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内容:“三网融合”因为农村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陕西,电信运营商与广电部门合作,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出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的新“村通”模式。
“三网融合”因为农村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宁夏大胆提出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三网”融合的设想,确定以宽带作为多业务承载平台,在一条入户网线上为用户实现上网、打电话、看有线电视等多种业务的IPTV发展模式。政府通过恰当处理产业链核心的价值关联,使宁夏首先在全国突破“三网融合”部门网络资源分割的体制障碍,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宁夏在新农村信息化中取得突破,倡导双赢,显示出良好效果。在西部宁夏并不发达的农村可以普及的信息化建设,是有科技含量、有发展前景、有带动作用、实际可行的,要通过总结提升,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同样,在陕西,电信运营商与广电部门合作,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出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的新“村通”模式。三网融合不仅加快了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速度,而且让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早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生活。
“三网融合”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网融合’是发展趋势,未来将进一步加快。”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看来,目前3G正在逐步变成主流,而4G以及IPv6在两三年内将成为普遍商用的模式,未来几年的技术主体和今天相比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近几年来,“三网融合”不仅是发展的趋势,也演变成实际的可能。把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网融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一种线路就可以提供所有的服务;另一方面也会为业务创新提供了空间,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杨学山指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三网融合”已不只是概念和实验,而已经完全地商业化。从我国来讲,如宁夏等试点已经实现了“三网融合”。“我相信在未来几年,这个步伐(三网融合)会进一步加快。”他这样总结说。
分析人士认为,三网融合将率先在农村地区实现突破。据悉,在推进“十一五”“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目标过程中,电信业在农村信息化方面进行了广泛实践。中国电信启动了千乡万村的信息示范工程,并推出“信息田园”这一面向农村的客户品牌。此外,中国移动也联合政府部门,推出“农信通”业务,通过语音、短信、互联网等方式,帮助农民获取政策法规、价格行情、市场供求、农业科技等几乎囊括一切的信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因此,通过“三网融合”,缩小了农村和城镇的信息鸿沟,扩大了农村地区的信息融合。只有以信息带动发展,以三网融合促进城乡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的新格局。
低成本模式下信息化惠及农民
与多重利益纷繁纠葛的城市相比,广阔而空旷的农村,是运营商的一片“蓝海”。在这里,运营商可以摆脱城市那样层层叠叠铺网、纷纷扰扰理清关系的发展老路,一步到位迈向综合信息服务。
在陕西,电信运营商与广电部门合作,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出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的新“村通”模式。三网融合实现了山西边远贫困山区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络一线通,不仅加快了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速度,而且让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早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生活。
“三网融合”可节约社会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据统计,目前中国近90%的光纤光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完全实现三网融合就可以充分激活这些资源,仅此一项即可减少重复建设近千亿元,再加上其他的基础网络设施,总共将减少社会资源浪费约2000亿元。以山西试点的“三网融合”来说,山西农村一改城市先建电话网、再建信息网的老路,不仅节省了网络资源,还使农村一步到位走进现代信息社会。
三网各自为政的经营模式造成基础设施的资源重复建设,还会阻碍新科技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两相比较,“三网融合”的优势进一步显现,政府减轻了负担,使农民一步到位享受到了最先进的信息化发展成果。在“三网融合”这个领域,农村可以利用后发优势一步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三网融合”不仅加快了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速度,而且合理配置资源,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信息化要选择低成本的信息化模式,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信息化的好处。
破除部门利益
“三网融合”目前已经成为网络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技术业务创新的重要领域。但是,由于不同产业发展不均衡,观念差异较大,现有体制不能完全适应技术和市场的需求,我国“三网融合”的实际进展还比较缓慢。
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电信、广电的互相进入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据业内人士透露,单就“三网融合”中的IPTV而言,目前的状况仍是广电占据优势。
因此,深入推进“三网融合”,不仅亟需监管思路创新,更亟需监管政策突破。只有进一步打破政策瓶颈,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并通过组建融合的监管机构来统一管理广电网络和电信网络,这样网络的融合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为此,我国应统一网络的监管机构。而在媒体内容方面则可另设监管部门进行监督。如此一来,“三网融合”的人为屏障才能被拆除。
“三网融合”从最初被提及,到现在在通信、广电、互联网领域一度被热议,经历了大约十年的时间。十年,对于这三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短暂的;可这个概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来看,却是漫长的。我们希望,这三个领域能打破利益局限,真正实现物理、服务、技术的融合,真正实现全民的信息化。因为,一个高度信息化的国度,一定是我们自豪、他人向往的地方!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