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世界政治评论》不久前发表文章《中国电信业的崛起》,文章指出,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电信业已经从一个原始的国家垄断产业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和互联网通信市场。这个改变是中国快速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有电信企业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证明。这对国内正处在三网融合博弈风口浪尖的电信运营商和广电来说,可谓是颇具戏剧化的一个注解。广电系统一直以来针对电信业的攻击无不围绕着垄断来做文章,以此呼吁扩大电信市场的竞争。但事实上,即便广电系统内部也不得不承认,论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强度,广电行业无论在哪个层面都是严重落后于电信业的。究竟谁还在垄断的襁褓里被百般呵护?
电信业20年发展,直接佐证中国成功的市场化经济改革
《世界政治评论》认为,中国电信业的变化是中国自1978年开始改革以来,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方面之一。电信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模式真正市场化的主要例证。依靠战略性地使用外国投资、大肆购买新技术和政府实施强大的干预和控制,中国国内市场以20%的年增长率扩张。与此同时,中国电信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品牌。
中国电信业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它的巨大规模:约8.89亿手机用户、3亿固话用户和将近5亿互联网用户。世界最大的手机运营商中国移动有6亿多注册用户,而与之最接近的国内对手中国联通(600050)有1.56亿用户,最后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中国电信手机用户也已超过1亿。在普通民众的收入稳定增长和地域流动性越来越大的时代,中国电信企业得以依赖这些规模经济使自己成为令人惊叹的全球竞争者。
在国内强劲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电信业在过去十年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国际扩张。在“走向全球”的口号下,国家的领军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海外收购和与国外伙伴的合作企业建立起了国际业务。凭借较强的技术能力和价格优势,中国公司迅速成为了国际市场上重要的电信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中国电信运营商也在进行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比如,2007年初,中移动收购了巴基斯坦移动通信运营商巴科泰尔公司。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中国电信运营商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国际化经验,并为投资新的市场机会做好了充分准备。西方公司投资和扩张的迅速减少也为中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清理了道路。而更重要的是,危机也为中国向成熟电信市场的扩张打开了大门。此外,这还引发了来自西方投资者的向中国电信业的大规模资本流动,从而大大加速了中国经济实体同全球市场的金融融合。
电信业市场化改革的三大成就
在国内,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像电信业这样辐射拉动所有行业的市场化发展;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像电信业这样,不仅自身运营商飞速崛起,同时拉动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厂商实现全球崛起,而且能够真正惠及民生福利。三大运营商的全球竞争力都已经上升到前列,这是电信业发展改革成功的直接成就,同时,电信业支撑起了中兴、华为、联想等IT巨头的全球崛起。
国际扩张建立在三个阶段的模式上:第一是“引进和转让”外国技术;第二是“消化和吸收”;第三则是“培养和输出”本土衍生产品。在现实中,这种模式常常体现为将西方技术重新设计为成本更低的格式,在中国公司的软预算限制条件下,使中国的技术比西方竞争者便宜30%到40%。虽然这些优惠条件在一些竞争者中引起了争议,但其效果已体现为华为、中兴等公司在全球设备提供商排名上的迅速攀升。
更实际的还在于,在全国各个行业服务价格上涨的浪潮里,只有电信资费保持不断下降。这些成就是包括广电等想进入电信市场的竞争者都不得不赞叹的,也是无法攻击的,因为每个民众都能切实感受到。今年一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5%,而电信行业综合资费水平则处于继续下降态势,共下降了4.6%。事实上,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近年中国电信业资费一直呈逐渐下降趋势。2009年,电信资费下降9%;2010年电信资费继续下降11.7%。
当然,中国电信业在3G和下一代互联网的拉动下,仍处在快速上升的发展通道,这也意味着,业务、产品、服务创新都在加速,变化的过程中总会有服务和产品跟不上的情况出现,但是总体来看,没有任何行业能像电信业这样充满创新的活力。
广电政企合一的体制是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
与市场化程度与全球已经接轨的电信业相比,广电目前还保持的政企完全合一、台网利益纠结的复杂格局,不仅自身市场化几乎停滞,行业内的其他厂商也严重缺乏市场活力,与国际厂商的竞争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局面下,三网融合一度出现夭折的危险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广电系内早就开始了市场化的改造,但是受制于行业自身条块分割和利益复杂纠葛的特点,市场化改造鲜有作为。一个完全没有市场化的政企合一的广电,要与市场化程度已经与世界接轨的电信业来展开融合和竞争,难度可想而知。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竞争格局下,广电还期待与电信业平等竞争,这意味着广电不仅要打造一个市场主体出来,而且这个主体还要与运营商实力相当,这几乎不可能完成而且面临巨大重复建设浪费的任务,决定了三网融合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所以真正具有破局意义的认识是,三网融合首先是业务层面的三网融合,这是惠及民生的前提,而融合业务本身将强力刺激三张网络自身的规模发展和不断强大,让一个已经高度市场化的电信业等待市场化程度最低的广电完成市场化后,再实现深度融合,既不经济更不现实。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