂商的盛宴
与忽冷忽热的气温不同,从年初CES开始,市场对智能电视的热度就一直没减,从半年的发展情况来看,电视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业务承载平台,成为用户家庭智能娱乐终端。家电厂家正在从“硬件”盈利模式向“硬件+内容+服务”盈利模式转变,改变原来一次性销售的盈利模式,通过销售电视机,同时提供内容和服务,形成电视终端的市场溢价,并产生持续服务的盈利能力。在三网融合和3C融合的大环境下,基于开放软件平台的智能电视机将成为三网融合的重要载体,担当家庭多媒体信息平台的重任。
智能电视顺应产业潮流,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商加入,智能电视的应用得到极大丰富,而伴随IT、互联网厂商杀入传统彩电市场,单从硬件角度讲,融合多元化技术的智能终端已经完成N次升级,达到了简单智能化的水准。
纵观全球,目前IT、互联网巨头和电视巨头都相应投入巨资开发智能电视机,智能电视机的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其价格趋于平民化以及内容资源链日趋成熟。智能电视已经初步实现了为广大用户打造一个可加载无限的内容、无限的应用的开放的系统平台,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个性化安装,使电视永不过时。灵基咨询对比发现,智能电视内容应用和硬件升级方面走在市场前列的电视厂商有三星、创维、TCL等。
应该说,2010年还是3D电视的天下,从2011年开始,智能电视的快速崛起显示了其普适性的一面。当然智能电视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推动:
第一,国家主推的三网融合让智能电视成为家庭的核心。三网融合改变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单一服务模式,内容格式的多样性、服务种类的多样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将成为三网融合环境下的数字电视新特点。数字电视SoC及开放式软件平台将成为数字电视服务多样性的关键支持,三网融合环境下的数字电视,将成为基于开放软件平台下的智能电视,而不是基于某个私有平台下由厂商定制的功能电视,由此发展的智能电视将成为数字家庭的核心。
第二,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刺激了电视厂商的神经。智能成为一种潮流,虽然经历了互联网电视的失败,且潜在风险尚存,但电视产业整体从非智能时代向智能时代的跨越已经没人能够改变。在此过程中,电视厂商们都希望能够在这一轮变革中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者,而且他们也一直在酝酿向技术平台等内容产业链扩张,避免在数字家庭中的核心地位被其他智能终端所取代。
第三,互相较劲的智能化操作系统为智能电视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契机。目前,谷歌Android系统和苹果iOS系统在智能手机上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应用平台系统想要获得更大的份额就必须扩展使用范围,找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如此智能电视将成为突破口。
残缺,一个不算完美的尝试
所谓智能电视,简单来说,就是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会将智能的概念和其他概念打包销售,比如在2011 SINOCES上,海尔就展出了可以“DIY”的智能电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定制能够代表自己个性的产品,从屏幕、外观到功能,只要用户喜欢都可以进行随意的更改。
终端厂商力推智能电视也带动了智能产业链的发展,比如为智能电视提供芯片的企业。7月12日,创维集团与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业务合作联盟,联合推广创维双向单芯片一体机及陕西广电网络高清双向业务,创维同时发布了智能双向单芯片一体机E96RA和E72RA两大系列,而提供该智能电视芯片的则是晨星半导体。
灵基认为,智能电视产业最近发展提速与广电总局近日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有关。前期广电面对三网融合推进力度不大,因为在传统模式下的广电运营网络条块分割,不能有效形成合力,目前已通过加速省级重组、并最终以整合一张统一的新生代广电网络为目标来解决。此外,工信部门也拿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心。
“在三网融合和3D融合的背景下,智能电视将得到快速发展。”杨东文表示。
晨星半导体中国区市场总监杨军也表示:“国内电视市场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政策因素一定程度影响产品开发方向,之前就通过牌照方式收缩网络视频经营权限,未来对于电视这个终端产品,广电仍然有其优势影响电视在三网融合中的发展形态!” 他透露,一旦广电放开,智能电视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虽然厂商推进得如火如荼,但灵基发现,消费者对智能电视并不很感兴趣。主要是消费者对于智能电视概念不清,甚至就连许多企业也用互联网电视当作智能电视做宣传,销售人员会对消费者说:“能上网就是智能电视”,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消费者买了这样的产品,达不到真正的应用效果,严重损害了智能电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对产业发展非常不利。
此外,灵基咨询统计发现,只要挂上智能电视标志的产品,其售价比一般要高20%-50%,价格并不亲民。
规范,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国家有利的政策、市场的长期需求、系统供应商的激烈竞争等方面都十分有利于智能电视的发展。
不过灵基认为,虽然政策层面转机显现,但仍有几点亟需解决:
首先,智能电视标准没有出台,平台不统一。我智能、你智能,他也智能,那么到底谁才智能?现在对智能电视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大多数智能电视的操作平台是安卓或者windows或自己开发的一些平台。虽然目前包括工信部电子三所和四所,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召集厂商多[FS:Page]次研究制定智能电视的标准,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文本出台。标准不统一,让许多新参与进来的企业只能依葫芦画瓢,结果貌似是智能产品,实际不是。
其次,目前的应用程序还不够多。目前国内品牌应用商店里的应用程序数量很少。基本上都是厂商从第三方定制,开发成本很高。并且,企业开发的应用功能大同小异。与智能手机拥有成熟的应用程序商店相比,智能电视在应用商店的开发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宣传中常常可见“海量应用”的介绍,但事实上目前针对智能电视的应用还远不到“海量”的程度。目前应用程序商店程序数量最多的是苹果35万个,谷歌android系统的仅为其半数左右,约18万,微软更少刚突破1万,而且这些其中的绝大部分应用都是针对智能手机用户的。
应该说,应用程序商店作为智能电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应用程序商店的设置,代表了智能电视的核心竞争力,是彩电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内容与应用为王的智能3D电视时代,布局应用程序商店这一资源整合平台有利于增强用户粘性。
最后,操作不方便。“智能电视首先要方便操作,甚至遥控器都不能小视。”杨东文表示。应该说,智能电视程序运行与在电脑或手机上操控不同,没有触摸功能,没有体感功能,能玩的游戏本来就很少,所以目前可用的程序并不多。传统的遥控器很难做到轻松操控一台智能电视,往往登录用户名与密码就需要很长时间。
为您推荐
英特尔春季信息技术峰会IDF2010近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如期开幕,英特尔多位高管登场发表演讲,畅谈了多种新技术。英特尔IDF于1997年在美国旧金山启动,1999年首次进驻中国北京。本次的IDF亮点之一是,英特尔展示了新系列SoC片上系统媒体处理器“AtomCE4100”,意在为联网AV设备带来互联网内容和服务,诸如数字电视、DVD/BD播放机、IPTV/Hybrid高级机顶盒等等。
韩国三星电子和LG电子通过近几年与日本索尼和夏普的激烈竞争,目前在全球电视市场占有率方面分列前两名。当专家们认为韩国电视产业会在一段时间内领先于日本,占据全球电视霸主地位时,苹果和谷歌加入了电视市场争夺战行列,从而使得全球电视市场格局出现了新变数,市场争夺形势已然进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染指电视苹果谷歌齐出手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在4月关于“苹果公司非凡新产品”的表态,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苹果公司涉足电视市场的强烈信号。Eugene投资证券公司分析师说:“苹果最快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谷歌最快是在今年11月左右推出新的电视。韩国电视生产商如果不能正确应对苹果和谷歌掀起的电视新发展趋势,很
据TCL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闫晓林博士介绍,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最大的特点是该系统平台对外的统一开放性,它可以把成千上万的第三方软件提供给用户选择,正如手机系统和电脑系统一样,根据需要个性化安装。第二个特点是,用户除了观看传统的电视频道外,还可连接互联网享受整个网络世界的资源,操作简单如同电脑一样,例如可以进行视频点播、视频聊天、互动体感游戏和网络购物等等。此外,智能电视还提供广泛的家用网络电子设备连接能力,成为家用电子设备的控制、交互中心。此外,在多媒体显示技术方面,TCL开发完善了多层显示控制技术,显示内容和效果更加多样化,加上TCL自然光技术,使用户收视体验得到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