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 成三网融合主要障碍

2011-05-19 08:30:00来源:通信信息报 热度:

日前,武汉广电和武汉移动共同推出了广电、电信、互联网三网融合捆绑业务——“三网融合家庭套餐”,这项包含了一年的有线电视收视费、移动电话费、宽带费的套餐被部分媒体解读为三网融合的“突破性创举”。

其实并非如此,广电借力运营商(中移动)的市场营销渠道和缴费渠道,并将运营商(中移动)的通讯话费优惠绑入其中。广电的意图已是司马昭之心,利用这个打着“三网融合旗号”的低价捆绑业务作为突破口,通过它打开高清互动电视和宽带接入市场。这个三网融合“突破性创举”的背后是广电向电信化迈出实质性步伐,而最终的矛头只有一个——宽带接入市场。

广电政企不分干扰三网融合推进

三网融合进展缓慢乃至迟滞,几乎成为业界共识。广电电信化,对于已经打得如火如荼的电信业来说,不再是一个伪命题。进军电信业务,广电已经吹响了集结号。专家指出广电电信化有可能导致无序竞争,其实说到底,就是政企合一的体制限制三网融合。

自去年1月13日正式公布三网融合总体方案以来,三网融合之路已经走过了一年多,尽管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地区不时传出取得突破的声音,但12个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的当地大众至今仍未真正享受到三网融合所带来的实惠。

三网融合的初衷是推进电信和广电业务的双向进入,实现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然而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广电政企不分的体制形成了业务壁垒,直接导致双方利益交换迟迟不能完成,三网融合陷入僵局。

三网融合的实质是业务的融合,就电信市场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度的市场化。从固有的网络资源到业务资源乃至用户资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三网融合所产生的新业务在这一市场领域的融合、转变需要遵循的是电信市场的发展规律。

反观广电,作为推进三网融合的主角之一,其市场化程度依然有限,要在高度市场化的电信领域运作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说,市场化水平不足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培育的话,那么广电政企合一的体制却要令市场为难了。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著名通信专家侯自强在其微博中表示,在三网融合中,广电系改革首先要合理分离部分业务市场化,而在这个问题上就要看广电与电信双方准入准则的开放环节。

广电身负政企合一的双重身份,表现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即行业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而在业务发展上,政企合一的广电为防止对方进入己方市场,用许可证的方式建立政策壁垒,这使得三网融合一直停留在概念层面。

市场主体不明,广电双重身份陷尴尬

在现有体制下,三网融合不可能一帆风顺。中国电信科技委员会主任韦乐平认为,目前三网融合有三大挑战:一是体制挑战。虽然经国务院多次协调,但到目前为止分业监管的体制仍没有解决。二是运营体制挑战。竞争必须要在同样的体制下进行,拿一个企业和一个事业单位竞争,肯定是不平等的。三是商业模式的挑战。三网实际上是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公益性质的广电业务与商业性质的电信业务如何融合,这是很难突破的难题。

对于广电而言,教练员兼运动员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政企不分,利益纠葛,实力不及运营商,竞争不力;同时作为监管者,又希望借行政限制电信业扶持广电业,这些都不符合市场规律。

其实这也说到了广电的痛处,广电之痛在于,一直没有一个重量级市场主体参与三网融合的竞争。因为政企不分的体制束缚了其进一步市场化,也干扰了三网融合整体进程的推进。一方面,广电“企业”的身份没能充分展现出来,导致自身市场竞争主体缺失;另一方面,“政府”的身份却表露无遗,自身占尽政策利好的同时形成了业务壁垒,直接阻断了三网融合业务的双向推进。

就市场和规模来说,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中国市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网络建设需求日趋迫切,目前广电有1.6亿有线电视用户,其中94%的用户仍未实现双向网络改造,要实现三网融合,需要完成全国性双向网络改造和整合,其投资规模接近1000亿元。广电系目前在全国仍没有统一、整合下的广电公司,没有培养出市场主体,投入的资金少,实力相对薄弱,各地EOC标准不统一,无论对广电还是对设备商来说,都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如果连自己领域的业务市场都无法有效激活,还谈何双向融合?

而在监管方面,广电却可以充分动用各种有效“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去年,互联网电视的6张牌照都下发给了广电阵营,电信运营商只能望洋兴叹。

融合监管需要破冰,广电政企待分离

三网融合举步维艰,乍一看只是参与主体各方利益纷争所致,其实说到底,还是监管的问题。三网融合各方参与主体应该是平等的,不存在主导与被主导之说。这就存在一个问题,用户的权益谁来保障?三网融合的推进离不开有效的监管。

然而,三网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构建产业链的过程。从网络设备到用户终端,都需要成熟的解决方案。就广电系和电信系来说,双方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监管部门,致使广电系和电信系在一些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此外,三网融合一直由国务院在推动,这意味着三网融合的监管管理涉及到广电总局、工信部和国务院三个部门,其管理体制的繁琐程度可想而知。

对于三网融合的监管,中国电信科技委员会主任韦乐平提出了“三步走”推进三网融合的监管策略。第一步,由国务院成立协调机构,进行行政干预,为三网融合各方搭建协商平台;第二步,在同一部委下设立不同业务局进行各自业务的监管;第三步,合并两个监管局,成立统一的融合监管机构,并将该监管部门脱离行政管理部门,成为独立机构。

监管政策的有效施行只是三网融合的助推器,融合业务的推进,市场的发展最终还要靠参与主体的努力、变革。广电系要进入电信市场,还需要迈过最原始的门槛,实行政企分离。否则,在目前企业跟事业单位博弈的现状下,三网融合难以有效突破。更为重要的是,监管层面的推动越来越显得具有前提作用。

责任编辑:xiaolin

为您推荐

从手机电视叹电信广电合作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视频点播、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上)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下)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