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融合,大家更多的是考虑怎么保护自己。
出于保护自己的考虑,主动出击是必然的一种手段。国家广电总局(以下简称广电)和中国电信(以下简称电信)双方近年一直在尝试突破界线,跨入对方的领域,因此在一些业务上摩擦不断。
三网融合或已夭折 广电与电信争斗
广电旗下的中广电通公司总经理殷建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三网融合不是僵局,而是已经结束。现在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播控权的归属明确,广电对媒体的管控能力正进一步加强,甚至限制IPTV在其体制内的过快生长与繁衍。
据记者了解,广电去年下半年连续发文,细化IPTV播控平台建设,宗旨是将播控权进一步收拢。而电信运营商对所谓开放的其他三类业务都没有兴趣。
播控权是广电、电信双方的核心诉求之一。电信部门坚持无播控就无融合,同时和国家电网合作开始了光纤入户及提升带宽的大跃进式投入;而广电部门虽在政策上取得播控权,但技术与体制上的落后,又使其难以真正获得“主导地位”。广电很多宽带接入需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协助布设,两者合作时有纠纷,并在各地发生了各种冲突,广电掐断电信IPTV信号,电信掐断广电有线互联网出口。
在电信运营商方面,中国电信在各试点城市进行了规划;中国联通则在青岛、大连、哈尔滨、北京四个试点城市完成了首期支持5万~10万容量IPTV基础业务能力的平台建设,开始向用户提供服务,同时确定天津、河北、四川、湖北、浙江五省(市)为试点地区。
在广电方面,2010年9月25日,全国第一家中央级别的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与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四川广播电视台正式完成对接。随后,湖南、北京等多个地方IPTV集成播控平台也完成了与中央平台的对接。这些地方的IPTV播控平台中,都没有当地电信运营商参与。
广电和电信争夺的核心利益究竟是什么?殷建勇坦言,广电真正恐惧的绝不是IPTV。宽带业务已被中国电信和联通抢占了4.5亿用户中的1亿高端用户,已经没机会了;固话语音业务逐渐萎缩,手机通信被移动、电信、联通打成了“地板价”,已接近网间结算价格,广电更无机会涉足;三网融合已无处可融,“广电真正恐惧的,是电信利用自己的光纤网络直接传输有线电视信号。这等于砸了广电饭碗,如同广电直接从事固话和移动业务,会要了电信运营商的命一样。”
作为电信方面的“婆婆”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有着他们对三网融合的理解,工信部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认为,在IPTV的合作模式中,广电机构负责业务行政许可和内容集成规划管理与审核,电信部门负责业务支撑系统建设、业务运营和用户管理,这是目前比较符合产业链相关方利益和市场需求的模式。
广电内部混战
不仅广电、电信两大部门围绕播控权交恶,随着中央与地方两级IPTV播控平台对接,广电内部的斗争也愈演愈烈。较量的主角已不再是工信部与广电总局,而是中央与地方,三网融合进入一个更错综复杂的局面。
2010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344号文,确定了IPTV两级平台的方案。根据方案,央视国际成为中央平台,与上海百视通共同建设地方平台,牌照方、地方广电、央视国际乃至地方电信运营商由此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关系。有业内人士对此指出,两级平台方案旨在控制播控权,而非三网融合。广电部门在播控权问题上的攘外政策,正在将三网融合进一步推向死局。
围绕IPTV的矛盾冲突表现在各个方面:IPTV主要由上海文广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导致某些地方广电抵制;地方广电各干各的,有的全力推数字电视抵制IPTV,有的则在加快部署IPTV而不是数字电视......
在南方,东方传媒百视通原有的播控平台和当地电信已经磨合成型,用户有了一定规模,这也使得很多地方采取了双备份的方案,即既有央视播控平台方案,又有百视通播控平台方案。但目前中央级平台没有和电信实质对接,只是完成了政治任务。再加上地方广电也未必都愿意接纳上海百视通,未来在政策和市场上的争夺都将更加激烈。
还有消息称,青岛电视台此前与杭州华数投资合作建设IPTV,由于被要求与中央平台对接,意味着前期投入要推倒重来,这遭到地方广电的强烈反对;在湖南,因湖南广电表现强势,IPTV播控平台建设也阻力重重。
在三网融合框架中,播控权归属于广播电视台,由此广电的有线网被推向了市场竞争前沿。所以在三网融合政策推出之后,广电内部对于台网分离的反对声日益高涨。由此业界普遍认为,广电系统真正的挑战在于内部整合。一直以来,广电总局缺乏对地方广电行之有效的统一化管理,这与电信运营商有着根本的区别,即四级办体制与全程全网的区别。广电对播控平台的强烈控制,反而激化了中央与地方,地区与地区之间、台网之间的矛盾。
为了应对播控权归属于广播电视台的政策,目前各省网虽然挂牌整合了,实质上却问题重重。国务院三网融合专家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估算,未来几年是广电系统建设投资的高峰期,其中网络双向改造、机顶盒以及基于音视频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的投资需求约为2490亿元;而下一代广电网(NGB)的投资需求为3000亿元。三网融合等建设前期投入面临的资金缺口可想而知。由于广电家底不厚,融资渠道有限,现在各省网都积极运作借壳上市融资。比如广东省网借壳天威视讯上市,江苏有线、杭州华数等也在行动,未来的国家级有线网公司又将如何整合和评估这些分散在各地的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呢?
症结在现行体制
韦乐平完全不看好现有体制下的三网融合和竞争。他认为,现在广电是低价包月式的国家公共资源模式;互联网是低质低价模式;电信则是高质的、按时长和流量收费的模式。让这三个不同商业模式融合是没有结果的。
2010年下半年,全国12个试点地区纷纷提交了各自的试点实施方案,不过至今未被国务院批复,原定今年初推广的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也迟迟难以出炉。
但在各地努力下,目前除了上海模式、杭州模式等已有模式,被确定为试点地区的城市又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模式,形成了武汉模式、云南模式、湖南模式等多种不同融合方式,但均未能突破上述体制的局限。
其中较受瞩目的是“武汉模式”。2010年12月16日,武汉广电与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组建的武汉市三网融合合资公司宣告成立。武汉的方法是“电信广电五五合资、双方轮流坐庄”,即电信、广电各占50%的股份,定期轮流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
但据记者了解,武汉合资公司目前并未投入运营,这一所谓的合资公司仍由广电主导,电信渐失兴趣,双方目前注入的业务和资产都为非核心资产。
上海、宁夏和辽宁与武汉类似。过去的上海模式并未合资,仅在业务上合作,收入分成。2010年12月,上海东方传媒公司与中国电信决定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负责推广三网融合后上海的IPTV业务。
此外,包括甘肃、江苏、江西、云南、四川等在内的多个省份都基本停留在战略合作层面。其中,上海南汇广电和上海联通也进行了战略合作,进行双向网络改造建设和双向业务运营。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以及各地广电与电信的力量对比不一,不可能有哪一种模式能得到广泛认可。这[FS:Page]些模式如无平衡且有效的利益驱动,没有对等的竞争或融合机制,最终只能是一场“政治秀”而已。
工信部退休副总工程师周光斌认为,我国三网融合前前后后沉浮了将近10年。当年我国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起步,后者三网融合虽然也有坎坷,但总是在不断前行,目前都已步入正道。我国的三网融合却步履非常艰难,被发达国家甩在背后。政府意识到上述情况的紧迫性与复杂性,所以2010年初国务院出面再力推三网融合,并专门就此做出政策决定,明确提出2010~2012年三网融合的一个重点,就是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制和机制。但过去的一年,三网融合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相当令政府尴尬,不得不放缓第二批试点城市的脚步。
究其原因,周光斌认为,我国三网融合当前的被动局面,虽然存在技术与资金方面的问题,但更主要是体制和机制问题。广电与电信分属不同部门,体制不同,市场开放程度不同。
在我国,广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政府职能部门。最近几年,其政企分开的改革推进迟缓,“网台分开、制播分离、转企改制”的说法时隐时现,但实质性进展不大。
周光斌建议尽快建立融合监管机构。
就在记者结束此稿采写时,有消息说,就媒体有关三网融合可能存在夭折的报道,中国电信的“婆婆”——工信部出面辟谣。
4月20日,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工信部发展司司长张峰说,“在三网融合推进的过程中,存在有关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的问题,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三网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我们仍然坚定信心、积极推动,并在实践中逐步推动解决。”
张峰表示,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办公室将于今年中期对第一阶段试点工作进行总结。针对试点城市三网融合的业务发展、网络建设和安全保障情况进行评估,在全面总结第一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确定下一步的试点工作。
张峰还表示,目前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试点省市均组织制定了试点的实施方案。二是这些企业纷纷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和光纤落户工程。同时已经完成IPTV、手机电视业务支撑平台的改造建设,具备了与广电视频流对接实现内容加载的业务能力。信息化部近期将出台加强互联网管理的相关规定。征求意见工作现已基本结束,近期将发布。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